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灌,让后进生爱上语文

时间:2022-10-08 01:41:36

用“心”浇灌,让后进生爱上语文

摘要:中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一生中的美好时光大部分汇集在这个阶段。但在此阶段,有些学生却在学习方面失去了自信,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本文就语文后进生的转化作一点论述。

关键词:后进生;爱心;耐心;爱中有严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23-1

一、用心关爱,真诚面对

大多数语文学习后进生意志消沉,回避现实,自暴自弃,因为表现差而被遗忘在角落,教师对他们漠不关心,放任自由;同学对他们轻视,不愿与他们结交。但实质上他们内心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这时,作为老师的我们更要用心去关爱他们,真诚面对他们,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是受人尊重的,并没有被人遗忘。

我们发现,当学生热爱一位老师时,也会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学记》中的“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亲其师必先亲其生,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用爱心感化后进生的心灵,用真诚点燃后进生学习的热情,继而尝到语文学习的甘甜。

二、耐心指导,用短期成功激发求知欲

只有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产生语文学习的驱动力和自觉性,进而对语文产生求知欲,使后进生爱学习语文,会学习语文。

教学实践证明,后进生由于长期不愿动脑,不认真做作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平时教师所授的内容要他们像优秀生或中等生一样学会、弄懂是不可能的。这时就要求我们教师能结合后进生的实际水平,降低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和个别重点辅导。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一旦发现他们存在知识性缺失,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反复慢慢讲授,直到弄懂为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因为后进生基础差,接受、理解能力较一般学生薄弱,切忌心浮气躁,并能为其设置短期奋斗目标。

前两年我任教初一年级的语文,班里有个叫蒋伟的学生。每逢上语文课,总是在桌上放一本语文书,手里拿一支笔。一节课下来,什么也不记下来。但我发现:他的字写得工整清晰。我课余与他交流发现,他的头脑并不差,只是平时总是不愿听,不肯动脑,不想做题,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对学习已经缺乏兴趣和求知欲。我表扬了他的字迹,并故意降低要求来激他:“如果你每天能背诵默写5个诗句,我就算你当天的默写任务完成了!”他不服气地说:“5个算什么呀!我在小学的时候一下子就能背诵10句、15句。那是小菜一碟!”我用怀疑的语气说:“是吗?不是吹牛吧?那现在怎么默写总不过关呢?”他激动地说:“老师,我今天就默10个句子给你看看!”放学前,他来到我的办公室,完成了10个句子的默写,只错了一个别字。我表扬了他:“看,你的背诵能力很不错!明天有信心完成任务吗?”他点了点头。他已经从默写中获得了成功感,每天的默写都完成得比较好。逐渐,在课上他也开始动笔记录起来了。

有一次,在做说明文练习题时,我发现他的习题中连最基本的概念、知识都搞不清。比如: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不能准确判断;说明顺序也不理解。自习课上,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重新梳理了说明文的知识。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他的理解、接受能力因为语文基础薄弱比一般同学要差一些,但只要多讲几遍,再辅以实例,还是能够理解的。在反复的讲解和练习巩固中,他终于能基本掌握说明文的知识并解答相关题目了。虽然不时会有概念混淆的情况,但比一开始的一窍不通要好得多了。对他的进步,我及时地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对于这一类的语文后进生,教师更要用细心、耐心去帮助他们,弥补他们知识上的缺口,为他们设置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短期目标,用短期成功来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爱上语文。

三、爱中有严,反复教育,严格要求

“教不严,师之情。”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严格自古就有明训。如果我们对后进生只是一味用爱去抚慰,不注意爱中有严,那这种爱可能会变成溺爱,“宽容”亦可能变成“纵容”。我们在与后进生进行推心置腹的谈心之余,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他们能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及为他们量身定做的短期目标的达成时要严格要求。爱是教育的基础,严是教育的保障。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落后并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想要让他们转变落后的境地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实现的。他们的思想行动会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做到了,后天可能又忘记了。在后进生的转化中,要在爱的教育的基础上,严格要求,反复教育,反复指导、激励,使他们在不断的改进中获得提高。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少后进生在做习题时,关于字词类的基础题尚能较认真地完成,因为这类习题可以从书本上寻找到参考答案。而一些主观题或稍有难度的题目,他们总是以“不会”为由,理直气壮地选择不做,“空白”给老师看。其实,语文学科与数学、英语等学科是不同的,有些主观题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学生只要能联系文章本身与自身的生活实际,总能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解的。可在实际做题过程中,语文后进生遇到这一类的主观题总喜欢绕道而行。久而久之,再遇到这类题目时,学生即使想要写点什么,也无从下手了,想说也说不出来了。针对这种现象,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始终严格要求学生不空一道题目,养成语文题目要尽可能多想想多写写的习惯。在多次提醒、反复要求后,仍会有学生偶尔偷懒,这时我会私下不厌其烦地提醒他。在教师不断审度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时,学生也在揣摩着老师的个性。他一旦发现任课老师是一个认真、执着、一丝不苟的人后,必将会收敛住自己的懒散,严阵以待。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对后进生要倾注爱心,用心关爱,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要耐心指导,为他们设置力所能及的短期目标,用成功唤起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求知欲;还要严格要求,爱中有严,反复教育,引导他们力争上游,热爱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后进生的转化。

上一篇:翰墨正芬芳 下一篇:苍古空灵 恰美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