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德育思想

时间:2022-10-08 01:06:57

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德育思想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德育思想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他非常重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认为只有在自尊心的基础上,个体才会产生丰富的精神生活,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以自尊心为出发点,积极推动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德育的最佳途径。具体来说,需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载体作用以及集体的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功用。

关键词:教师德育专业化;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1-0017-03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在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里面,他以人道主义价值为基础,开展人道化的教育教学试验,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人道主义教育教学体系。“全部的学校生活都应当渗透人道主义精神”——这不仅是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还是他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所有的道德智慧都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人的关怀的基础之上。从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核心教育理念——人道主义出发,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真正“以人为本”的蕴含。或许,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的,道德教育的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充分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

一、以人为本——细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人道主义原则贯穿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教育思想之中。他说:“在我们的教育工作实践中,占首位的是培养学生对人的人道主义的态度。个人的精神生活丰富与否,主要看他对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感受的深刻程度。”[1]苏霍姆林斯基坚信教育的力量: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潜力,能够接受教育,成长为高尚的人、优秀的公民。他强调教师对孩子的爱,相信爱的教育力量。这些都是他所持有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表现。

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感,是造就学生人格和尊严极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思想首先要用人道的精神对待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待学习,对待成绩,对待学生的会与不会,对待这一切,都应当从人道的观点采取人道的态度。”因此教师必须在教育工作中发扬教师的专业道德,在教育工作中确立人道主义原则——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真正的人性。表现为对人的尊严尊重的崇高道德的和人道的行为。”[2]

苏霍姆林斯基人道主义思想建立在他对善良人性的认识和坚持的基础之上,对于今天的中小学教师来说,特别值得借鉴。对善良人性的坚信并不仅仅出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性善论调,还基于他对“自尊心”的重视和强调。

什么叫以人为本?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以孩子的人性本质为本,细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孩子的心灵里有一个最隐蔽的角落,这就是人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道德教育以及一切教育能够开展下去的重要基础。基于自尊心的发展,学生能够产生自动自觉的学习愿望和发展意愿。基于这一认识,苏霍姆林斯基严肃批评了任何形式的惩罚,他认为,如果惩罚含有哪怕一点点对人格的贬损,它就不会具有正面的教育力量。对惩罚的惧怕,会从心理上压抑学生,会使教育者远离受教育者。在多数场合中用惩罚所教育出来的,是不诚实、凶狠、冷酷、残忍,甚至是“道德上的厚脸皮”。

同时,自尊心还是孩子对于个人的心灵、情感加以体察的重要源泉。在自尊的基础之上,才能产生对周围人和事物的关心和热情。正因为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罚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暴行,而且是对人的精神的摧残;皮带不仅会使脊背失去知觉,而且会使心灵和情感麻木不仁”。[3]

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还需要对每一位作为“独立个体”儿童的认同,由此,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公正地对待“后进生”。他指出,所谓难教儿童是无能的教师臆想出来而为自己的教育无能找的借口。为此,没有难教儿童,只有加引号的“难教的”儿童。每一个“难教的”儿童都具有自己特殊的、跟其他儿童不一样的个性,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有各自偏离常规的情况和原因,以及各自受教育的经历。但是,他们有共同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童年早期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如果一个孩子成了难教儿童,别人能做到的,他都做不到,这就意味着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人那里得到对他的发展来说是应当得到的东西”。[4]苏霍姆林斯基建议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等角度全面理解儿童,如此一来,每一个儿童就都成为了鲜活的个体,成为具有喜怒哀乐的具体的人。

总之,以人为本,首先就是以孩子人性的本质特点为本,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就是以孩子的自尊心为本。“明智而有远见的教育者经常关心的是,要使学生的心灵里有一种为他人着想的愿望,有一种乐于助人的意志,使他们对虚伪和冷漠采取不能容忍的态度”“我认为自己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成绩在于,孩子们上过培养人道主义精神的学校,他们学会了体察人,会把他人的快乐与痛苦放在心上,学会生活在人们中间,学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仇恨祖国的敌人”。[5]

二、自我教育——唤醒个体内生的道德力量

在现代社会,如何在学校教育系统中有效地展开道德教育?对每一位关心学生发展的教育者来说,或许能够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体系中发现一个被极为推荐的道德教育路径——“没有什么作用比自我教育能够发挥的力量更大了”。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把社会意识转化为自我意识。这个转化过程必须有教育者的诱导和受教育者的自觉态度才能实现。所以,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者的使命在于启迪学生形成接受教育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我教育的核心是自我要求与自我强制。帕夫雷什中学把劳动纪律、作息制度、身体锻炼,都作为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手段。这个学校的学生天天坚持做早操、淋浴,冬季还坚持用雪拭身。做到了这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意志。

苏霍姆林斯基还十分重视学生的独立阅读。他认为,没有独立阅读的本领就不可能自觉地选择生活道路。学生读好书时,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和榜样,以此来衡量自己。这就是自我教育。

