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房契约收藏

时间:2022-10-08 06:18:03

田房契约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行用地域最广泛的家庭档案,也是旧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唯一凭据。田房契约一旦丢失,将给家产使用、继承、买卖带来极大麻烦,所以每家每户都精心保管,子孙延传。“”期间,田房契约被当作“四旧”予以销毁,现在能够见到的旧契约已为数很少,安徽、江苏民间保存较多,北方农家则百不存一。笔者前些年收集了明清时期田房契约数百件,已于2003年和2005年分批捐献给北京税务博物馆。近期又陆续收集到一些本地区的田房契约,并做了一些内容方面的探讨,发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契约,书写方式大同小异,文字简练,字词严谨,遇到不同情况还能够根据情节予以变化,每件都可称为契约文书范例,颇具研究价值。

田房契约是研究家族史和地方社会史的参考依据

每张旧契约都留下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是研究契约原签署者家庭的重要资料。以平谷地区清朝和民国时期土地契约分析,它见证了家庭历代繁衍脉序,为撰修家谱和族谱提供依据。以图l、图2为例,买卖双方人名前都有“鹿九甲”、“日八甲”、“辛三甲”、“坊九甲”字样,这些字恰好是研究地方史的重要资料。原来笔者对“甲合”问题一直不明白,查阅资料也没有答案,经过对多件田房契约进行反复对比,终于有所省悟:契约上常出现的“某某甲”,实际表示籍贯,即始迁祖被移民到平谷后被编入的村镇名称。

“里甲制度”是古代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先秦时期就有了雏形,北宋王安石变法后正式创立保甲制度。明朝“里甲组织”得到健全,“国初设保甲之法,每十家为甲,甲有长,十甲为保,保有正。凡属甲内人民,各置兵器一件,甲长置锣两面,保正置鼓一面,或铳一杆。”明初移民,由布政司编里发迁,迁民由后军都督押解送交各地州县辖治,以屯田区域分里甲。洪武四年(1371年)开始向北京周边区县移民,洪武十四年(1381年),平谷编户十三里,计四社九屯。过去,村民在同姓之间确认是否同族关系,往往互问甲合,如果甲台相同,表示同族。即便不是同姓,问甲合也可以得知祖上移民过来时是直接到了本村还是后来迁入的。

田房契约反映出地方史事件的相关信息

笔者十几年前调查王爷坟被盗情况时,得知城西北曾有奉军驻扎过,而且盗挖了东樊各庄东侧的王爷坟(康熙三子胤祉墓),时间大约在1927年或1928年。查地方史时并未发现有相关情况记载,但从夏各庄村的一份补契中,笔者却发现了奉军驻扎平谷的时间。补契(图3)是民国时期补办契约的凭证。1929年,民国政府为确保税收,下令允许丢失田房契约的民户补办契约手续。

田房契约是研究国家社会发展史的依据

国家发展史是由地方社会史组成的,而地方社会史又是由村史和家族史组成的,可见家族史和村史,也是研究国家社会发展史的基础资料。如国家在研究赋税制度、农村结构、人口发展、经济状况、土地使用状况等方面的历史问题时,田房地契就可以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一般来说,一张白契由买卖双方姓名、签约具体内容和公证人、代书人姓名组成。乾隆年以后(乾隆十四年制定的模式)增加了一个契尾,契尾是官方对私有某块土地认定缴纳税款的凭据。民国以后又对清朝以前的土地重新认定,又加一个凭据,粘贴在前边。所以,一件清朝老契,如果中途土地不发生变更,往往由两张或三张契纸组成。按照清朝政策规定,应该先买官方契纸,在官方契纸上的规范格式上填写内容,然后照章纳税才行。但北方人不习惯这种方式,都是双方当事人在中间人说和下,私下由邻居公正,并书写在一张毛草纸上(即白契),然后由买方自己到县衙办理推税(交税人变更)手续。官方办理手续后,将官方给的执照(即契尾)和原始白契粘在一起,加盖骑缝章。契尾(图4)刊有一段文字,说明这种方式的来由和填写办法。契尾由木雕板印刷,纸张很薄,极少有保存完整者。

白契是契约的基本内容,大都一二百字,但在这一二百字间,至少包含着签署这份契约时的十几种信息。以图1为例解析:

1.交易双方姓名:刘良善将自家荒地卖给刘昌宏。

2.房地产面积和位置:六亩。坐落夏各庄南团山,东至山坡,西至坝,南至坎,北至民地。

3.中说人姓名及画押:张自贵。

4.书写人姓名及画押:刘良翰。

5.交易时间:乾隆二十八年二月初二日。

6.交易价格及付款方式:白银十五两整,笔下交清,即签字时将款当面交付完毕。

7.卖主家庭经济状况:贫困。开首有“因无银使用”字样,可以为证。

8.注明签订协议背景:并无逼勒成交,亦无私欠折准。

9.明确各自责任:自卖之后,买主过割纳粮管业,不准亲族那等争竞,日后如有舛错争端者,其情俱在卖主与说和人等一面承管,此系二家情愿,皆不许反悔,如悔者,罚白银十两入官库公用。恐后无凭,立卖契存照(这样的契约文书语言,在当时几乎是格式化的语言)。

10.地方行政机构印章。白契上盖有县衙大印。

11.验契印章。说明被后一个或几个时代验收认可过。

除上述之外,清代村民所种的地是否为旗地,也能从地契字面上分析出来。普通民地,称为祖遗地或受分地(分家所得),契约上签字画押后当即交清约定购买地款,从此这块土地便属于置主,与原户无涉,地契后边都有四个大字“永远为业”,标志地产永远转移。而旗地属于旗人产业,夏各庄的旗地属于恭王府产业,由内务府出租,种地者只是佃户。佃户和旗人庄头(代表恭王府负责管理土地的旗人,平谷有耿姓、徐姓、于姓等几个大庄头,负责各屯旗地收租)签约耕种后,要向庄头交租,不能变更所有权,但可以转佃给他人。转佃的地契称为“推佃契文”(图5),结尾大字为“永远认佃”。另一件《执照》(图6)则记录了内务府“福禄堂”收取租金的方法、数量和日期。

因具体情况不同而暗含的信息还有很多,都是我们档案人应该加以了解的。

上一篇:友谊七十载 下一篇:不朽的铁人:王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