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修得心意功等

时间:2022-10-08 08:16:17

潜心修得心意功

庐州客

在上海卢嵩高大师的心意六合拳传系中,白恒祥老师是其关门弟子,深得拳法技艺精髓,由于其十分珍惜得来之拳法,极少外露,传人也少,在上海心意圈里皆知其“保守”,在他的传人中有一位弟子深得其喜爱,较全面地继承了白恒祥老师的技艺,他就是安徽合肥的张宁卫先生。

张宁卫先生今已年届六十,出生于军人家庭,自小好武,参军入伍后也不放弃,复员后仍四处访师。也是机缘巧合,恰巧同单位一位同事系上海人,相交日久。这位同事便引荐认识卢嵩高宗师之子少君老师相识(因此位同事系上海人与少君老师、白恒祥老师同住英华里白玉坊,打小相识),后又得以认识了白恒样老师,目睹了白师拳法之后,十分仰慕,便想拜人白师门下习艺。然白师择徒甚严,几经波折,在认识的三年后,终因其诚,终于获白师认可,拜入门下成为人室弟子,自此后随白师习艺,由于居于两地,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只能利用调休、请假、换班等等方式,一年数次去上海白师家中习艺,由于能够吃苦,每每练得让白师都劝其休息为止,白师十分喜欢这位外地的弟子,倾慨心尽力而授,空暇时或以书信导之,或亲自到合肥去传拳授艺(尤其在合肥每到夜深便授之心法)。张宁卫先生在白师悉心传教下,把心意六合拳之“刚柔综法”、“内外练法”以及“劲法”、“气法”、“拳势盘法”:“二把拳”、“四把捶”(疾步四把)等无不掌握,白师十分欣慰,更加鼓励其要多练、多悟,把这门优秀的古老拳法继承下来,不负先人。转眼二三十年直到白师归真,张宁卫先生晨昏无间,苦苦习艺,一直没有外露,直到上海卢式心意六合拳研究会成立后,成为主教练,才偶在武界走动。2008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国际武术博览会的心意六合拳名家表演中,以一套“疾步四把捶”引来众人喝彩。此套“四把捶”是门内之传,乃练之人不多,在外面公开演练也尚属首次,此趟拳法难度较大,没有深厚的功底,难以表现,其演练体现了“轻若鸿毛之势,重如泰山之动,虎践马奔之疾,气若连环,劲短势疾,形小而险,浑然一体”。张先生此趟“四把”深得白师之传,在几十年的习艺中,由于师传之正,加之自己不断领悟、体验,其拳法颇具古风,大气工整,洒脱严谨,劲力浑然,动静缓疾,快慢有序。观先生演拳真是一种享受,然张宁卫先生十分谦和。总是说所练还要努力,还要学习,不能成井底之蛙,要不断学习他人之优、补己之短,每每谈到随师习艺,无不流露出那份深深的思念,那份师徒间的深厚情感。如今虽白师归真而去,但是张先生每年都去上海看望其师娘及家人,也到白师墓上祭奠,足见师徒之,隋之深,也可见张宁卫先生之人品,值得今日之习武学子的学习。

近两年,很多慕名者前来拜访求学,张宁卫先生都是热情接待,坦诚交流,来者无不满意而归。近些日子,也在不断总结习拳心得。想在今后把白师传的技艺尽可能流传下来。

韩起,说你两句

阎 东

我在武术杂志上看了不少韩起的文章,长篇大论,不一而足。看得多了,发现韩起有一个突出的思想,即赵道新的一句话:“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也怎么练。”这也是韩起在2009年第4期《精武》上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另外,韩起也瞧不上传统武术,如在《精武》2008年第4期上所言,“用明劲、暗劲、化劲这样的概念解说功夫,已将武术发力引向晦涩、玄虚、甚至神秘化了”。此外。其对武术的桩功也不屑一顾,这里就不举例了,也不知韩起练的八极拳里有没有桩功。

总之,韩起思想观点就是,“武术就是打,训练也是打,为打而打,打就是一切。”的确,武术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是技击,也就是韩起说的打,但完全是打,完全为了打,是不是层次低了一点?即使是打,打也是要有物质基础的,也是有层次的,一阵乱拳头过去也是打,但和武术是沾不上边的,即使是练着打,打着练,也不是打得全部。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大饼馒头可以填饱肚子,但大饼馒头不是填饱肚子的唯一手段和方法。要填饱肚子,肉包子行不行?大饼酱肉行不行?满汉全席行不行?说到这,对不起,馋人了:

一切为了打,打就是一切,无论是从武术的功能上,还是训练手段上,都是有失偏颇的。不说是钻进了死胡同,也起码是一个误区。如果是这样,可给中国足球开一个药方,不练配合,不练战术,只练射门,因为射门得分才是取胜的唯一手段,不知可否!

陆游有诗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武术大师孙禄堂的弟子齐公博,性愚钝,悟性不足,别人一天能学会的东西,他三五天也难学会,孙师因材施教,根据他的情况,单教他三体式桩功,齐公博严遵师训,苦练不辍,三年过去,孙师教他形意拳术,此时齐公博慧悟大开,一通百通,半年后,与其他弟子交手,一个个都被他轻易击倒,或使犯者一触即仆。后来,齐又被河北大学聘为武术教授,以一愚昧老农,当上大学教授。不算奇闻也算新鲜太极大师郑悟清曾说:“内气循环不息,技击自在其中矣。”

武术除了能“打”,还有健身和启发良能的作用,不光只是能打这么简单。

传统武术在技击上也有很科学很高效的一面,只是韩起没有发现罢了。希望韩起能提高一下思想认识,开阔一下眼界,传统武术确实有糟粕,但同样也有精华,也有独树一帜的地方,这是不容否认的,否则何以称为国粹。

暂时先说到这里,不当之处请指正。

上一篇:有氧运动――太极拳与减肥 下一篇:论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