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探讨

时间:2022-10-08 09:34:32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探讨

摘要: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现代财务管理学理论的确立;财务管理观念不断得以更新;财务管理职能与内容进一步转换和变革,财务管理的方法体系曰趋完善。

关键词:财务管理;观念更新;职能转换;内容变革

一、财务管理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

1 会计与财务合二为一。建国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全国除了清一色的国营企业和十分有限的一部分集体企业之外,几乎再也找不到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虽然也提倡经济核算,但实质上是内部成本核算,反映在会计学中是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部成本核算体系和方法,而财务问题则被视同会计核算的组成部分。

2 会计与财务一分为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确定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除国营和集体企业外,个体工商户、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相继出现,并呈现增长态势。这时,如果还是停留在会计核算的记账、和报账上,就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于是财务问题便被从会计中提炼出来,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财务管理学。

3 现代财务管理学的确立。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建立。“管理重心在经营,经营关键在决策”的理念被人们广为认同,反映在财务管理学上则是整个体系更趋完善,技术方法更趋科学,理财观念更趋现代气息,既有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大趋势,又颇具中国特色。

二、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

1 货币时间价值及投资风险价值观念。这是我国现代财务管理两个基本观念,也是填补了过去空白的观念。货币的时间价值是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获得的增值,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其量性的规定是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它是评价投资方案可行性的基本标准。风险价值则是投资者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报酬。当企业作为投资者进行项目投资时,首先必须考虑投资的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以避免投资的盲目,奠定投资的良好心态,这样才有利于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可行性投资项目中选择最佳方案,将那些不可行方案和非是最佳方案排除在外,事前确保投资项目的最佳预期经济效益。

2 树立正确的理财目标观。企业管理的目标是生存、发展和获利,它决定了企业的理财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这就彻底改变了过去重投入,轻产出,忽视经济效益的倾向。以市场为导向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注重市场调查和预测,满足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促进销的协调平衡,以销定产,实现产出大于投入,所得大于所费。至此,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理财目标已经深入人心,而且这一理财目标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3 讲求现金流量的观念。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增减变动的数量。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人们觉察到这样的一种经济现象:会计反映出的经济效益及经营业绩不错,但是现金周转不灵,现金流量拮据,现金资本捉襟见肘,结果破坏了理财目标的实现。究其原因,就是原因,就是现金流量不畅,即无法做到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有鉴于此,财务管理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特别讲求现金流量的质量,确保理财目标的真正实现。

三、财务管理内容的变革

1 投资。投资是以回收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有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之分。短期投资是指对存货、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其特点是投资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决策时一般无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长期投资是指购买机器设备、建造厂房固定资产以及购买长期有价证券的投资,其特点是投资所产生的经济影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决策时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

2 筹资。筹资就是为了满足投资之需而筹集资金,包括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权益筹资就是筹集自有资金,如通过发行股票和留存利润等形式筹资,其特点是筹资风险小,但资金成本高。负债筹资就是筹集债务资金,如发行债券、借款、赊购、租赁等形式筹资,其特点是筹资风险较大,但资金成本低。财务管理就是要寻求最佳资本结构以便使企业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实现理财目标。

3 股利分配。股利分配是企业将获得的利润发放多少给股东,企业留用多少作为再投资的过程。股利支付率太低,容易引起股东不满,损害企业形象,导致股价下跌;股利支付率过高,必然降低企业再投资能力,影响企业未来获得能力,也会导致股价下跌。可见,过低或过高的股利支付率最终都将造成企业价值的降低,有违理财目标。财务管理就是要在这样的两难选择中,确定最适合本企业的投资分配政策,选定最佳的股利分配决策方案,既满足企业筹资需要,又让股东满意,还不违反税法等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财务管理方法日趋科学和完善

财务管理方法可归结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法两大类。定性分析法是指利用直观的资料,凭借个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能力对过去财务状况及其未来变化趋势所作的分析和评价。不同的个人对同一财务活动做出的定性分析结论往往会不同,甚至大相径庭,这是由各人的经验、学识水平、判断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引起的。

定量分析法是指根据大量历史的、现时的数据资料,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过去财务状况及其未来变化趋势所作的分析和评价,也就是用数字说话。现代财务管理中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大量引入高等数学、运筹学和数理统计学等方法,规范性与灵活性并举,形成了一整套既有区别和侧重,又相互取长补短和相得益彰的定量分析方法体系。

上一篇:对企业财务中合理避税问题的相关探析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医院部门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