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半个世纪,昨日她荣归故里

时间:2022-10-08 07:47:41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2012伦敦残奥会在“伦敦碗”掀开大幕。这场名为“启蒙运动”的开幕式,共分“米兰达”、“英国女王”、“运动精神”以及“传承力量”等十一幕演出,有3000名成年残疾人和100名残疾儿童参加表演,其中包括伤残士兵和曾经参加残奥赛事的运动员。未来的11天里,来自全世界的4200名残疾人运动员将向503枚金牌发起冲击。

走过52年历史,荣归故里

2012年伦敦残奥会成为残奥会荣归故里的象征。当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可以回溯至1948年诞生的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曼德维尔是位于英格兰南部白金汉郡的一个小村子。当时,英国神经外科医生路德维格·格特曼爵士和一些热心于残疾人事业的知名人士,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组织了由轮椅运动员(多为脊椎伤残的二战老兵)参加的比赛,称为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当时只有16名坐在轮椅上的伤残士兵参加,此后该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

经过英国的路德维格·格特曼爵士和意大利的安东尼娅·马里奥教授精心组织策划,1960年罗马奥运会结束两周后,来自世界23个国家的4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在罗马举行的第一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届运动会后来被正式承认为第九届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1976年,国际残疾人组织决定,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与世界残疾人运动会合并,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办了第一届国际伤残人士奥运会,来自38个国家的1657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从1960年至2005年已举办了12届夏季残奥会和8届冬季残奥会。而“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称谓一直到1984年才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

为了保证在比赛中尽可能公平、公正和安全竞争,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进行比赛时,按照一套预先制定好的分类和分级标准,要对参赛运动员的残疾情况和运动能力进行评估,根据具体参赛项目的要求,将残疾程度戓运动能力差不多的选手尽可能分在一起进行比赛。

残疾人有很多分级,视力残疾(IBSA):分为3个级别,B1、B2、B3级。脑性麻痹(CP-ISRA):分为8个级别,1-4级(坐椅子参赛)、5-8级(不坐椅子参赛)。脊髓损伤(ISMWSF-IWAS):分为8个级别,1A、1B、1C(四肢瘫)、2、3、4、5、6级(截瘫)。截肢和其他肢体残疾(ISOD-IWAS):截肢分为9个级别,A1-A9级。其他肢体残疾分为6个级别,L1-L6级。

夏季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在同一城市举行

从1964年起,国际奥委会决定由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国家承办残疾人奥运会,但举办地点可不在同一城市。直到1988年,国际奥委会作出新的规定,夏季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必须在同一城市举行。

1982年,世界残疾人体育组织国际协调委员会成立,国际奥委会承认其为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管理机构。在残疾人奥运会上设立的比赛项目,需得到它的批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残疾人体育需要更强有力的国际组织。1989年,在国际残疾人体育基金会的积极支持下,属于国际残疾人体育协调委员会(ICC)的6个组织共同创建了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残疾人奥委会的主要任务就是组成一个在国际上代表残疾人运动员的组织,授予残疾人奥运会的举办权,并对该运动会进行监督和协助,扩大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和提高成绩的机会,将残疾人体育融入国际体育运动。

2000年6月19日,国际奥委会与国际残疾人奥委会又达成新的协议:从2008年夏季残奥会和2010年冬季残奥会开始,残奥会不仅将在奥运会之后的相同城市举行,并应使用相同的运动场馆和设施。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至今已走过了50多年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从最初只有23个国家的400名运动员参赛,到2000年有来自122个国家和地区的3824名运动员参加了盛况空前的悉尼残奥会,这不仅标志着时代的发展,也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淘汰,几乎每届都有所变化,有些仅仅是昙花一现,有些则经久不衰,保留至今。目前,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规定的正式比赛项目有七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轮椅橄榄球、轮椅篮球、硬地滚球、盲人门球、马术、帆船、坐式排球、轮椅网球、盲人柔道等。

随着残奥会体现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勇气以及诚实竞争的理念深入人心,参赛国家、地区的数量和参赛运动员人数也呈逐届递增趋势,残奥会影响力日趋增大。

冬季残奥会诞生于第2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早期的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先驱有奥地利失去双腿的塞普·茨维克纳格,他用假肢从事滑雪运动。广大残疾人滑雪爱好者十分欢迎这项比赛,于是翌年在奥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举行了首届奥地利3板滑雪锦标赛。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举办有多种残疾类别的运动员参加的滑雪比赛。1974年,在法国的大波尔南举行了第一届世界锦标赛,比赛设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两个项目,由截肢运动员和视觉受损运动员参加。1976年,第一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瑞典的恩舍尔兹维克举行,共有14个国家的250多名盲人和截肢运动员参赛,比赛设高山滑雪和北欧滑雪两个项目。

如今,属于不同残疾类别的运动员分别参加各自级别的比赛。视觉受损运动员滑雪时通过对讲电话装置或扬声器的导向员引导。膝盖以上截肢的运动员使用单滑雪板加拐杖滑雪板。膝盖以下截肢的运动员使用假肢,然后以同健全人一样的方式参加滑雪比赛。双腿截肢或脊髓损伤(瘫痪)的运动员使用坐式滑雪板。而手臂截肢的运动员滑雪时不使用雪杖。

目前,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规定的冬季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轮椅体育舞蹈四个大项,每个大项中又包括若干小项。

中国参加残奥会历史规模逐届扩大

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于1984年6月首次组团参加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7届残奥会,之后参加了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的残奥会。在这5届残奥会上共派出215名运动员参赛,夺得金牌80枚、银牌72枚、铜牌52枚,59人次破75项世界纪录,25人破残奥会纪录。

中国残疾人体育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晚,基础薄弱。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与其他事业一样,体育事业也是百废待兴。这一年的6月,残疾人体育和健全人体育一样,重回国际赛场,组团参加了当年的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国仅派出2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在美国纽约长岛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夏季残奥会,两位盲人姑娘平亚丽、赵继红面对各国强手,勇于拼搏,分别夺得女子B2、B3两个级别的跳远金牌,比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还早1个月实现了中国人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在这届残疾人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枚金牌、13枚银牌、9枚铜牌,24次升起五星红旗,9人次打破世界纪录。金牌总数位居第23位。

一般来说,中国参加残奥会都是“三少一新”,即参赛人数少,参赛项目少,参赛经验少,参赛新手多。由于人数少、新手多、临场经验不足和平时缺乏训练,要与世界上众多强手较量争雄,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如1988年10月在汉城举行的第八届国际夏季残奥会上,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参加,设17个比赛大项。许多国家都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美国、韩国等都派出了拥有四五百人的代表团,派出两百人以上代表团的国家也有五六个。而中国只派出了43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乒乓球和射击四个项目的角逐,而射击项目只有1名运动员参赛。

不过,随着国际残疾人体育竞争日趋激烈,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残疾人体育的竞技水平、竞技实力也有了极大的增强。

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中国队获得63块金牌、141块奖牌,历史上第一次占据了残奥会金牌榜首位。4年之后的北京残奥会,中国队主场作战更是获得了大丰收,以89块金牌、211块奖牌,蝉联了金牌榜首。

伦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了282名运动员和132名教练员及工作人员,将参加包括田径、游泳、足球等在内的15个大项的比赛。

上一篇:眼睛也有左撇子和右撇子等 下一篇:里皮开炮,究竟是谁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