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困难职工走上康庄路

时间:2022-10-08 04:38:28

帮扶困难职工走上康庄路

清晨,天刚麻亮,位于奎屯市农七师客运站东侧的马路旁,一家普通小超市就迎来了好几拨赶早的顾客,其中有坐早班车的乘客,有头发花白赶早市的老人,还有到劳务市场找工作的农民工。每天小超市经营者都会准时开门为这些前来购物的人提供热心服务。

小超市的经营者叫王秀芹,今年64岁,从20岁进疆参加工作就一直在农七师一建5连(现新疆北方集团有限公司)从事油漆粉刷工作,她带领的油漆粉刷班两次获农七师“最佳班组”和“三八红旗集体”称号,1986年获兵团“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王秀芹个人荣获兵团“三八红旗手”称号。由于多年来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王秀芹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症,她经常被病痛折磨得双腿无法行走,只能依靠拐杖。为了治病,她选择了费用低廉的药物治疗,可是常规药物的费用一年也要1万多元,王秀芹和老伴两人微薄的退休工资早已入不敷出。为了省钱,她经常减少药量,一个月的药按两个月吃,直到病情加重疼痛难忍才去医院接受治疗。平日王秀芹依靠子女接济度日,整个家庭因病致贫。

这些年,新疆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陆续给王秀芹送去了轮椅、伤残抚恤金及慰问品,但她坚持不要。她说:“把轮椅给其他更需要的人吧!我已经不能上班干活了,再不能给单位添麻烦。”

2010年,王秀芹成为集团公司36个副科级干部结对帮扶对象之一。为了帮助她加强自身解困的“造血”能力,公司决定将单位位于繁华地段的一间租金两万元的门面房免费提供给她用于开办小超市。现在王秀芹经营小超市已经快一年时间了,收入也增加了很多,商店的顾客也越来越多了。

走进这家仅有100平方米左右的小超市,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摆放在货架上的各类食品和小吃,接着就听到小店经营者热情的招呼声,侧转头便看见坐在收银前台的王秀芹。不一会,陆陆续续来了许多顾客,大多数是穿着校服的学生,王秀芹开始忙碌起来。在卖东西的时候,王秀芹总是替顾客着想。学生来店里买东西,她总是把价格降了又降,希望可以给孩子最大的实惠。每次午饭时间有提着馒头、饼子来买东西的学生,王秀芹总会贴心地把自己腌好的咸菜装一点送给孩子们,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王奶奶。

王秀芹告诉我,小超市的收入已经解决了自己和老伴的药费开支,还有剩余,两人的养老金也可以省下来了。当说到即将人住的拆迁补偿房时,老人激动地说:“终于可以住上楼房了。”当被问及还有什么愿望和要求时,老人微笑着摇头反复说:“没有了,很知足。”

走出王秀芹的超市,我来到了另一个被帮扶对象包和平的家。

走进院子,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便迎了出来,他就是包和平的丈夫吴东保。他说,妻子包和平拾棉花去了,今年拾花每公斤可以挣两块钱。包和平夫妇今年都40多岁,家中有一个上高二的女儿和一个78岁的老母亲。由于企业重组,他和妻子双双下岗,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集团公司针对他们的实际困难,利用“贫困母亲”救助资金,分给他们5亩地让他们种植果树和蔬菜。由于没有种植经验,一年下来,所收无几。

今年,包和平又成了集团公司36个副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重点。公司不仅让她参加了免费的种植养殖培训班,还为她免费提供了价值1000元的水果萝卜种子,帮她建起了养兔厂,还为吴东保安排了月薪1600元的警卫工作。

谈到今年种植、养殖情况时,吴东保一边往菜地方向走,一边高兴地说:“今年,种植了辣子、豆角、大葱、白菜还有韭菜,收成很好。从春天到9月份,种植蔬菜收入有万把块钱了。”随后他又走进自己搭建的圈舍,这个圈舍分为两间,每间都在100平方米左右,兔子按体重、大小分圈养殖。“这是新西兰杂交兔,个大,病少,非常好养,每天上午喂一次饲料,下午喂一次青草和菜叶就行了。当兔子长到3公斤左右就可以出栏,每只可以卖到50元左右。今年已出栏7窝有1000多只,周围几家农家乐庄园已经和我们签下了供货合同。”吴东宝兴奋地说。

现在吴东保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女儿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另一个就是希望年迈的母亲能够平安健康。

上一篇:雷沃“棉田王”拖拉机助力新疆种棉业大发展 下一篇:石河子神奇大学城项目开工奠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