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矫治对面部容貌的影响

时间:2022-10-08 03:44:46

作者:刘新强,李正明,曹奕,范存晖,刘,陈杰

[摘要]目的:研究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及所带来的美学的影响。方法:选正畸临床非拔牙病例和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病例各64例,分别对其矫治前和矫治后模型下颌尖牙间和上颌尖牙问的牙弓宽度进行测量,测量点为尖牙牙根齿槽部之最突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两组病例的下颌及上颌牙弓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ρ>0.05)。矫治后,非拔牙组下颌宽度增加了0.68mm(ρ<0.05),上颌宽度增加了0.87mm(ρ<0.05);而拔牙组下颌宽度增加了2.49mm(ρ<0.001),上颌宽度增加了2.39mm(ρ<0.001)。矫治后,拔牙组比非拔牙组下颌宽度增加了1.51mm(ρ<0.001),上颌宽度增加了1.92mm(ρ<0.001)。结论:拔牙矫治比非拔牙矫治上下颌牙弓宽度不但未降低,反而有明显的增宽。拔牙矫治导致牙弓缩窄、从而影响美观的结论不成立。

[关键词]拔牙;牙弓宽度;正畸;美学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12-1405-02

在现代正畸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学者们围绕着拔牙与不拔牙矫治一直争论着,而且常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目前在正畸界又有一股反对拔牙矫治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是: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会造成患者的“颊廊区”(buccalcorridor,指牙弓外侧与颊软组织间所形成的间隙)在微笑时出现黑三角,从而影响患者笑时的美观,这些学者的观点是基于拔牙后会造成牙弓变窄。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临床中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患者牙弓宽度的影响,以期解释上述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从199%2003年我科收治完成的正畸病例中随机抽取非拔牙矫治病例64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矫治病例64例,病例入选的条件为:①恒牙(牙合);②上、下颌6-6牙列完整;③治疗前后的石膏模型完整清晰;④非唇腭裂、颌骨外伤及正颌外科病例;⑤均为固定矫治;⑥未采取下颌牙弓扩大治疗。

病例资料如下:非拔牙组64例病例(男21例,女43例),年龄10~21岁,平均14.10岁,安氏Ⅰ、Ⅱ、Ⅲ类分别为30例、22例、12例。拔牙组64例(男26例,女38例),年龄10~26岁,平均14.91岁,安氏Ⅰ、Ⅱ、Ⅲ类分别为26例、30例、8例。

1.2 研究方法:应用电子数显游标卡尺(GB/T14899-94,精确到0.01mm,江苏靖江),分别对每一病例治疗前后模型进行测量,测量项目为:下颌尖牙牙根齿槽部之最突点间的距离,上颌尖牙牙根齿槽部之最突点间的距离。以上每个测量项目均在不同时间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

1.3 统计学处理:全部模型的测量数据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t检验。

2 结果(表1~4)

2.1 表1显示了非拔牙组与拔牙组在矫治前下颌和上颌尖牙间宽度,结果显示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表2显示的是拔牙组经拔牙矫治后其下颌、上颌尖牙间宽度较非拔牙组分别增宽1.51mm及1.92mm,差别均有极高度显著性。表3显示了非拔牙组经矫治后下颌和上颌尖牙问的宽度分别增加了0.68mm和0.87mm,差异有显著性。表4则显示了拔牙组经拔牙矫治后下颌和上颌尖牙问的宽度分别增加了2.49mm、2.39mm,差异有极高度显著性。

2.2 典型病例:某女,16岁,因牙齿不齐、前突而进行矫治。矫治设计是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MBT矫治技术矫治,疗程18个月。(如图1、2,见中插8)

3 讨论

现代正畸自Angle发明固定矫治器至今已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历史,开始遵照Angle理想正常(牙合)的理念采取的是不拔牙矫治,之后发现了大量矫治后复发病例,30年代Tweed提出减数矫治后,正畸医生们又转向了拔牙矫治。在正畸治疗的历史中经常出现拔与不拔两种极端的片面性,这主要是在正畸界对拔牙与否一直存在着颇多的争议。据北医对其临床的统计分析,拔牙病例约占其矫治病例的64.6%(而其中第一双尖牙减数占总减数的76.2%),这一数字远远高于美国约50%的拔牙比例。

近10年来,国外正畸拔牙的比例又在大幅下降,这主要受下列观点的影响,即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则意味着牙弓的缩窄,从而使患者笑时在颊廊区出现黑三角,对患者的美学产生负面影响。从我们的研究结果看,这种学说是不准确的。拔牙与非拔牙通过固定矫治后的比较,并未证实拔牙矫治后牙弓宽度的降低,而恰恰相反,下颌尖牙间的宽度却增加了2.49mm,下颌前部牙弓间宽度的增加也使得上颌前部尖牙间的宽度匹配性地增加了2.39mm.。

本研究的结果与近几年国外一些正畸学者的研究比较有相似的地方,即拔牙组尖牙间宽度有一定的增加。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尖牙的远中移动。②尖牙轻度的侧向移动。③尖牙的正确转矩角度,错(牙合)畸形的尖牙往往存在尖牙不正常的唇倾,正畸治疗后调整了尖牙冠根的转矩角度,使得尖牙牙根部位的宽度有少量增加。在我们的研究中,非拔牙矫治后尖牙问的宽度也有少量增加(下颌增加了0.68mm,上颌增加了0.87mm),并有统计学意义(ρ<0.05),而Anthony等的研究结果,虽然下颌尖牙间的宽度也有0.69mm的增加,但统计学(ρ=0.06)差别无显著性,这主要是受两研究样本量不一致的影响。笔者认为非拔牙矫治后尖牙间宽度的增加,主要是尖牙的轻度侧向移动及尖牙的正确转矩所致。

在一定程度上讲,上颌牙弓齿槽宽度对笑时的美观有一定的影响,但上颌尖牙齿槽宽度的最终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下颌。在我们所选病例中,未包括下颌采取扩弓治疗的病例,因为下颌过度的扩弓(超过1~1.5mm)是不稳定的,这已被历史上很多文献所证实。拔牙组上颌尖牙间宽度匹配性地增加,更进一步说明了拔牙矫治对笑时的美观没有造成影响。

本研究中尖牙间宽度的测量点选择的是牙根齿槽部的最突点,而不是传统上的牙尖或者牙面上的某一点,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①尖牙牙根部最突点往往最能代表前部牙弓的最宽点;②很多情况下尖牙牙尖并不很清晰;③错(牙合)畸形的尖牙牙冠的转矩角多不正常,牙冠比牙根往往变数要多。且尚未就拔牙矫治后牙弓宽度增加的长期稳定性方面进行研究,但从国外已有的研究数据来看,拔牙矫治后其宽度的增加维持在1mm或更多,而非拔牙矫治则不足0.5mm。

综上所述,把牙弓狭窄以致造成笑时对美观的负面影响归咎于拔牙正畸,这一结论是不成立的。

[收稿日期]2006-08-28 [修回日期]2006-11-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口内入路改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下颌... 下一篇:小切口皮下搔刮术治疗腋臭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