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你要一天一天地过

时间:2022-10-08 06:39:52

老日历,让我有了光阴“寸寸缕缕”的感觉,日子“一天一天数着过”的感觉。生活,不再是条糙的麻绳,而是一串不紧不慢、心中有数的佛珠。

北京台有档周播节目叫《七日》,其广告词这么说:“生活,就是一个七日接着一个七日”。我也做电视媒体,按同行眼光,这句话堪称神来之笔,既行云流水勾勒了百姓过日子,又将岁月和节目划了等号,自恋了一把。

可我老觉哪儿不对,似乎某根神经被偷咬了一口,后恍然大悟:它在光阴上的计量单位——那个“七日”刺疼了我,它等于是在说,人生即一周加一周加一周……

这尺码太大、太粗放了。它把生命密度给大大冲淡、稀释了。

若央视“春晚”给自己打广告,会不会说成“生活,就是一个春晚加一个春晚”呢?如此生命换算和记忆刻度,简直恐怖。

地铁,忽听一女孩感慨:你说哎,日子真快,眨眼又过年了,不就看了几部剧,听了几首歌嘛,我夏天裙子还忘了穿呢……

是啊,我们对光阴的印象愈发模糊,时间消费上,所用尺码也越来越大,日变成了周,周变成了月,月变成了年……日子不再一天一天地过,而是捆成大包小包,甩手即一周、一月。打个比方,从前是步枪瞄准,现在则像冲锋枪,突突一梭子,点射变扫射,准星成废物。“今天几号啊?”这声音无处不在。我自己也常想不起日子,甚至误差大得惊人。那天,我寄一份文稿,末了署日期,竟将“2012”落成了“2010”。我明白,这不是笔误,是心误。

时间的粗化,意味着人生的恍惚、知觉的紊乱。在光阴意识和时间心理上,除计量单位被大大膨化外,其标志符也越来越笼统、虚脱。有位老兄,并非球迷,但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场场不拉,且备好啤酒,郑重地邀我陪绑,他总是感慨:“还记得吗?咱俩第一次这样看世界杯是二十出头,可现在……人活一辈子,能看几届世界杯啊?所以要看,看仔细喽,否则都不知自个儿多大了。”他说得很动容、很悲壮。

是啊,我们记录历程、测量岁月的凭据是什么?当然是人生的标志性事件。可事实上,除了集体式、广场化、社会性的仪式盛典和娱乐运动,我们有个人的尺度和砝码吗?一届奥运会够你亢奋四年,东道主则够你消遣十年——申报、筹备、演练、热身、火炬、金牌、送行、庆功、余热……而寻常日子里,一年到头,也就靠几部影视剧、几首流行歌、几桩名人绯闻和一台春晚给撑着。

一岁一枯荣,我们不知自己身上哪儿荣、哪儿枯,哪儿发芽了、哪儿落叶了。我们遗失了自己的光阴,没有个体原点和重心,没有私人年轮和纪念物。裹挟在时间洪流、公共意向和运动人群中,我们不知该为人生准备哪些“必须”,找不到自己的细节和脉络,找不到自己的星座和北斗,找不到独立而清醒、僻静且坚定的私念和价值观……每个人都兴高采烈被推搡着、绑架着,无人情愿和能够出局。

我们没有自己的注意力。精神注意力和心灵注意力。我们没有自己的时间。无论社会时间还是生物时间。我们被替代、被覆盖、被代表了。我们被忽略不计,也索性对自己忽略不计。谁还记得时间本来的模样?最朴素的生命知觉,如何获得呢?

看日期,不能看表盘和数字,要去看户外,它以神的表情和语言,告诉你晨昏、时辰、节气和四季。大自然从不重复,每秒都是新的。细细体察,接受它的沐浴,每天的你即会自动更新,身心清澈。日子须一天一天地过。如此,才知时、知岁、知天命。

有天,突想起儿时的日历本,即365页的那种撕历,一天一页,除公历,还有农历节气。记得每逢岁末,父亲总要去书店买本新历回来,用纸牌固定后挂墙上。早晨,父亲头件事即更新日历,从不撕,而是用铁夹将旧页翻上,所以一年下来,还是厚厚一本。

许多年了,我未再见这种老历,总是豪华的挂历和台历。本以为它消失了,可去年逛庙会,我竟然遇上了。

和父亲一样,我也舍不得撕它,只是一页页地翻。和父亲一样,这也是我每天起床后的第一道功课。那感觉很神奇,端详它,就像欣赏一片刚出生的树叶。一页页地迎接,一叶叶地告别,日子变得清晰、丰腴、舒缓。它还每天提醒你,户外———?遥远的大自然正发生着什么:雨水、惊蛰、白露、夏至、霜降、秋分、小雪……

我又恢复了“天时”的感觉,光阴“寸寸缕缕”的感觉,日子“一天一天数着过”的感觉。

生活,不再是条糙的麻绳,而是一串不紧不慢、心中有数的念珠。

上一篇:恋爱结婚前应知的七个爱情真相 下一篇:南半球新煮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