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如何控制好城镇地籍调查中的成果质量

时间:2022-10-08 08:11:50

应如何控制好城镇地籍调查中的成果质量

[摘要]城镇地籍调查的相关成果是我国城镇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控制好城镇地籍调查中的成果质量对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城镇地籍调查中的主要内容简介开始,对地籍调查中的统筹工作进行分析,最后给予城镇地籍调查中的成果质量控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城镇 地籍调查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P27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164-2

0引言

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和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成果质量控制对确保调查工程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湖南省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开展有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去年,湖南省扎实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切实解决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湖南省相继开展了权属调查阶段过程检查,权属调查阶段成果预检,召开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座谈会和苍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建库系统培训班,对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实务进行培训,有效解决了城镇地籍土地的相关技术难题。

1简介城镇地籍调查中的主要质量控制内容

一般情况下,城镇地籍调查可以分为六大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紧扣,一旦忽略或缺失其中的某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整体质量。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一些具体环节。

1.1工作准备

工作准备主要包括合理选择使用已有成果,充分做好技术准备的,完善技术设计书等。

1.2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各等级平面控制点、水准点的选点、埋石,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观测以及观测成果的记录、整理、检验和计算等过程的质量监控。

1.3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主要包括对调查区的划分、申请表、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指界手续,界址标志设置、地籍编号、地类调查、界址边长与有关距离等。

1.4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主要包括对图根点布设的密度、位置、精度、界址点、地物点测量等。

1.5地籍信息系统建设

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数据的格式、编码、分层和数据交换和对其储存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建设。

1.6成果整理

成果整理一是图件整理,主要有地籍图、控制网点图、宗地图、矢量数据等;二是文字材料的整理,主要有地籍变更调查工作总结、地籍变更调查技术总结和质量检查报告等.

2城镇地籍调查中的统筹工作

2.1精心制定工期

这也是最主要的准备工作,在调查之前充分做好宣传发动群众工作,然后要提前做好试点工作,这样才能掌握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通过试点掌握工作方法,将其统一规范,然后再大范围地开展调查工作。另外,在开展城镇地籍调查中,要将宣传发动、试点调查、控制测量这三项工作同时进行。从在着手开展碎部测量时,各项工作要紧密开展,要将调查定界和界址勘丈同时进行,界址点坐标采集和地籍图测绘也要同时进行。

2.2合理安排人员

目前,由于在城镇地籍调查中人员众多,技术参差不齐,给成果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合理统筹安排各方面的技术人员,做好调查与测量的衔接工作,使外业和内业、作业和检测合理统筹安排。工程项目可专设一个临时质检组,由一位技术能力强的人负责各方面的协调指导工作,这样对于调查中出现的一些纠纷和一些技术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在调查与测量不同区域时,调查组和测量组要基本保证一个区域内调查和测量能有同一人参加,这样就有利于采集界址点坐标和测绘地籍图。另外,在人手充足的时候,可以将其它环节里一些综合素质高的人员进行互换,这样在对进行建库时就能得心应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3充分使用设备

对于城镇地籍调查工作中投入的设备要进行充分使用。这些设备主要包括GPS仪器、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测量仪器,另外还包括钢卷尺和车辆等辅助设备。由于设备有限,所以在使用时间上要进行充分地协调,各作业组要进行统筹安排,充分合理利用仪器设备,这也是提高效率、保证工期的一个重要环节。

2.4有力保障质量

要想有力地保障城镇地籍调查的质量,就要对各道工序进行充分地了解,通过建立各级检查制度来对质量进行控制。控制成果质量关键就是按照先调查后测量的顺序统筹、合理安排工序不仅能提高效率,也是质量的有力保障。正确的顺序是先调查勘丈,后界址点及地籍图测量,对比检查界址距离。

2.5成本最大控制

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是一项范围广、周期长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投入,我们的工作也要充分保障这些投入能够用到最好的地方,要力争获得在允许范围内的最佳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

3城镇地籍调查中的质量控制

3.1准备工作

在城镇地籍调查的准备工作中,要运用跟踪、指导、监督等方法,对人员、设备、物资的进行充分检查,另外,人员培训的全面性:技术准备的充分性;技术设计书的规范性、合理性以及细致程度,施工计划的合理性等都要进行相应的指导与监督。

3.2控制测量

在对城镇地籍调查的控制测量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通知,如进行跟踪指导、内业检测和外业检测等,我们主要要检查起算数据是否正确、可靠和使用前是否进行了外业复核。控制测量过程中应对点位埋设作好现场记录。进行检验控制网的坐标系统的选择是否符合要求;控制网设计、埋石、布设、外业观测记录(包括电子记录)、检验、计算等是否符合要求,各项误差有无超限,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规定等等。

3.3土地权属调查

要对城镇土地建制内部的每宗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进行调查,要对每宗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进行调查,对于它们的位置和利用现状也要充分掌握。各小组要对自己的区域进行仔细摸排,主要调查有,街坊和宗地编号的正确性,悬挂点、重复点现象,地籍图分幅接边是否完整等。在确认土地权属、地类用途的基础上实地设定界址范围并勘丈距离,确定每个地籍要素的空间位置。在外业工作基础上,室内进行地籍资料整理,填写地籍调查表格,绘制宗地图,整理地籍档案资料等。

3.4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的内容主要包含界址点、居民地、房屋结构及层次、道路、河流等地籍点进行测量。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又有一定的顺序,要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地籍图要具有正确性和协调性。正确测绘界线街坊和宗地调查,图式符号运得当图廓外整饰应规范统一。另外,要确保了界址点的精确,因为只有确保界址点的精确才能确保了宗地量算面积的准确,从而给测量工作后续的土地管理和维护提供了精确的地理数据。

3.5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要对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实。检查内容是否齐全,检查工作流程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对地籍要素的分类、分层、编码与属性结构也要按照国际相关规定进行检查。可采用跟踪指导、内业上机检查、输出数据外业核查等方法进行控制,具体检查数据分层与属性结构是否具有扩展性,系统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一致,数据安全和数据保密是否符合要求,数据与其他标准交换格式是否可相互转换。系统要素内容是否正确、完整,精度是否符合规程要求等。

3.6成果整理

城镇地籍调查的成果整理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对图件和文字材料的整理,检查它们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可采用业内检查的方法,其中图件检查包括对地籍图、网点图、宗地图等的检查;文字材料检查包括对地籍变更调查工作总结、地籍变更调查技术总结、质量检查报告等的检查。第二种检查是对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包括对电子目录、数据格式、属性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出图数据要素表达正确性及图幅整饰的正确性等方面进行控制检查。如图1。

4结束语

城镇地籍调查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其结果对我国城镇土地的合理化利用起到了保障作用。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对自身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调查数据管理,切实提升城镇地籍调查工作质量,为我国的土地资源合理化建设作出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宝华,鄢芳.城镇地籍调查中应引入测量监理[J].甘肃农业科技,2012(6):26.

[2]詹长根.地籍测量学[M]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34-35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土资源部,2012.

上一篇:GPS―RTK在农村宅基地发证地籍测量中的运用探... 下一篇: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