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吉林是江城

时间:2022-10-08 09:57:45

在东北,有一座全国唯一省市重名的城市―吉林市。它不仅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国家级园林城市,更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魅力城市,还是首批“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九个城市之一。

吉林的名字源于满语音译“吉林乌拉”,它的意思本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为这里是明清时期抵御“老羌”(沙俄)造战船之地,故在清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之前,吉林又被称为“船厂”。早在1682年春,当清朝康熙皇帝第一次东巡吉林时曾作《松花江放船歌》来赞美吉林市的母亲河―松花江。诗中写到“连樯接建屯江城”,故吉林市又多了一个雅称―江城。

清统治者把盛京(今沈阳)、吉林(今吉林市)看成清朝的发祥重地,为了防止满族汉化,保护当地土特产品,施行了严格的封禁政策,于顺治、康熙年间先后修建两条柳条边墙(壕),至今在舒兰等地尚可见边墙(壕)残迹。清入关后,即在明代乌拉部旧地设立属于清廷内务府直接管辖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奉旨专为皇室采捕东珠、鲟鱼、鳇鱼、貂皮、人参、松子等佳珍,有清一代,岁贡不绝,为清三大贡品基地之首。在清末、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

吉林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山水城市。城东有“左青龙”―城市森林公园龙潭山,如青龙迤逦而卧;城西有“右白虎”―清朝皇帝望祭长白山的小白山,似猛虎熠熠盘踞;城南有“前朱雀”―风景如画的朱雀山钟灵毓秀;城北有“后玄武”―遐迩驰名的北山、玄天岭古庙掩映。松花江似玉带,松花湖若明珠,正如乾隆皇帝所咏“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满、白山、红石三个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一江三湖”的美景,松花湖被定为国家级旅游区,吉林雾凇与泰山日出、黄山云海、钱塘潮涌被誉为新的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冬季当丰满电站流出高于4℃的水时,由于江面水温与外面寒冷天气温差过大,漂浮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树枝时,便凝成晶莹洁白的雾凇。雾凇本是气象学中的特殊景观,因为吉林雾凇出现的次数多、厚度大、持续时间长、出现范围广,因此被称为雾凇之最。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吉林不仅是清太宗皇太极钦定的“本朝龙兴之地”,也是历代清帝公认的满族发源地,有非常丰富的满族文化遗存。著名书法家铁保、英和、吴大皆在此留下墨宝,极大丰富了地方文化。民国时期产生过“吉林三杰”―成多禄、徐鼐霖、宋小濂。成多禄作为关东四大书家之首,其诗、文、书誉满天下;徐鼐霖曾任吉林省省长、宋小濂筹办边务寸土必争,二者皆是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这里还是民国时商业巨子牛子厚的故乡,其创立的喜(富)连成班为中国国粹京剧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马连良等人皆是该班出科。当代又有江城四老―赵玉振、那致中、金意庵、刘中,誉满关外。吉林市博物馆专门建有金意庵艺术馆和刘中艺术馆,全面展示了两位老先生在诗、书、画、印诸多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在老一代书家的影响下,吉林市的中青年书法家继踵承规,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目前全市有中国书协会员六十余人,省级会员三百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70人次在兰亭奖等专业届展中获奖、入展;三百余人次曾获中国书协专业奖项。一大批书法大家从这里走向全国,如段成桂、丛文俊、吴曦宇、吴玉珩、张树等。吉林市丰富的书法资源在吉林省甚至整个东三省皆可谓首屈一指。

近年来吉林市更是大力发展文化建设,吉林市歌舞团连续14年亮相央视春节晚会;《插树岭》、《静静的白桦林》和《俄罗斯姑娘在小城》等多部电视剧在央视及各大卫视热播;这里还有发行量曾经突破百万份的期刊杂志《演讲与口才》。吉长两地的史志专家自1985年以来以吉林师范学院古籍所(现为北华大学东亚中心)为平台,以开发乡邦文献、宏扬地方文化为宗旨,编订《长白丛书》近三十年来出书百余册,计四千余万字,内容包括史料、方志、档案、人物、诗词、满学、农学、边疆、民俗、金石、地理等13个子系列,在中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是江城吉林市近年来值得大书特书的文化盛事。

吉林市有1742年修建的东北最大的孔庙―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糅的北山古庙群;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陨石,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近年吉林市更大力开发以“冰雪・雾凇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随着十二届冬运会雪上项目在吉林北大湖的举行,江城吉林市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作者为北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心迹.心象 下一篇:书法的表演性与李斌权的书法创作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