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的股市明星?

时间:2022-10-08 03:52:26

谁是的股市明星?

美国《时代周刊》

2007年1月22日

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

1月2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文内标题用的则是《中国世纪》,通过《时代》驻北京、曼谷、巴黎甚至包括非洲多个国家共12名记者的联合采访报道,为读者勾勒出了“中国世纪来临”的画面: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实力持续上升,海外投资和对全球天然资源的需求左右了世界经济,外交上也积极进取,而美国的相对力量则在下滑,因此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整组报道每个页码上部均以中文书法标以“中国世纪”,全文共分三个部分:“中国想要什么怕什么”、“与中国合作”和“谁的世纪”。

如今的中国,政治力量也和商贸影响力一同显现,在国际舞台上彰显大国风采。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逐渐成为朝核会谈中的主要协调者,与俄罗斯联合起来决定影响中亚的未来,还为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贡献了力量。“中国在酝酿更加积极主动的战略,”密歇根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评论道,“无论在局部地区,还是整个世界,中国的信心倍增”。

中国崛起虽方兴未艾,但对内对外都面对挑战。中国经济增长10%,前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1700美元,远低于美国4万2千美元,而且待业人口比新增职位超出20%,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贪污问题有待解决。虽然存在这些挑战,但是中国人依然希望自己能够在世界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2006年芝加哥国际事务委员会和亚洲社会组织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87%的中国人认为中国应该在全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大部分的中国人还相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会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赶上美国。在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将会在海外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

闭上眼想想中国近两百年来的历史,你会觉得中国正目标明确地走在新时代。近代的中国是一部屈辱与奋斗的现代史。经过了200多年的战争与动荡岁月,中华民族正在同未来约会。

李伯瑟尔说:“中国人都很谦虚,但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一点也不夸张”。

美国《财富》

2006年12月25日

谁是2007年的股市明星?

谁将是2007年的股市明星?《财富》认为,石油、采矿、金属工业、科技和金融将是明年最看涨的行业。2007年最好的股票必须有较好的海外发展前景,或者能有效避免美国经济下滑带来的影响,从全球发展中受益。

有人看好能源和原材料行业,因为诸如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大国的快速增长,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将非常大。这类需求会因美元的贬值而更加突出,这些国家会从美国大量进口航空材料和重工业装备以增强国力。投资者不愿意远离石油类股,即使地缘政治的风险很高。因为就算遇到经济下滑,投资者的收益也能受到高企油价的保护,这类股票能够保值。

尽管近期的并购热潮涉资4万亿美元,但大公司们仍有充足的资金来继续进行2007年的收购。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明年头两个季度将继续出现大量的并购活动,投资银行将从中获利匪浅。

明年,人们认为科技板块仍将牛气冲天,特别是微软众望所归推出了Vista操作系统。投资科技的公司越来越多,大公司和供应商将被看好,如甲骨文、思科系统等。

英国《经济学家》

2007年1月13日

“中国制造”的问题

中国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公司来华投资设厂,但似乎有些消化不良,所以亚洲邻居们的机会到了。

考虑到全球化运作的成本、风险、客户以及物流因素,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制造产品不一定非得去中国,而可以选择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较为便宜的地方进行生产加工。

中国拥有看似无穷的劳动力和迅速增长的技术能力,发展脚步似乎无法阻止。而实际上,中国甚至让人觉得每家关闭了美洲或欧洲工厂的公司都会选在那里重开。很多企业已经这样做了,使得中国在1993年到2005年间出口份额增长了三倍,达到世界出口总量的7.3%。相比之下,除俄罗斯外,八国集团中各国份额都有所下降。产量也是如此,中国生产的产品到2003年增长了一倍占了世界生产总量的近7%。有意思的是,只有美国和加拿大的份额增长了,两国加在一起增长率超过25%(注3)。虽然许多产品现在看来都是中国制造,但是北美仍是真正的世界工厂。

在中国设厂还有其他风险,最显著的就是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本地企业能够大量复制外国公司的产品,然后冠上一个不同的品牌,这种情况外国投资者多有耳闻。

同样令投资商担心的还有人民币的升值。尽管没有人认为人民币会突然大幅升值,但是其币值曲线却是稳步上扬的,自2005年7月政府首次以2.1%的幅度调升汇率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了4%。权威人士预计人民币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还会继续升值达到5%,这样一来中国对于那些产品旨在出口的制造商而言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英国《金融时报》

2007年1月10日

白领丽人新时尚:炒股

在中国,广告商正将大量精力集中在他们所谓的“白领丽人”身上,这与它们曾在日本和韩国所做的一样。这些拥有稳定收入的年轻单身女性,是新趋势――从最新款的移动电话到汽车,以及咖啡饮料等――的第一追随者。

在中国,白领丽人还站在另一种新时尚的前沿:炒股。

24岁的邱阳(音译)在一家贸易公司担任个人助理。在昨天以前,她的钱还一直存在银行里。“我只是觉得,应当尝试一下,”她在上海的一家证券公司开设股票交易账户时表示。“现在,我周围的许多人都在买股票。我不希望自己太过时。这是当今的一种新趋势。”

中国大陆股市去年大涨130.4%,走出了长达4年的低迷,目前中国正处于新一轮的投资狂潮之中。几个月前,人们的谈话还都围绕着房价,而现在已集中到股票上来。秘书、美发师,甚至街角卖土豆的小贩,都开始对股市产生了兴趣。

然而,市场大幅上涨还会产生其它后果。

首先,投资者对于股市的热情,可能会影响到近年来受投机行为推动的房价。从长期角度看,如果储蓄持续从银行转移到资本市场,某些银行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鉴于政府正设法通过向银行施加官方压力来减缓增长,活跃的资本市场带来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投资者的狂热,是否是一次暴跌的前奏。几位分析人士认为,近几周股价飙升有着明显的投机特征,政府可能很快开始敦促投资者格外谨慎。

(编译/何乐)

上一篇:业界 第9期 下一篇:接轨与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