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煤矿井下供电设备安全管理

时间:2022-10-08 01:16:50

简要分析煤矿井下供电设备安全管理

【摘 要】煤矿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煤矿井下供电安全问题越来越备受关注,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决定着煤矿开采工作的的进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煤矿井下供电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隐患,进而探讨了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管理上与技术上的措施,希望能够为以后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煤矿;供电设备;安全;措施

引言

众所周知,煤矿开采是一项比较复杂而且危险性比较高的活动,因而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保证矿采人员的人身安全,相关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供电系统的安全性,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以及加强管理措施,以期能够在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最大程度上提供安全可靠性,本文对煤矿井下供电设备安全管理进行深入探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分析

1.1 供配电系统不稳定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变压器容量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电源设备供电不足等,这些不稳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矿井的正常开采工作。变压器容量问题主要原因是在电气设计时,系统的余量不足,这就很容易导致变压器在超负荷的情况下工作。从而使得用电负载以及电力系统母线由于长期工作出现发热现象,这对于供电设备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因为设备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热量会导致设备的电压增大,对于供电系统的有功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益。

1.2 监测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

一些煤矿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是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技术水平达不到,没有安装相应的供电系统监控设备。因而无法对井上、下的供电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无法及时传达给相关的监测人员,因而,电力调度人员就无法了解矿井下的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很难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1.3 矿井特殊作业人员大多没有专业的上岗证

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矿井工作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矿采工作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并经过一定的培训之后获取相关证书之后才能正式工作。在矿井开采的实际过程中,一些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存在专业素质不达标的现象。培训力度不够,一些工作人员缺少一定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作业常识,往往存在供电系统操作混乱的情况。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 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技术措施

2.1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

为保证矿井开采工作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煤矿的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矿井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制度,并按照这样的制度来落实矿井开采安全管理工作。完善我国矿井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需要落实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并编制相关的资料安全责任书,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同时也能够对相关设备维护提供参考资料,方便了机电设备管理者的工作。第二,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地提高矿井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从而使机电设备管理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与信息化。

2.2 使井下供电的可靠性提高

煤矿井下供电设备的安全性能一方面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对煤矿的经济损失和发展带来影响;另一方面,供电设备的安全还严重影响着在井底施工人员的安全,对生命财产都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因而,对于井底供电设备要保持极高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这就要求在供电设备方面要做好以下要求:首先,对于井底供电电源的要求,要求使用两回电源,对于一类负荷的系统,更要采用两路设备作为备用电源;其次,要对采用的两路电源进行合理配置,当出现供电故障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恢复供电;最后,是为了对可靠性进行加强,井下的两回电源应该单独设置,确保安全性能。

2.3 合理优化布设,提高供电安全

对于煤矿井下作业来说,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而导致施工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存在。为了加强安全作业管理,确保长距离供电设备的安全与可靠,在井下作业时要特别注意供电设备的安全。一方面对供电设备进行管理,优化供电布局方案,调整供电电缆以及装设相敏装置等;另一方面也要定期对供电系统进行维护,加强对供电安全可靠性能的管理。

2.4 完善继电保护设备系统

提高供电设备的安全与可靠性能就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对供电设备装置的更新与管理,这样方能在供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候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对于井下工作的设备,一方面要求高压或高动力的设备都要按要求设置一系列的保护功能,而且对于井下供电设备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不同的标准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另一方面,应对供电设备采取一定的先进装置,这样能够降低供电事故带来的影响,从而能够降低故障带来的影响,提高供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能。

2.5 加大井下供电设施检修维护力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矿井开采中的供电设备的性能以及功率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变化。对于供电设备的检修工作,首先需要落实相关的检修制度,之后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防止矿井发生突发状况而导致设备遭到破坏的现象发生。对于年久失修的或者安全标准不达标的供电设备一定不能投入到矿井的开采作业中,同时也不能在井下采区的作业面上使用那些质量不达标的设备,从设备根源上减低事故率,从而有效地提高矿井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6 引入电气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这种电气设备状态在线系统基本上有以下几种好处可以利用和借鉴:首先是可以对井下的供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其次是能够有效监测这些设备和井下铺设的电网,通过检测到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出与供电系统相关的特性以及更为详细的数据结果。这样就能够及时地分析和判断出产生故障和事故的基本原因,快速分辨出事故的所在区域,以保证技术人员及时制定措施,快速反应并且科学合理地对发生故障和事故的区域的电源及时切断。这些基本要点只要认真落实和贯彻,就能大大提高未发生故障和事故区域供电的安全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针对这些隐患提出了在管理上以及技术方面上的措施。不仅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矿井供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而且需要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来不断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例如在线监测系统的引用,不仅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而且对于煤矿正常开采工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兴玉山.煤矿井下供电设备安全现状及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44).

[2]李晨明.对煤矿供电设备的安全防护与电气保护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5).

[3]邵钒,高杨.煤矿井下供电设备电气保护浅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5).

[4]李继涛,郭林海,孔亮.煤矿井下供电设备安全现状及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13(4).

上一篇: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工作原理展示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缓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探索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