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中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08 01:56:54

辽宁省高中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辽宁省高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为开展青少年行为干预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高中)”,对辽宁省27所高级中学5 94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骑车违章(44.0%)、吸烟(37.3%)、运动不足(34.8%)和离家出走(31.4%)等;伤害发生率为25.5%,与伤害相关的健康危险行为主要有打架、骑车违章、被欺侮与伤心绝望等。结论 辽宁省高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与伤害密切相关。

【关键词】 危险行为;创伤和损伤;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5-0407-03

青少年时期发生的各种健康危险行为(吸烟、饮酒等)及药物滥用、吸毒等不良行为,极大地危害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影响青少年的终身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1]。了解学生各类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是正确评估该人群行为方式及防止伤害发生的前提。研究旨在了解辽宁省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分布规律以及伤害状况,为开展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被调查人群。参照辽宁省各市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状况,选择中部(经济条件较好)、南部(经济条件中等)、北部(经济条件稍差)各1座城市,每座城市分别抽取普通高中、重点高中、职业高中等9所高中学校为调查点,每所学校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220名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5 940份,收回有效问卷5 590份,有效应答率为94.11%,其中男生2 393名(42.8%),女生3 197名(57.2%);年龄14~23岁。中部、南部、北部3地参加调查的高中学生分别为1 800人(男662人,女1 138人,平均年龄17.38岁),1 958人(男845人,女987人,平均年龄17.32岁)和1 832人(男886人,女1 072人,平均年龄17.17岁)。

1.2 方法 使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高中)》,按照统一要求,对相关学校班级的班主任及校医进行培训后,由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采用集体自填表形式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共2类69项,采取匿名方式,自愿填写。

1.3 质量控制 由国家课题组负责对合作单位调查人员进行调查方法培训,统一方法、统一时间进行调查。若问卷中有9项以上空项则视为无效答卷。

1.4 数据录入及处理 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双人数据录入,并利用该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核对,最后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高中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按照健康危险行为的性质,将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分为一般行为、不良行为、不良心理、成瘾行为及青春期行为等5个类别,根据危险行为发生率高低分别进行排序(表1)。结果显示,在一般行为类别中,运动量不足、常吃甜点和不吃早餐的发生率排在前3位;在不良行为中,骑车违章的发生率位列第一,其次为吸烟、醉酒和打架;在精神心理活动类别中,离家出走(31.4%)、心情郁闷(27.5%)和自杀意念(21.3%)等发生率排在前3位。

2.2 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类别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比较男生与女生的危险行为共有32项,约2/3的危险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主要有骑车违章、打架、吸烟、饮酒以及接触赌博活动等。女生危险行为发生率高于男生的共有10个,主要集中在吃甜点、吃快餐等生活习惯与孤独感、心情郁闷等心理行为方面。危险行为在不同类别家庭之间的分布见表2,共有21项危险行为发生率在不同类型家庭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大部分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都是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高于核心家庭或大家庭。

2.3 不同地区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比较 地区间健康危险行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部地区以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等行为发生率较高,而北部地区健康危险行为则以骑车违章、打架、孤独、郁闷等为主。

2.4 高中学生伤害发生情况

2.4.1 伤害发生情况 被调查高中学生在近1 a内伤害发生率为25.5%。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6.0%,27.3%和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P=0.003)。伤害发生率以中、南部较低(22.9%, 23.1%),北部较高,达30.5%(χ2=36.23,P=0.000)。

2.4.2 伤害与各种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 以伤害为因变量(y),各种健康相关行为为自变量(x),进行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逐步回归选择forward stepwise(conditional)法,进入概率0.05,剔除概率0.10,有16个自变量对方程具有显著贡献,按照相对危险性(OR值)从高至低的顺序排列,前4位分别是打架、被欺侮、伤心绝望、骑车违章等(表3),其中以打架行为对函数y(伤害)贡献较大,而运动频次与伤害呈负相关。

3 讨论

青少年人群因年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表现出独特的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包括健康相关危险行为)与该人群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高中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以骑车违章、吸烟、运动量不足和离家出走等为主。约44%的受调查学生在近30 d内有过双手离把、逆行、闯红灯等骑车违章的经历,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而吸烟、离家出走等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则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辽宁省青少年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状况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特别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学生危险行为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的现象更值得关注。

有研究表明,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0%~50%[3]。危险行为与伤害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发现青少年健康相关危害行为并予以纠正,防止伤害的发生,保护青少年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本研究发现辽宁省高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5.5%,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三年级学生,这可能与低年级学生对危险行为认识能力有限及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有关。危险行为发生率的比较也证实了这一点,有25个危险行为发生率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年级学生危险行为主要有心情郁闷、运动量不足、饮酒等,而低年级学生则以打架、出走、长时间上网等发生率较高,而此类行为是与伤害关系最为密切的危险因素之一。提示在进行学生危险行为干预、预防伤害的教育活动时,应将重点放在低年级学生。

伤害在地区间的分布表现出了不平衡性,辽宁省以北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为最高,明显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这可能与该地区的学生危险行为分布特点有关。考虑到各地区调查人群男女生构成比例差异可能影响到行为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因此在地区间比较时进行了性别分层分析。结果表明,北部地区学生骑车违章、被欺侮、打架、经常感到孤独、心情郁闷等危险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而伤害因素分析表明上述危险行为与伤害的关系十分密切。经济发展水平与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分布以及与伤害发生率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尚难断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陶芳标,高茗,卫国,等. 合肥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因素结构及其人口统计学特征.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71-573.

[2] 季成叶. 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2005.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208-306.

[3] 王正国. 创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7-9.

(收稿日期:2007-09-18;修回日期:2007-12-27)

上一篇:广州地区大学生性道德现状分析 下一篇:北京市学生烟草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