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美之乐赏美之趣

时间:2022-10-08 06:28:43

艺术活动是一种以个体的感受和富有个性的表达为主要方式的活动,而美术作为幼儿期艺术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幼儿借助工具、材料、符号等手段,反映客观现实、愿望的一种活动。它不仅有助于发挥幼儿的艺术天赋和激发艺术兴趣,更有助于幼儿自身健全人格的塑造,对其终生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然而,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片面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致使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在活动中片面追求技能技巧的操作,将幼儿束缚于“依葫芦画瓢”式的模仿,却忽视了激发和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情趣,以致影响了幼儿对艺术欣赏和创作的乐和趣,导致压抑了幼儿的艺术智慧。对此,《纲要》艺术领域的教育“指导要点”特别强调了,要“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由此我们理解为,幼儿园的艺术活动必须充分呵护幼儿自由表达、自我陶醉的“乐”和“趣”,以此指导开展艺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潜能,发展幼儿的艺术智慧,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据此,我们确立了幼儿园美术活动必须以“乐”与“趣”为核心的课程思想,,旨在让幼儿充分彰显各自的审美表现力、创造力,在充分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中实现艺术智慧的长足发展。

一、以幼儿真实生活为背景,创造性地表达生活的题材是美术活动“乐”的源泉

美国著名学者阿恩海姆所言:“生活唯一的意义乃是对生活本身全面而彻底的体验――去全面地感知、深刻地认识生活中真挚的爱、关心、理解、创造、发现的真正含义,这种体验和认识是生活至高无上的价值。”美术活动内容融入幼儿的生活,才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活动。《纲要》在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中提出: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请感与体验。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美术教育就是帮助幼儿把生活中的美的事物充分揭示,并让幼儿不断积累美的经验。以幼儿真实生活为背景,让幼儿创造性的表达生活。

我们鼓励教师发挥创造性智慧,把多元、独创、新型的题材纳入进来,确立了题材取舍的“满足能、点燃创、注重情”的三要素,从而创建我园“乐趣”美术活动的题材宝库。

在题材取舍的研究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关注幼儿的主体发展与精神需求,追随着幼儿的情感,将幼儿的体验放到一个大社会的层面上,才能找到乐趣美术活动的亮点题材,乐趣美术活动才会像游戏一样快乐、自主,才能使幼儿真正体验到美术的乐趣。

二、“乐趣”美术活动能帮助幼儿丰富审美表现力,获得美术创作的愉悦感

康定斯基提出艺术蕴含在游戏中,认为艺术教育既是游戏,又是学习;既有模仿,又有创造。显然康定斯基的艺术游戏主张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充分挖掘其游戏性与娱乐性,使幼儿在游戏般的艺术情境中享受美术创作的快乐,发展幼儿动作和思维,从而在游戏中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在“乐趣”美术活动中游戏不仅带给幼儿快乐,而且是帮助幼儿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有价值的活动,以使幼儿美术表现形式更为灵动多样,同时可以多角度地刺激儿童的大脑,促进其智力发育。

注重视觉效果的新奇、表达方式的创意,才是更加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的。丰富而有层次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按自己的想象来选择并作用于所选材料,与材料发生互动,材料更能牵引出灵动的创想,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动物的花花衣》活动中,幼儿们用不同材料在小动物身上做装饰:有的用藕拓印画乌龟壳;有的用水彩笔套在橡皮泥上压成小圆,拼成一朵朵梅花,成了梅花鹿的花纹;有的用棉花团成小圆圈,或用彩色纸剪成长条形卷成纸圈,做成绵羊的毛;有的用各种彩色的纸撕成一小片一小片做公鸡羽毛……材料在整个活动中发挥着不断激发幼儿创作欲望的作用。在材料的牵引下,新的表现形式不断推出。

充满创意的造型载体满足了幼儿求新求异的表现欲望,在尝试各种各样的表现方法中,在幼儿的感官和不同载体相互作用中,在不同的载体、不同的表现手法所带来的多种艺术表现效果中,艺术审美能力得到大大提升。例如:在生活中,牵牛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但平面的画纸很难表现出牵牛花茎弯弯扭扭的向上攀爬的效果,转而用桌子作为载体,巧妙利用四个脚来表现牵牛花茎缠绕生长的特点。再在桌面上画牵牛花的花朵。整个作画过程中,幼儿们围绕着桌子有的躺着画、有的蹲着画、有的站着画,那画面真正体现了幼儿在宽松、愉悦的状态下作画的情景,幼儿们边画边商量构图,在互动的过程中合作完成了牵牛花弯弯扭扭交叉生长,开出五彩缤纷的喇叭花的情景。

三、教师智慧的指导策略是美术活动“乐”得以延续的重要途径

《刚要》在艺术领域的组织与实施中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和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可见活泼轻松的氛围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幼儿乐学、爱学,并以“乐”为前提的美术活动中正是教师把美术中的一些基本知识技能与我们倡导的美术趣味性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注重对幼儿美术“趣”的培养和激发,促使个性化的发展,从而培养幼儿健康、美好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

在三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园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潜心于各自的研究任务之中,互相协调,相互启发,并借鉴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紧密围绕“乐趣”美术活动的内容取材、活动形式的创新、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等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东港实验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幼儿教育中如何利用传统资源 下一篇:亲近科学小绘本 养成探究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