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教学语言特点

时间:2022-10-08 07:47:42

小学语文的教学语言特点

一、引言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与理论家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的语言教学修养所决定。”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能力和对教学语言的特点的准确把握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目的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对文字、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语文教学来说,这一点更是非常之重要,因此,文章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各位读者提供一点参考。

二、教学语言特点

第一,艺术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语言方面的艺术高度及其运用的能力,就是他们的语言在艺术上所达成的认识能力与形成的感知能力等最早的来源,基于此,为了让孩子们在于语言的艺术方面的认知与感知等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让自己的艺术性的语言达到一定的水平,并结合孩子们现有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展示和应用。

第二,规范性。作为学生基础学习阶段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其一言一行都默默地影响着他们和指引着他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一定要具有规范性,发挥良好的示范与导向作用,为孩子们营造出一个规范、良好的语言文字学习的氛围与环境,不然必定会导致孩子们语言知识与运用能力的发展的障碍。比如说在语音教学的时候,有一些教师对于鼻音与边音没有很好的把握,把“温暖(nuǎn)”错误地读成了“温暖(luǎn)”等,一些老师也常出现平、卷舌不分等问题;还有就是部分的教师教学过程中口语化问题严重,或者地方口音重等,上述这些教师在语言上的不规范甚至错误,极易在孩子们心中根深蒂固,以后纠正起来也会有较大的难度,对此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并正确地面对,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并在教学过程一律使用普通话,不要使用方言,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同时,教师应注重自己发音要标准清楚,声音要响亮,语言表达要流畅、自然等,这样才能正确地影响和引导孩子们。

第三,生动性。生动性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突出特点和基本要求,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更倾向于形象思维,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充分结合课程内容,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表达。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来说,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具有生动、形象、较强趣味性等特点,而要使其很好地表达出来需要教师更合理、更科学的语言运用,同时,将孩子们引入到教材当中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动的艺术境界之中。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氛围,丰富了教学形式,升华了教学内容,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之中,能够更好的体验到生动、形象的意境,丰富了学生情感体验,增强了其教学内容的知识、思想等的理解和掌握,拓展了视野与思维。语文教学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从教学内容中去体会、想象、理解思想情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一定具有情感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砖教材,充分熟悉和理解教学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准确地表达和传递给孩子们。

第四,科学性。任何教育都不是单纯的传授,都是具有科学性的。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既要让孩子们能够牢固地掌握好基本的知识,也要很好地培养其在文化方面素养,提高其语言的综合运用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合理、科学的应用语言来进行准确地表达与传递教学的内容、知识、思想、情感等信息。笔者在此以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下册《恐龙化石》一文为例加以说明,如果教师没有对恐龙的生存的时代、种类、化石形成的过程、发掘等等诸多科学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较为熟练的把握,很难能把这些科学性较强的信息准确的表达和传递出来,课堂教学也很难顺畅的进行下去。当然一篇课文里包含的科学知识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教师一定要把握住重点、难点,并能够很好地突出和把握住其中的细节,保证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孩子们在准确、牢固掌握好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

第五,可接受性。该特点的基础就是把握住小学生在该年龄阶段所具备的接受能力,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应过于复杂,应更多的使用一些单句,加上一些短句的使用;第二,在表达的形式方法应贴合现实生活,多使用一些现实中的表达与对话的方式;第二,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用他们的思维方式、知识能力等来思考,教师应以他们的表达与对话方式来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才能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教师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以此为标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语言的水平和运用能力,并结合小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和切实的学习需求加以合理、科学的应用,帮助和引导他们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作者:杨立君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韩城镇龙湾子小学

上一篇: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下一篇:以太网技术与列车网络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