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学生常见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10-08 06:32:54

四年级学生常见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

摘 要 通过探讨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成因,分析其原因,寻求解决问题对策,并在实践中检验对策的可行性,找到降低学生计算错误率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为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四年级学困生 常见计算错误 成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01-02

计算是小学中年级教学的重头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四年级是整数计算技巧学习的重要阶段,如何提高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四年级学困生数学计算错误产生的原因

为了掌握四年级学困生数学计算中经常产生错误的原因,我采取问卷法和观察法,得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1.学生做题容易受环境干扰,一些外在因素往往会影响他们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做题时常会顾此失彼,丢三落四。2.很大一部分学生做完不检查。认为太麻烦,这样的陋习,往往使他们本来会做的题出现错误,甚至部分学生检查也只是把做过的题目读一遍并没有认真地再计算。3.计算时学生急于求成,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其原因是当题目少,算式简单时易产生轻敌思想;当题目多,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烦,产生厌烦情绪,常常未看清题目就匆匆动笔。4.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计算时即便口算不出来,往往也懒于动笔列式打草稿,而是笔尖在空中绕着,动口不动手,能不做的就不做。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眼高手低的局面,出现一些不应该的错误。有些学生打草稿时,稿纸密密麻麻,见缝插针地列式,字迹模糊看不清,造成错误。有些学生竖式写在书或本子的边角上,一个式子没算完位置不够时,或重算或挤着写,造成速度慢、错误率高。

(二)教材编排方面的原因:新教材关于计算的练习编排减少了,旧教材中的某一类型的一些例题在新教材中被删去,却以习题形式出现在练习中,老师还得拿出来讲,却也只是蜻蜓点水,致使学生没有通过系列训练形成一定技能。

(三)教师课堂教学方面的原因:课改之后的数学课,教师们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一节40分钟的课被这些填得满满的,甚至整堂课学生不动笔,课堂少了学生静静地写作业,少了老师耐心地指导作业、发现问题的过程。其次,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有的老师为了体现算法多样化在课堂上一个劲地千呼万唤要把预设中的方法挖出来,片面追求算法的多样化,没有突出基本算法,这都是导致学生计算能力削弱的原因。

二、提高学困生计算正确率的策略

1.规范计算要求。计算规范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和保证,在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规范、书写工整、作业和试卷整洁,其中包括草稿在内。采取一定的措施,要学生准备草稿本,并时常提醒,起到巩固效果。平时的作业,特别是考试要求连同草稿纸一起上交。因小学生在计算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还需要老师的督促,才能认真地计算。

2.持之以恒,加强口算、听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计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如果计算教学过多强调运算技能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讨厌数学。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是今天所提倡的。教学时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接着探讨计算方法,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

4.从算法多样化来突破计算的灵活性和思维简洁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我们尊重个体的教学现实,但也不放任自流,计算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尝试计算、选择优化的时间,让学生在计算中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最优化的算法,更是为了学习他人算法的长处,养成谦虚好学的品质。在简便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

5.快速估算得数范围也是检验的一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计算准确率,估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一是在计算之前,通过估算,能推断出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二是在计算之后,可以把估算作为检验手段,对结果进行估算。

6.培养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小学生在计算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在短时间内较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老师督促下,能执行老师的要求。学生往往算完一遍就不再愿算第二遍,根据学生心理,累计积分进行评比,实施奖励措施,学生计算会认真仔细,更多的学生一丝不苟,久而久之,细致的习惯自然养成,从而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7.建立错题库。针对典型错例要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评。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仅使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还达到了预防效果。

8.熟记常用数据,提高运算速度。有些数在习题中出现次数特别多,它们常常是进行快速运算的基础。如:看到1、2、5就会想到8等,它们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必须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既要重视算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强调记忆,这些是我们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9.通过运动和游戏来提高学生手眼协调的功能。部分学生抄错题是因为手眼不能协调一致,从而抄错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课间多运动,多做一些有益的游戏,以此来达到身体机能的全面协调。

总之,提高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既要讲技巧,更要注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既要抓习惯,更要落实知识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数学教学事半功倍之效果。

上一篇:《电波传播与天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中专语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