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选择的富二代

时间:2022-10-08 12:58:59

二十年前,张兰创业;二十年后,汪小菲接力。她没有退路,他没有选择。按照经济学的说法,资本自有其内在的驱动力,当财富形成连续的波浪,所有风口浪尖上的人物,要么向前挺进,要么死在沙滩上。

当改革已经激荡三十年,当年的创业者不可阻挡地老了。而被称作富二代的接班人们,到底有几个能扛起老子的旗帜?

综观中国富二代权力更替的样本,俏江南家族的张兰与儿子汪小菲的交接最值得玩味。尽管在中国,餐饮业从不是把握经济命脉的望族,尽管其家族在经济界的影响力远不是最大的,但张兰对汪小菲的定住相当明确,从这个“二代”出现在公众视线开始,就完全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精英――开着法拉利跑车,用着三十多万的手机,一身名牌,法国留学,执掌高档会所……人们心底对富二代的所有想象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而母子两人,又似乎都在有意识淡化这层“亲缘”关系,张兰在公开场合直称他为“汪小菲先生”。

创业与守业

相对于中国大多数财富家族低调隐居的生活方式,俏江南家族是最早开始经营公众形象的财富家族。

张兰是标准的赚“辛苦钱”的一代。经历过上山下乡,80年代出国淘金,在加拿大餐厅洗了三年盘子,1991年离圣诞节还剩四天的时候,怀揣两万美金回到了北京。那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而张兰已经34岁,儿子汪小菲9岁,张兰的“阿兰酒家”就是从那时开始。随后数年辛苦也顺利,烤鸭店、鱼翅海鲜大酒……没有多少人知道,那是个闷声发财的时代。

实际上,在张兰身上,这种经商的意识,并非是忽然爆发,俏江南家族的经商传统,可以向上追寻几代,其辉煌远远不止一个“俏江南”。

张兰的父亲是天津老美华鞋店的老板,用汪小菲的描述是,“我姥姥家是做房产的,前门和大栅栏一带的房子,曾经都是他们建造的。姥姥的妈妈那一辈做金矿生意,姥爷家原来做运输生意……有人说他们是没落的贵族,可是我宁愿做一个没落的贵族也不愿做一个自大的暴发户。”至于父氏家族,汗小菲的爷爷是满族正黄旗旗人,张汪两家的结合,完全是没落大户的门当户对。

1982年,汪小菲刚出生一年,全家人一起住平房,能花钱又能吃苦,这种满族贵族的彪悍气息,在汪小菲身上流传了下来。所以,他完全适应后来在法国念书时的清苦生活,在唐人街的中餐馆打过黑丁,即便家里经济状况好些了,仍然自己跟自己较劲,从不愿意跟家里张嘴要钱。他庆幸:“幸亏出国比较早,现在欧元升值,再出国成本就太高了。”

在学校里,因为是“个体户”子女,汗小菲一度受到轻视。“上小学开始就知道,作为个体户子女,老师看你的眼神都不同。”

此时的汪小菲,对父母、对财富的追求和开创事业的能力,也小有领悟,家里给他的零用钱不多,但他学会自己去“赚”。他卖过废品,擦过车。上小学时,赶上日本漫画开始流行,他买了《七龙珠》、《圣斗士》,自己看完后开了租书摊,很快收回成本,并有了盈利。

90年代的中国,财富的生长无声无息,无论是富人还是相对的普通人,对财富都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那时的富二代,是开始享受或者站在更高的起跑线上的一代,至少,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有着比别人更多的自由。16岁开始,出于对艺术的偏好,汪小菲开始学习设计,并且有了以艺术为未来职业的目标。

然而。以1996年为分水岭,许多事情都变化了。

权杖与压力

1996年是个微妙的年份,那一年,李嘉诚的儿子被张子强绑架,索要十亿赎金。北京某饭店老板被杀的消息,也在业界传播。财富等于不安全,是那个时代的商人忽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尴尬。

1996年,汪小菲被送去法国留学,学他喜欢的设计专业。而此时的张兰,已经开始酝酿另外一个计划,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经营计划。

2000年,经过三年的筹备,“俏江南”被强势推出,张兰也频频在媒体曝光,其对媒体热点的掌控能力,是很多同时代的企业家无法比拟的。巨大的名气效应,不但推动了事业的发展,也给了家族一种绝对的安全感。因为真正触动“俏江南”高调崛起的,是因为越出名越安全。

汪小菲作为财富第二代,成为目光的焦点。只不过,在汪小菲的生活中,财富更多时候都只是压力。

彼时他正在巴黎学习设计,因为对母亲和家族事业的责任感,他改学了酒店管理,并且计划2006年回国,执掌俏江南。第一次,他的理想向现实低头。

豪门化是必然选择

汪小菲自己也知道,作为“想象”中的主角,他既不能让家族失望,也不能让公众失望。俏江南的高调经营,要求他必须走到台前。而父母一辈的成就,对于汪小菲来说,是榜样,也是要超越的目标。

2006年,汪小菲回国时,已经不再是那个熟悉的时代。那个可以低涮的时代。他务必要站在台前。他从来不敢发胖,只要出现在公众视野,他就一定要穿着阿玛尼西装,即使找女朋友,都要找张雨绮这样的女明星,他的生活的整体路线。完全重复香港豪门――紧抓商业,涉足演艺,让名气和财富一起主动与被动宣传。

汪小菲现在已经创建执掌了俏江南旗下另外两大品牌:针对顶级商务人士的高档奢华会所“兰会所”,和针对年轻时尚人群的顶级时尚概念品牌餐厅“SUBU”。并且,在海南房地产一路飙升之前,他已经投资。

人们大多只关注他又开了什么店面,涉足什么生意,有没有新的绯闻。却不知道。2009年一年,汪小菲骨折了四次。其中一次,是凌晨从兰会所出来后,“由于太饿了,想去对面麦当劳。心里一直想事,没有注意修路的大铁车,直接走到人家车轮下了。万幸那个司机及时停车,只是脚轧坏了,三处骨折,一处骨裂和错位”。原来这就是奋斗型富二代的生活。通宵熬夜,自己走路去吃快餐。

所以,汪小菲对于富三代的设想是这样的:“一定要多生几个,这样其中才可能出现对做生意感兴趣的,才有的选择。”

而他,必须接过权杖与压力。他是没的选择的富二代。

上一篇:解说“天书” 下一篇:养生和治病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