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快乐生活

时间:2022-10-08 07:56:15

大学生村官的快乐生活

转眼间,三年的农村工作即将结束。回望三年的农村工作生活,收获很多。一路走来,有过艰辛与困难,但回想起与村民相处的日子,总是充满了快乐与温情。这里既有乡间生活的单纯无忧,也有农民特有的智慧乐趣。这里区别于职场白领的精英生活,更是一份有滋有味的快意生活。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告别相伴四年的老师、同学,依依不舍地离开熟悉的校园,穿过繁华的城市中心,来到了山峦起伏、平房相连的农村。看到这陌生的环境,心中莫名地涌现一股失落和伤感,深深地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发愁。

但很快,我的这种担忧就被村干部的热情冲淡。金黄的麦田、紧张热闹的农业生产、笑语不断的人际交往……农村的一切让我这个一直以来“封闭”在课堂学社的“天之骄子”感到新鲜和新奇。为了让我更快熟悉农村的工作生活,在农村这片热土上顺利地成长,经济联合社社长热心地当起了我的师傅,他要带我了解一个全面的农村,用他的话说就是“提高社会能力,增长综合素质”。

某天中午,社长神秘地对我说:“周,走,今天开始给你传授社会知识的第一课。”我懵懵懂懂地跟着社长出了门。原来是去接待几位客人。待主客坐定后,社长拿出一瓶二锅头,颇为正式地说:“周,你也来点!”见我有些迟疑,想要拒绝的样子,社长便开导式地说:“走入社会,这些方方面面的知识都得具备。在农村,有农村的工作方法,农村好多事情都是在大家嘻嘻哈哈中,喝顿酒就把事给办了……”

这对我来说,可真是一次思想解放,也是头一次现实感受到酒文化的重要性,但心中还是有些犹豫。因为在我们这些“纯洁”的学生看来,喝与不喝代表着一个界线,不喝酒、不抽烟是纯洁学生的代表。我还不想打破这形象,要保持知识分子的高洁形象。喝了酒就混同于社会人物了,整天醉生梦死、酒气糟糟,丧失了理想信念和道德底线。见此,社长继续开导道:“周,我告诉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酒文化,酒量有多大,官就到多大。你不喝酒,你就办不成事……”在社长的社会知识教育中,在同桌的威逼利诱中,我的杯子中第一次被倒入了花花的白酒。

拿到嘴边,一股刺鼻的味道冲入鼻腔。在众人的期待中,我抿下一口,呛人的辛辣从喉咙到胃部,我拼命地咳嗽,满脸通红,一副狼狈相。社长笑眯眯地看着我,“习惯了就好,这是熟悉农村工作的第一步。”我带着满脸的狐疑和痛苦,无奈地看着他们和眼前的这杯白酒。

几个月下来,在农村工作的耳濡目染中,我酒量渐长,谈笑中也多了几分粗犷和豪气。某日,推杯换盏之后,社长有些醉意,欲要撤退。这时,我意犹未尽地说:“社长,再来一瓶吧。”啪嗒一声,社长从椅子上掉了下来,一脸惊呼地说:“可不行了,你想要我老命啊……”

渐渐地,我熟悉了农村这块土地,为我开展工作也提供了便利,我发挥法律专长,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有一次,村里李姐跑到村委会诉苦,说她前夫正和她争夺财产,还威胁她的人身安全。听到这,我决定运用法律武器,帮她维权。最终,在我的主持下,两个人达成财产分割协议,李姐拿到了应得财产。看到一场风波终于平静了,李姐感激地对我说:“真是谢谢你啊,周律师。”听到她质朴的话语,看到她满意的笑容,我感到了自身知识在农村也有了用武之地,更从服务村民中找到了无比的快乐与自信。

与村民的相处总是快乐的,伴有笑语,兼有浓浓的温情。由于在村里工作表现出色,镇里要将我抽调到镇机关工作。听到这消息,书记、社长头一个站出来反对,并与镇里进行了“抗争”。无奈胳膊拧不过大腿。我还是被抽掉到镇机关工作锻炼去了。

为了加强与我的亲密联系,也为了继续“勾引”我回村工作,书记、社长三天两头编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找我,又是村里开党员会,又是村里有纠纷了需要法律调解……

每当见到我,书记总会期盼地说:“该放虎归山了吧。”社长接着说:“周,你得善于编些理由。比如村里电脑坏了,死活打不开。村民想学法了,要去讲法律课……你现在和村里就像恋爱中的两人,得常接触。”“嗯,是个好理由。”我大声回答道。在欢歌笑语中,我们驶出镇机关奔向农村的大道。

(周倍良,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市门头沟区坝房子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所获荣誉:“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获得者;团中央“青春的选择”――大学生农村创业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优秀事迹宣讲团成员;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村官”法制宣传员等)

上一篇:电影明星走出无声屏幕 下一篇:摘要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