正是坚信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才把教师的作用界定为启迪学生的“可接受教育的能力”。而如何启迪可接受教育的能力呢?答案就是要坚持和谐教育。在学生们接受学校教育、认识世界的同时,需要积极地劳动、创造以及参加集体活动、在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发现自己、表现自己(包括世界观、信念、意志、性格等)。

三、知识载体——让知识触动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道德教育不能孤立进行,需要将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相联系。各科教师都应当充分利用本学科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将知识教学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这个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坚决反对两种片面的观点。一种认为知识贫乏与道德品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另一种认为知识本身就包含着道德因素,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道德成长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是有关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规律的基础知识,是形成人的世界观的基础。如果缺少这个基础,缺乏智力素养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把一个人提升到高尚的道德境界是很困难的。但是,授予学生知识还不等于进行道德教育。只有当知识转变并发展为学生信念的时候,才谈得上道德教育。

怎样促使儿童将知识转变为信念呢?知识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动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捍卫真理时,才能转变为学生的信念。因此,教师不应只是冷冰冰地阐述客观材料,而应设法触动儿童的心灵。课堂教学应成为点燃学生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第一朵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们通过学习历史、社会学和文学而认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爱护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认识影响过人类发展的伟大事件同时,也体验事件,参与心灵、思想和感情。”

“教师上历史课讲解历史过程时,不应当只是把它当作历史的必然,而应当把它当作善和恶的斗争,当作人们在其中充满爱憎喜忧的斗争来阐发。学生在历史课上能感受到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并为他们为真理和正义而战斗所感动的话,他就不会成为知识的冷漠的接受者,就不会对历史事件的结局无动于衷,他将产生同情、善良、憎恨邪恶的感情。”[6]

自然科学课程,是否可以脱离育人的任务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就是在讲授自然科学时,也不应使教育与教育任务脱节。例如,讲太阳系的知识时,教师在语言中表达出对那些反宗教势力的思想家的无限崇敬之情,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真理的珍视与追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者并不仅仅是所谓的专业的德育工作者,这将德育工作和道德教育严重地狭隘化了。

四、集体教育——让学生在集体中孕育德性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集体在个体形成道德品质中的作用,他认为“集体的道德品质是个人道德品质的源泉”。集体并不是没有个性的人群,而是许多有个性的人集中在一起,是由需要、兴趣、智力、思想、道德、社交和劳动能力、审美观点各不相同的、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组成的复杂的精神上的统一体。

如何形成这样的集体,如何让集体产生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让集体中每个成员精神不断丰富、不断充实,就要关心他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出于这样的目标,他总是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集体中为同学提供帮助,为丰富集体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有的学生热爱生物、有的热爱数学、物理,有的热爱文学、历史,他们会对自己所热爱的学科充满激情和信心,会超出教学任务学习更多的内容,还渴望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别人。这就是集体生活的伟大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所论述的集体概念要远远大于所谓“班集体”的概念。从广泛意义上讲,指的是学校范围内(有时是超出学校范围)的人与人的接触和交往。在学校集体中,不同年龄的同学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不同年龄同学的集体关系、参加公民活动的集体关系、课余娱乐活动的集体关系等。要使学校里人与人的接触成为对个人成长最有利的条件,需要培养每个人对集体负责的能力——这就是个人和集体的和谐统一。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集体教育体系中,友谊、友爱精神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他说:“没有忠实可靠的、有责任感的友爱,就谈不上有什么集体。”[7]其中,“友爱——这首先是指相信人,对他有要求,向他负责”。将这三个原则结合起来,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时就会产生幸福。当集体中的友爱精神再加上所包含的理想因素时,机体就成为一种道德力量。同时,友爱又与羞耻相连。人懂得了友爱,就不只是用自己的眼光,同时还会用朋友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言行。于是,在集体中,一些无法在课堂内实现的促进个体社会化、个体个性化的教育功能就能够得以实现。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承认和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公开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这使得他的德育思想显得更加真诚。[8]他认为,没有基本的人性,就没有共产主义道德。“诚然,我们最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要在我们的公民的心灵中树立对祖国的敌人毫不留情的感情,使他们准备好同一切敢于侵犯我国独立与自由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没有受过善良、诚恳、体贴的教育的人,是领会不了高度的憎恨感情的,因为,勇敢——这是人类高度的善良,而对敌人的憎恨,则是一种真正的人性……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在人的心灵里才会奏出人的高尚感情的一首乐曲——从对母亲满怀深情的体贴、关怀,到对敌人的憎恨和对敌对思想的毫不妥协的态度。”[9]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以人道主义价值理念为核心,同时将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道德价值联系在一起,其教育思想因此被称为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来说,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面临价值多元的价值世界,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能够从中获得不少裨益。

参考文献

[1][2][3][4][5]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98,298,689,732,389.

[6]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7]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8]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苏霍姆林斯基.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M].肖辉,陈楠,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上一篇:儿童有“神游天外”的权利 下一篇:建构“关爱·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