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时间:2022-10-08 07:57:21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方法 对入院前误诊、入院后确诊为IM的15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 结果 IM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确诊难,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10%和EBV-IgM阳性可协助诊断。 结论 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及时的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关键词]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误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2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c)-0047-0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个别表现为眼睑水肿和睡眠时打鼾,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且早期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结果,易致误诊。本文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15例IM误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住院后确诊为IM的患儿15例,均符合IM诊断标准[1]。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最大17岁,最小2岁。2~6岁11例,~12岁3例,~17岁1例。入院诊断分别为急性扁桃体炎、心肌炎、川畸病、急性肾炎及急性感染性喉炎。

1.2 临床表现

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不规则,以中高度发热为主,仅有1例17岁患者表现为低热,发热持续时间为7~18 d;所有患儿均有劲部或颌下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数量不等,小的如花生米大小,大的如鸽蛋大小,有轻微压痛;扁桃体Ⅱ度以上肿大有(无)黄白色渗出物11例(73.3%),其中,假膜形成5例;肝肿大5例(33.3%),无一例脾肿大;麻疹样皮疹3例(20.0%),均在发热的第1周出现,持续1~3 d消失;以眼睑水肿为首发症状3例(20.0%),呼吸粗重且睡眠打鼾3例(20.0%),且大部分患者伴有咳嗽。

1.3 实验室检查

1.3.1 外周血检查 白细胞总数(1.2~3.1)×109/L,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百分比>60% 8例,异常淋巴细胞早期均10%,血小板降低2例,轻度贫血5例,发病1周后14例患者EBV-IgM呈阳性。

1.3.2 其他检查 15患儿行心电图检查,正常4例,窦性心动过速8例,窦性心律不齐2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例;肾功能检查全部正常,肝功能轻度异常6例,心肌酶谱异常7例。胸片检查11例,其中支气管炎9例,肺炎2例;实验室检查异常者出院后4周来院复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

2 结果

2.1误诊情况

因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睡眠时打鼾、扁桃体肿大或有脓性分泌物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11例和感染性喉炎3例,入院后抗生素治疗多日无效,其中3例发热时间5 d以上且有一过性皮疹、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曾怀疑为川崎病,后反复查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10%,EBV-IgM阳性故确诊为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以发热、眼睑水肿为首发症状,病初诊断为急性肾炎,但患儿无高血压,无血尿,肾功能正常,故排除肾炎。

2.2治疗与转归

全部患者给予更昔洛韦5 mg/(kg·次),每日2次静滴,重症患者加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肝功能和心肌损害者予护肝、营养心肌等对症支持治疗。病程3周2例,临床全部治愈出院。

3讨论

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儿童期常见,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儿童IM的发病高峰年龄在2~6岁,本组患儿2~6岁有10例,占66.7%,与文献报道一致,这与小儿群居、免疫功能不完善、易经呼吸道或密切接触传播有关[2]。

IM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文献报告,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3]。IM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故对于病程长且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支气管炎、肺炎患儿应警惕IM。当患儿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且有假膜形成时应高度警惕IM,据报道IM误诊为腭扁桃体炎高达14.8%[4],本组患儿诊断扁桃体炎11例,占73.3%,误诊率最高。IM患儿如果发热时间较长,同时有皮疹及淋巴结肿大易误诊为川畸病,川畸病患者常见手足硬性水肿、唇红皲裂、球结膜充血、肛周脱皮,实验室检查有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和蛋白电泳异常,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其与IM鉴别。IM患者某些临床特点与年龄有关[5],部分IM婴幼儿往往以打鼾、呼吸粗重、眼睑水肿为首发症状,易误诊为感染性喉炎和急性肾炎,抗生素治疗无效可与感染性喉炎鉴别,无血压、尿量、尿常规和肾功能异常可与急性肾炎鉴别,故婴幼儿以往无打鼾史,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上呼吸道梗阻,眼睑水肿不伴异常分泌物应高度警惕IM可能,本组部分IM患者虽有肝功能和心肌损伤但预后良好。

外周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是早期诊断IM的主要指标之一。异常淋巴细胞一般在发病后3 d出现,第1周后逐渐增多,达10%以上,第2~3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故诊断IM必须反复查外周血涂片,及时发现异常淋巴细胞,提高诊断率。本组患儿多次复查血常规后发现异常淋巴细胞均超过10%。

EBV-IgM阳性提示病毒早期感染,因此EBV-IgM被认为是IM早期诊断中灵敏度与特异性高的指标,阳性率达90%~100%[6],本组15例患儿中,14例EBV-IgM阳性,阳性率为93.3%,故反复检测EBV-IgM对本病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EB病毒属人疱疹病毒,IM多数由EB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巨细胞病毒、弓形虫、腺病毒等感染引起[7-8],本组患儿未特意检测弓形虫及巨细胞病毒,作者所在医院无条件检测腺病毒,此组患者是否同时合并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尚不明确,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1-825.

[2] 胡赤军.传染性单核性细胞增多症临床与病原学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7):567-568.

[3] 李强.EB病毒感染性疾病[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4):248-250.

[4] 冯勇,梁传余.误诊为腭扁桃体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喉医学杂志,2005,19(12):560.

[5] 刘晓会,杨永红.传染性单核性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与年龄的关系[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6):518-821.

[6] 吕善根,谷志远,张霭云.EB病毒壳抗原抗体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意义的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1990,18(2):144-146.

[7] 杨威,刘欣.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状21例误诊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2):104-105.

[8] 易秀英.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61.

(收稿日期:2013-04-11 本文编辑:魏玉坡)

上一篇:引起月经异常的子宫内膜息肉雌孕激素受体表达... 下一篇: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