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程建设监理现状

时间:2022-10-08 08:18:33

浅议工程建设监理现状

摘要:监理企业发展它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度、措施上予以扶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与支持,还需要从监理企业自身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增强服务水平。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现状; 监理地位;企业管理

Abstract: The supervisio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needs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policy, system, measures to support, also need a wide range of community support and understanding, but also from the supervision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improve quality, enhance service level.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supervision; supervision status; enterpris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1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通过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开始向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转变。目前我国建设监理制度正在逐步由摸索、借鉴阶段向完善、成熟阶段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起步晚,关于工程建设监理的法规制度尚不完善,监督引导机制不健全,对工程监理理解片面等原因,使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就自身实践体会谈谈以下几点问题。

1 对建设监理的认识问题

1.1对监理地位和角色的认识问题

(1)实际工作中监理人员在整个工程参建单位中地位是较低的(国家投资大中型项目、重点工程除外)。建设单位已习惯了原来的“指挥部”“基建办”模式。政府投资工程,人家好不容易“管个基建”,怎能让你夺去权利;开发商盈利为主,十分肉痛的花钱请一帮“外人”,又怎能放心给你授权呢?监理夹在业主、施工之间,左敬右哄,地位可想而知。

(2)部分施工单位认为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检查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而对施工单位的其他工作和事情则无权或者无力干涉。

(3)有人认为,监理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监工”,应该整天呆在现场,把主要精力放在按照规范和设计图纸保证具体的施工操作质量上。而事实上,监理的工作内容应包括“三控、三管、一协调”,即质量、投资、进度三大目标控制,合同、安全和信息管理,参建各单位间的关系协调。

1.2对监理责任的认识问题

部分业主认为,只要是委托了监理的工程,工程出现问题,就将责任归咎于监理人员。某项目砼墙浇筑后砼表面出现局部蜂窝、麻面、等外观缺陷,业主就指责监理单位监理不到位,却不追究施工单位责任。

2 监理范围和授权问题

2.1 业主把监理当作质量检查的工具

目前很多业主把监理当作质量检查的工具,仅授予监理人员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权,不愿授予或部分授予监理投资、进度控制权。有些项目监理即使被授予投资控制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是流于形式,离真正意义上的“控制”还相差甚远。

(1)只授予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权的工程,监理人员控制质量的难度就要高于实施全面监理的工程。承包商拿工程款不需经过监理批准,不管工程质量优劣都一样能拿到钱,导致监理人员也不能采用有效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

(2)实施局部监理的工程,进度控制往往不能落到实处。

(3)实施局部监理的工程,往往会降低监理人员提出控制投资合理化或在施工过程中节约资金建议的积极性。

2.2 全方位、全过程的建设监理

全方位、全过程的建设监理,应该是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直至项目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然而从我国现阶段的建设监理工作状况来看,监理工作绝大部分仅仅局限于施工阶段,一方面是现阶段业主对监理工作尤其是设计监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也制约着设计监理的全面推行。

3 监理人员素质问题

3.1考上的不工作,工作的不能考

考上的不工作,工作的不能考。据了解目前监理工程师持注册证上岗率仅有20%左右,通过国家注册的人员有50%以上只在监理企业挂名注册,而本人实际是一些设计、施工、大中专院校、管理单位的骨干等。也就是说,大部分注册人员实际并未从事监理工作。受考试条件限制,使一部分愿干的又不能参加考试。目前监理工程师注册考试报名要求工程师三年以上,而达到这样条件的人又因待遇问题转行了。

3.2 监理工程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监理人员大多为转行过来,很少“专业”监理人员。监理工程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工民建专业多,安装专业少,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性行业的监理力量更是薄弱。

3.3 监理人员流动性大

监理人员流动性大,大多数监理人员为临时聘用,反正自己不是长期工作,不用承担什么责任,所以在工作中就会责任心不强、工作被动、甚至有“吃、拿、卡、要”等违纪问题,严重影响监理声誉。

监理队伍中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监理人员的待遇偏低。目前一般监理人员工资平均在2500元左右(监理员1000-2000元,住工地、不管吃),而近几年随着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工程技术人员急缺,房地产企业、施工单位工资平均都在5000元以上(包吃住),造成许多监理人员跳槽。目前社会上就流传“一流搞设计、二流去开发、三流做施工、盲流干监理”;二是监理企业因取费较低只能降低待遇招聘迫于就业压力刚毕业的学生和图个清闲不费力的退休的职工;三是受因此,要想提高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一要从长远入手,在大专院校开设的监理专业,要增加实习时间、加强工作实践,培养一批精专业、懂法律、会管理、能协调的高素质监理人才;二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把监理人员上岗关,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上岗;三要提高并监督企业落实监理人员的待遇;四要把监理工程师注册考试的报名资格适当降低,使一些有能力且愿意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参加考试;五要注重现有监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加强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经常性的专业培训。

4 监理企业取费问题

现阶段监理企业的监理收费实际收入严重低于国家标准,有些监理单位甚至仅以标准取费的20%中标。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对监理费的收取虽然有指导但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监理投标随意压价。笔者曾参加一个25万平方米的房建工程项目投标,在投标的13家甲级以上监理企业中,投标报价最高的为投资额的0.7%、最低的仅为投资额的0.35%。监理取费偏低、低价抢标直接导致了一些弊端:

4.1发展后劲不足

监理企业难有积累、发展后劲不足。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监理企业多年苦心经营下来积累亦甚少。束缚了监理行业的发展,制约并延缓了我国监理行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4.2监理人员待遇偏低

监理人员待遇偏低,吸引不了高智能人才,同时也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使得工程监理企业很难成为真正的高智能、知识密集型企业。

4.3监理企业服务不到位

监理企业服务不到位。受资金所限,现场设备购置不足,工作效率不高;为控制成本支出,现场人员配备不齐、人员水平不够;影响了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

由此形成了:地位低取费低待遇低素质低服务水平低。

5 监理企业的管理问题

5.1管理机构不健全

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监理企业仅有经理、财务、投标等寥寥数人,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效能和水平。

5.2监理工作程序不执行

监理工作程序不执行。有些监理公司无严格的内部管理程序和制度,实际监理工作中不按监理程序办事,监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

5.3监理工作不到位

现场监理人员配置不全,监理工作不到位,现场记录不齐全、不真实。

5.4监理技术文件照抄照搬

监理技术文件(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等)照抄照搬。部分监理机构在编写项目监理技术文件时,不结合项目特点和工程具体情况,照抄照搬监理技术文件范本,起不到指导实际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5.5监理工作责任制未落实

监理工作责任制未落实,总监一身多职,难以真正起到总监的作用。监理企业自身建设不足,市场竞争能力较低。

6 结语

总之,工程建设监理是一个正处在发展阶段的产业,它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度上予以扶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与支持。从我们监理人自身来说,除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还应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做到廉洁自律,并按“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行为准则公正、独立地开展监理工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寿华等著.《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河南省建设厅.《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导则》.2005.1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乐昌峡水利枢纽拦河坝高陡边坡坝肩喷混植生防... 下一篇:简述工厂现场几种抗干扰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