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36F超声波距离报警器

时间:2022-10-08 02:14:24

SD36F超声波距离报警器

本报警器每0.5s测量一次从传感器到被测物的距离,若达到设定的报警范围,继电器J吸合,其触点作为输出。测量范围为0.04 ~ 3.60m,误差小于0.01m。可设定大于或小于7个距离值报警,7个距离值分别是:0.50、1.00、1.50、 2.00、 2.50、3.00、 3.50m。

它可用于防盗,如有人(或物)进入(或离开)设定的报警范围,继电器J吸合。继电器触点用于启动报警器或录像机等;也可用于汽车倒车防撞报警、自动控制等等。

工作原理

超声波发送器和接收器合称为传感器。传感器发出40kHz超声波,同时单片机开始计时。超声波碰到被测物,有一小部分反射回来,称为回波。传感器收到回波,单片机停止计时。所测时间就是超声波从传感器到被测物的往返时间,乘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就是往返距离,一半距离就是要测的距离。单片机开始计时后,只要传感器收到回波,单片机就停止计时,即最先返回的超声波才起作用,也就是总是测到离传感器最近的物体的距离。

电路如图1所示,它采用单片机AT89C2051控制,单片机的P3.0脚发出40kHz 脉冲,经非门N2和N1,送到超声波发送器TX。超声波接收器RX把收到的回波信号送运算放大器放大,经三极管C945送到P3.3脚。P3.5脚是警报输出,低电平有效。如测量值达到设定报警距离值,P3.5输出低电平,直接驱动继电器J。P3.4是“没有回波”信号输出,当发送器发出超声波,超过一定时间,P3.3仍没有收到回波,就认为“没有回波”,P3.4输出低电平。

使 用

设定报警距离值 K8~K3用于设定报警距离值,如图所示,K8~K3分别代表0.50~3.00m。优先次序是K8~K3,即若K8闭合,不管其它开关闭合与否,设定的报警距离值都是0.50m;同理,若要设定报警距离值为2.00m,K8、K7和K6一定要断开,K5闭合,K4和K3闭合或断开都可以。如果K8~K3都断开,设定距离值为3.50m。

设定大于或小于 K2用于设定“< >”。 K2断开,当测量值小于设定的报警距离值时,继电器J吸合;K2闭合,当测量值大于设定的报警距离值,继电器J吸合。

例如要设定距离传感器小于1.5m时报警,K8和K7需断开;K6闭合;K5、K4和K3任意;K2断开。

设定“没有回波”

K1断开,“没有回波”不起作用;K1闭合,“没有回波”时,继电器J吸合。

上述已提到,当发送器发出超声波超过一定时间,P3.3仍没有收到回波。没有收到回波的原因是离被测物太远(大于3.60m),没有超声波被反射回来;回波信号太微弱或传感器电路有故障。电路故障的可能性比较小,这里只考虑信号微弱。由于本电路发出超声波不够强,而且要经被测物反射回来。如果传感器被测物表面是平面,且与传感器轴线垂直,这是最佳情况,回波信号最强,本装置可测量最大距离3.60m。如果传感器与被测物表面不垂直,最大测量距离会小一些,要看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被测物表面不规则,超声波经被测物漫反射回来,就更微弱了。例如测量与人体的距离,距离大于1.8m,就可能出现“没有回波”,这时 P3.4输出低电平。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把防盗报警距离延长到3.60m。

如图2(a)所示,假如一条小巷两边墙壁距离不超过3.60m。把超声波传感器装于一边墙壁,传感器轴线垂直于另一边墙壁。把报警范围设定为“

安 装

超声波发送器和接收器中心距离6cm,轴线平行,否则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或误差变大。如果被测物面向传感器是平面,轴线垂要直于被测平面,否则可能不稳定或测量距离变小。其它杂物最好不要放于传感器和被测物之间,否则,所测值可能是传感器至杂物的距离。

超声波接收器外壳要接地, 以减小干扰。干扰特别大的地方,电路要放于金属盒内,超声波传感器伸出盒外,金属盒外壳接地。■

上一篇:电子管耳机放大器 下一篇:“灵巧微尘”隆重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