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8 07:48:30

安岳县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四川省安岳县是典型的川中丘陵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是国家级柠檬生产基地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柠檬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0%,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播栽面积名列全省前茅。有耕地154万亩,总人口1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3万人,农村劳动力84万人,在家务农劳动力2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59万人。劳动力资源成为安岳县最富有的资源,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可支配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如何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已日显紧迫而亟待解决。

一、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

1.培训项目来源

近年安岳县实施的培训项目主要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劳务扶贫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广科技培训直通车项目”、“农民工技能培训”、“品牌培训”等。2009年国家培训项目投入630万元。

2.培训机构设置

安岳县共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二十余所,其中有农广校、县职教中心、岳城高级职业中学等三所公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十几所民营培训机构。69个乡镇设有专门的农村化技术学校、农民夜校。200多个村设有农民科技书屋和科技活动中心。

3.培训专业设置

培训专业主要有车工、焊工、电子电工、建筑、计算机操作、裁剪缝纫、家政服务、驾驶、烹饪、美容美发、柠檬产销技术、水稻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薯类生产加工技术等。

4.师资人员结构

安岳县主要培训学校有教师400多名,其中专职教师200多名,外聘兼职教师200余名。从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各涉农部门,共有科技人员200多名,其中副高级职称20名,中级职称100余人、初级职称50余人。

5.主要培训方式

转移培训主要采取开设技能培训班,开展为期15~60天的集中培训;新型农民培训采取课堂理论讲授,农时季节在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发放技术资料,利用农广科技培训直通车走乡串户播放农业科技录像等多元化培训方式。

6.主要培训成果

2009年全县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2.5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5%。举办各类种养殖技能培训班200多期,培训农民5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5.9%。培训提升了外出务工农民的综合素质,受训人员月平均工资比未培训农民高300~500元。通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82%的学员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单位面积节本增收20%左右。

二、农村劳动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资源未整合

农村劳动力培训单位有就业、劳动、教育等十多个部门,由于缺乏统筹安排,势必出现政出多门,职能分散,力量分散,资金分散,各自为营的局面,导致培训项目交叉,部分培训重复,培训资源浪费,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部分乡镇农民工劳务培训和输出机构不落实,人员不到位,也使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2.项目资金投入少,地方配套严重不足

针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项目,除扶贫部门的培训有较充足的资金保证(800元/生),其余几个部门的培训,大都缺乏投入(平均300元/生),加之地方财政受经济发展的制约,未能将农村劳动力培训配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经费不足,在为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时,只能泛泛做些外出务工前的常识培训,学些简单技能,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3.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参训意识淡漠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占6%,小学文化程度占33%,初中文化程度占52%,高中文化及以上占9%。在家劳动力小学及以下54%,初中39.8%,高中及以上6.2%;外出务工人员小学及以下的占11.9%,初中占75.2%,高中及以上占12.9%,拥有初级技能的占13.8%。大部分农民工都是从事建筑、服务、手工操作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多数农民工仍然对参加技能培训的作用缺乏认识。而留守农民年龄结构老化,经验主义盛行,文化素质低下,科技致富意识薄弱,对培训抱无所谓的态度,以各种借口抵制培训,常会出现培训集中难、教学难、管理难现象。

4.科技力量薄弱,专业师资缺乏

农民工的培训输出,涉及面广,专业众多,各专业技能教师(尤其是高质量高等级专业性强的技能教师)十分缺乏。而承担新型农民培训的各部门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县上,少部分在基层的科技推广人员缺乏进修机会,知识严重老化,使培训在基层出现断层和死角现象。

5.实训设备老化,实训场地简陋

部分学校没有实训设备,即使有,其所用设备也老化陈旧,远远落后于企业所用设备。

三、对策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培训资源

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体系,主要领导亲自抓,强化责任意识。一是要整合各部门培训资源,打捆安排使用项目。统一下达培训任务,纳入目标考核;统一确定培训工种,加强就业引导;统一使用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一补贴标准,确保补贴到位;统一招标承训机构,保证培训质量;统一招生秩序,实现区域全覆盖;统一培训要求,确保获得技能。二是要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现有培训基地实施动态管理,全面整合培训资源。认定一批培训示范基地和特色基地,引导培训向技术力量强、师资水平较高的职技校集中,充分发挥优质培训资源的作用。

2.加大地方配套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行政手段把农民工培训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要以获证率、转移就业率、就业岗位的合同签订率为导向,完善资金补助方式,提高财政补助资金效益。要改变平均补助的普惠制做法,降低一般性培训的补助标准,大幅提高中高技能培训的补助标准,实行按培训绩效、培训类别、培训专业分类分档补助。要调整完善资金拨付方式,从过去的完成培训计划任务数就给补助,转向达到培训业绩要求才给补助,以此推动培训工作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3.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参训积极性

明确培训对象,突出培训重点,要按照农民意愿,从产业发展要求,就业需求,以及农民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等实际出发,采取因人施教,分类指导的科学培训方法。对部分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进行重点辅导,确保学员培训后能取得职业资格。一是要选好切入点,将招生与招工相结合,将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宣传融入招聘会,通过培训项目现场咨询报名,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二是要找准兴奋点,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依托特色效益农业,针对农民关心关注的行业类别,组织开设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班。

4.调整培训专业设置,提高培训适应性

调整培训专业设置,突出订单委托培训,在培训内容上紧扣企业用工需求,调整培训专业设置,增设市场紧缺、深受农民欢迎的技术工种,增加中高级技能培训项目比重。积极引导校企合作、村企结对,实现由送教下乡为主,向集中培训为主转变,以订单培训、委托培训和定向培训为主要形式,以校企合作为重点。充分发挥专业培训机构教学、师资力量的优势和用人单位在岗位技能训练、场地、设备的优势,实行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双向互动,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努力实现培训和转移就业的“无缝对接”。

5.挖掘潜在师资人才,增强培训合力

在师资配备方面坚持多元化、多渠道抽调。一是充分利用培训学校现有师资力量;二是将学校现有师资送大专院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班学习深造;三是从大专院校招聘专业老师;四是从厂矿、企事业单位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及各种技术人员;五是招聘县内各学校的专业教师为兼职教师;六是特约厂长、经理到学校传授经验。

6.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重点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要加强培训班期管理。要求培训机构向县级主管部门申报培训计划,切实加强办班动态监督管理,经常性开展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检查,督促培训机构严格按计划要求开展培训,并将督察情况作为评价培训机构、拨付培训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二是要加强培训时间的管理。要按照提高培训技术档次、延长培训时间、加大培训强度的要求,实现由短期培训为主向中长期培训为主转变,培训时间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保证必要的理论授课时间和实践训练。三是要加强培训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管理办法,规范核拨程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杜绝骗取、套取财政培训补助资金的行为。四是要加强对培训档案的管理。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培训信息台账,实行数据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对培训进度和效果实时监控、全程监督。

7.强化政策支持,拓宽就业渠道

要进一步培育、发展、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更好地运用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要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在做好培训、输出、管理工作的同时,尽快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当地特点的劳务品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要减少鉴定费用和简化鉴定程序以方便农民工合理获证;用人单位要重视职业、技能证书的应用,逐步实行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的准入制;输出单位对输出人员要跟踪维权;输出地政府要建立农民工维权救助中心;输出地与输入地工会组织和法律援助中心应互相协作给农民工维权创造条件;农民工自身要学些法律知识,增强维权意识,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也要严格按照“劳动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保障务工人员的各种合法权益。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农业局

常胜

上一篇:养殖户如何应对罗非鱼链球菌病来袭 下一篇:谁能告诉我明年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