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的风 第23期

时间:2022-10-08 02:30:21

崔振华作品告诉我,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经常处于一种燃烧的状态,那些缺少绝缘保护的神经随时可以与某些情境擦出火花,于是其人或歌或泣、或坐立不安、或辗转难眠。最终一切归流于恣意纵情的刀笔重彩。

如果说‘表现’是一种个体精神的诉求和表达,那么从他的画作中一定可以更清楚的看清此人的真实面目。面对作品,比面对那个面目不算狰狞,目光不算犀利,蓬头不算垢发的艺术家,理解来得更为直接。

据说当代艺术是时下最为新鲜的艺术品种,而且一定要与现代艺术有一定的字面和含义的区分。当代艺术之所以新鲜是因为这里面正开着今晨的花朵和尚未滴落的昨夜露珠。而今晨和昨夜,正用霓虹闪烁和早晚高峰的拥挤、嘈杂和繁乱挤压着行色匆匆疲于奔命的人们(包括艺术家们)。城市文明似乎在历朝历代,各种文化和语境背景下,都不同程度的带给过艺术家以压迫和思索。迫使他们成为一面面镜子。照进去的是红尘百态,折射出的是态度思想。而这些‘态度思想’各异其趣的表达方式,似乎就成了艺术家们的种种风格。古典的、现代的、印象的、立体的、抽象的、表现的、超现实、达达、波普等等主义。

崔哥模式,我觉得是当代前卫艺术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艺术诉求模式,他的那种创作方式,按我的表述是:用精神的力量挥舞亢奋的画笔,向感觉的方位泼洒色彩,以煎熬和折磨的方式完成内心的挣扎和宣泄!如果让我来感受和定位一下他的风格,我觉得是基于现实的表现风格。但在表现之中又暗藏了一种异于常人的精神力量所造就的色彩抽象。(那种异于常人的精神力量来自何方呢?也许来自火星或者阿凡达的故乡。)

当我一跨进他的画室,立刻被兀然立于面前的宣泄般的画面所震撼。一幅幅的油画作品中似有一种颤栗般的激情在着,又似乎存在着一种彷徨惊错的探寻力量在画面和人性的深处寻找着什么。大大小小的画布上满是极具表现力的笔触和色彩。

《向毕加索致敬》以极具概括力的造型和简单的色彩从黑暗中向画外迸发出一种力量。虽然从造型和效果上并未见毕姥爷的立体风骨,构图、内容、形体包括图案对主题的象征性都见不到对毕姥爷的研习和体验。似乎画家仅以对毕氏的精神形象理解,以缓解内心冲动的方式和极具表现力的造型和色彩,即完成了对立意的一锤定音。此中利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从批评的角度看,既然是对毕氏致敬,其中该有对先贤更为贴近的研习和反思。如果仅以个性化的抒发来表现主旨,未免显得单薄。

《热带雨林的守卫者》我觉得是一幅很成功的作品。不论是技法运用的灵活性,还是色彩的表达,都是成功的。画面大范围的血色似乎在昭示着人类为生存环境所付出的牺牲,似乎也代表着所有对精神家园的保护者们面对世界的呼喊。作品中没有具象的雨林和保护者的形象。却有着发人深省的警示效果。尤其左上角的那一块日渐被血色吞噬的绿色,让人心生痛惜。

作品《秋韵》让我想起四川美院教授叶永青圭山系列中的一幅风景画。从构图色彩和情境的表现上似有相似之处。两幅画都画着喑哑挣扎的枝条,那是伸向天空的渴望和对逝去季节的不舍。画面色调和谐,枝叶间即将充盈的暖秋色调中,依稀地流泻着残存的生命绿色。游移辗转之间,秋的韵律和对生命对青春的思索,自然地展现出来。

跟崔哥喝酒曾经问过他是否画人物画,他告诉我他专攻风景。在画室中看崔哥的画,大部分是风景题材的油画,也有些貌似早期的水彩画。若按作品风格约略可以区分出作品的先后。水彩画大体是比较写实的,应为较早期的作品。中小幅的油画大多是风景写生,间或有形体和色彩向主观上发展的作品。约略可以根据作品风格的走向,大体推断出作品创作时期的先后和艺术家艺术思想转变的历程。也就是从写实向表现的一个过渡。从保守拘谨向风格化个性化放开的一个过程。最后,画布和油彩仅仅成了一种形式和载体,风景仅仅成为了艺术家思想涅槃的薪柴。在肆无忌惮的张力的释放下,一种闪亮的精神风景即将兀然矗立。也许这并不是艺术家真正的诉求,也许他依然在路上。“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佛经天龙八部中有“天方古国有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如果说专功风景的崔哥正在“不可”和“不离”中辗转揣摩,这对于他来说一定是一次浴火的过程,其中的煎熬和痛苦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而最终涅槃的风景,必将浴火重生。那天喝酒后,在画室里斗胆直言:整体看崔哥目前的作品,有压抑之感。似乎尚未摆脱开某一种牵绊。而那一种牵绊到底是什么?也许是他内心里的某一种试探尚缩手缩脚;也许是他的某一种情感又太过于泼洒和挥霍。放得过渡,便缺少了张力和含蓄。而内在的对人生和社会的彷徨或者追问等等,是否存在某些不安和失落的东西,也许也是一些造成压抑感的未知根源。

作为不从事艺术工作且学识浅薄的一名普通观众,被崔哥勒令写此评论,于我而言难免是有野狐谈禅盲人摸象之局限,浅薄之处在所难免。上诉言论仅作一人之感言。

上一篇:培养学生挫折感 下一篇:行文数千里,精妙在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