围场县马铃薯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

时间:2022-10-08 08:16:42

围场县马铃薯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

摘 要:根据马铃薯种植对光、温、水等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了围场县气象条件,得出围场县气候条件适宜马铃薯种植,并提出科学种植建议,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马铃薯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气象条件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26

引言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围场县)地处大兴安岭余脉、内蒙古高原和燕山余脉交汇处,是承德市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围场四周环山,属北(寒)温带,为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5.6℃,年均降水量435.3mm,气候条件不利于病毒和细菌性病害传播,为马铃薯种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商品薯需求不断增大,围场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使得马铃薯增收效益远高于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成为围场县主导产业之一。本文从马铃薯生物学特性入手,通过农业气象调查,总结围场县种植马铃薯的气候条件,趋利避害,为农民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科学种植马铃薯提供参考。

1 马铃薯生长发育适宜的气象条件分析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区,喜冷凉气候,生育期90~110d。在1000m以上高海拔山区栽培马铃薯更易获得高产、质优,而平原、河谷地带因多病毒,种性退化严重。

1.1 气温和10cm地温

马铃薯全生育期以日平均气温17~21℃为宜。10cm地温≥7~8℃时幼芽萌出,10~20℃幼芽出土快、生长健壮;幼苗期适温13~18℃,温度30℃停止生长,造成种薯腐烂;开花期需15~18℃;结薯期16~18℃土温、18~20℃气温对块茎形成和增长最有利,昼夜温差越大越好,茎叶制造的有机物能由茎杆中的疏导组织筛管运送到块茎中,反之影响输送,块茎体积和重量小。

1.2 水分

马铃薯一生约需水量400mm。发芽期与幼苗期抗旱能力;花序形成到开花期需水量较大,约占全发育期总需水量的50%,如果出现旱象,植株发育迟缓、茎叶萎缩,影响薯块膨大速度与结薯数量,难于丰产,而且易造成薯块畸形;块茎形成前要求土壤湿度65%为宜,开花和块茎膨大期以土壤湿度保持80%左右为宜,结薯后期以占田间持水量60%为宜,若遇连阴雨,湿度大,易发晚疫病,收获前7~10d要停止灌溉,便于收获及后期储藏。

1.3 日照条件

马铃薯喜光,幼芽生长期,光照对幼苗有抑制作用,光照充足,幼苗生长慢,又短又壮,颜色发紫,幼苗健壮,达到增产效果;块茎膨大后期要求11~12h光照时间,配合较大昼夜温差,利于薯块淀粉积累,但光照时间>15h,植株徒长,薯块产量下降。在强光下,光合作用增强,制造的有机物质较多,块茎形成较早,产量高,但过强光照,对植株生长也不利,尤其后期生育期缩短,衰老快,产量降低。

2 围场县种植马铃薯的气象条件

2.1 热量

围场县年平均气温为5.6℃,≥10℃有效积温为2608.4℃,马铃薯5月20日播种到9月20日收获,期间围场县平均气温为17.8℃,适宜马铃薯生长。

2.2 降水

围场县年均降水量435.3mm,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平均降水量335.1mm,基本上与马铃薯生育期需水量及需水时期相吻合。

2.3 光照

围场县处于高纬度地区,光照充足且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2711.5h,马铃薯生育期平均日照时数1219.5h,平均日照时数在8h以上,有利于马铃薯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形成。

2.4 气象灾害影响

2.4.1 强对流天气

围场县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局地性强,易发生短时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容易造成雹灾、倒伏等灾害,影响农作物产量。

2.4.2 霜冻

马铃薯发芽期较长,终霜冻影响较小,主要受初霜冻影响。围场县初霜日期为5月20日,终霜日期为9月20日,9月中旬马铃薯起收阶段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轻霜冻,块茎受冻后会降质减产,因此要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获。

3 总结与建议

目前围场县马铃薯种植区气象观测仪器安装较少,缺少收获后储藏和运输气象条件监测,强对流天气预报监测能力有待提高,应完善监测设施,提高监测水平。围场县春季风大少雨,土壤表层易干旱,春播马铃薯土壤墒情大多靠上年秋耕后贮蓄水分和冬季积雪融水,要求每年秋耕时要注意深耕,加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玉斌.长治区马铃薯种植气候条件分析[J].山西科技,2014

(06).

[2]宁海平,陈清兰.岚县马铃薯播期气象条件的研究和分析[J].农业与科技,2015(14).

作者简介:吴萍萍(1989-),女,汉,天津市蓟县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工作。

上一篇:做好林区防火保护生态环境 下一篇:新时期如何加强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