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与体验:哪个更能影响学生?

时间:2022-10-08 06:02:01

说教与体验:哪个更能影响学生?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过分迷恋于“讲道理”,这是对德育复杂性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要想培养真正有道德的学生,需要重新审视个体品德成长的内在过程。要改变学生知行脱节的状况,必须走出片面强调说教、忽视情感体验和实际锻炼的德

关 键 词 学校德育;说教;体验

作者简介 刘长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要想培养真正有道德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必须反思: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能不能直指人心,真正影响和打动学生?

这个问题的回答,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个体品德成长的内在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的知识不是接受教师讲授而获得的,而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而生成的。同理,稳定的道德品质,不是通过在课堂上简单的听讲和背诵德育教材、接受道德说教而形成的,而是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才能逐步生成。德育的基本原理提醒我们,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共同构成的统一体。与之相对应,道德教育要努力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就学校中的实际情况来说,“晓之以理”的工作做了很多,但后面的三个方面却被淡化了。然而,缺少情感的调动,学生会无动于衷;缺少实际行动的体验,学生便不能真正认真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可能,经历行动的判断和选择,更难以谈上坚持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过分迷恋于讲道理,这是对德育复杂性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假如“我告诉你应该这样做”可以指导学生的行动,那么,德育就是一项非常简单的活动。教育者所需要做的,不过就是用一张纸把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列出来,而后一条一条地告诉学生。如果说一遍不足以让学生记住这些要求的话,教育者不妨辛苦一下,多说几遍,或者求助于录音设备,把要说的话录下来,一遍又一遍地给学生播放。播放录音的方式甚至更好,因为在制作录音材料时,我们可以邀请普通话最标准、声音最具有感染力、态度最温和的老师,这样,即使已经在播放第一千次,学生所听到的声音仍然是温和的、友好的。然而,仅仅依靠“告诉”,并不能确保学生的品德成长。常见的情况是,学生知道该怎么在课堂上回答道德问题,但根本就没打算在生活中实践这些原则。

小学生都知道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敬长辈,但一到校门口,就缠着爸爸妈妈买这买那,批评爷爷奶奶没有给他准备好文具或者玩具。中学生在思品课上回答问题时都能把自己描述成一个珍惜时间、勤奋进取、恪守诚信、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阳光少年,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答案是老师所期待的,可以给他们换来高分。然而,谁能判断这些学生长大成人后不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按照老师的期望去表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似乎成为学生为了迎合教师而进行的扮演,却不是发自内心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几个五年级的学生在老师安排下去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挑水,在回来的路上,他们把一桶水倒在了路了,然后躲在树后面,幸灾乐祸地看着一位视力不好的老人摔倒在泥坑里。这个故事很可以说明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讲了很多友爱、关心他人的道理,也安排学生们去做事,但是,学生们并没有真心认同这些道理,在班会课上,在老师布置的任务中,他们会像“好孩子”一样地表演,但离开老师的视线,他们却不能像在老师面前一样做事。

就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经历而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际锻炼,尤为必要。现代人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人们养成了“快餐式”的阅读习惯。以网络信息的浏览为例,人们对各种信息扫一眼即可,而后就点击下一条信息。即使面对非常让人感动的新闻或者令人发指的报道,网民们也不愿放慢速度,只是把它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不愿冷静思考其中所体现的可贵品质或者可怕事实。这种状况,对于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如果他们习惯了快餐式阅读,把社会中或好或坏的现象仅仅当作一件平常小事来看待,而不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当他们真正面对各种利害情境时,他们就会意气用事,跟着感觉走,或者随大流,对于损人利己、玩乎职守等现象,在内心深处没有一丝的愤慨、羞愧或不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良好品德是在行动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在教室里表态用的。行动总是在一定情境中的行动,要完成一件善举,意味着要综合协调和处理各方面因素,并不是可以轻易完成的。我们的学生极其缺少实践的机会,学生的校内生活主要是听课、写作业、考试,较少与同伴交往和为集体做贡献的机会。放学回家,又把主要时间用于写作业。并且,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没有同龄伙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迁就他/她。所以,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我们会看到学生们缺少机会来协调人际关系,无从体验友爱、宽容、秩序的重要性,更不能真正理解舍己为人、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等崇高美德。

在知行分离或脱节的工作模式下,我国学校德育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道德领域的虚假繁荣,那就是在说教的过程中无限地拔高道德标准,让学生习惯于唱高调、说大话来标榜自己,如在没有捡到巨款的时候说“会拾金不昧”,在没有上战场的时候说“会团结奋斗、服从战斗需要”……仅就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豪言壮语来看,我国儿童的道德水准已经达到了共产主义水平。可是,到了高中、大学,很多人连基本的讲究公共卫生、不插队、公共场所不抽烟等公德都做不好。各级学校里都有志愿者,在学校号召捐款时很多小学生不断向父母亲要钱来捐款,可是,我们的成人却很少有人主动捐款、做义工。

要改变学生知行脱节的状况,我们必须走出片面强调说教、忽视情感体验和实际锻炼的德育思路,回到认知、情感、行动相结合的德育正轨上来。

其一,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基本文明素养教育,减少口头承诺。我们当然需要对学生提出先进性的道德号召,但引导每一位学生认同、践行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规则和社会公德,是德育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就实践的可能性来说,学生很少碰到捡到钱包、儿童落水、公共财物被侵害等事件,但他们每天都要经历上课发言、在教学楼穿行、和同学玩耍等活动,而在这些活动里包含着很多德育机会,学生有必要认识到怎样与同学交往、怎样为学校和班级做出积极的贡献。这种“认识”,不是通过说教来达到的,而是要与实际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某种表态无法在当前的行动中实行,最好不要让学生表态,因为这极有可能会埋下不良品行的种子。

其二,要丰富校内生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如何从过分强调个人奋斗、同学之间的竞争,转向重视合作学习、同学之间的协作,这是我国教育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道德规范和原则是在社会实践中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参照或指导体系,如果学生们的生活极其单调,很少涉及人际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处理,那么,就很难进行知行合一的德育。参照各国素质教育经验,我国学校教育要适当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减少学生伏案读书的时间,多开展常规性的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讨论汇报等学习活动,使课堂活起来。要积极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学生会、学生社团,让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处理各种交往问题,学会自主协调同伴关系。

其三,德育课要建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体验道德的美好。教师要善于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安排简便易行的课堂模拟活动,引入有吸引力的故事,让学生用心体会道德规则和道德理想的价值,德育课的难点,不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打动学生,因为唯有心动了,才可能有行动。

其四,要开展德育领域的家校合作,指导家长给孩子的道德成长提供锻炼机会。家长要通过让孩子分担家务、带孩子参加家族和社区活动、担任志愿者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践行道德。如一名高中生一向不理解父母,花钱大手大脚,开长途货运车的父亲暑假里带他跑了一趟长途,在五天里,他感受到了父亲工作的艰辛和劳动的伟大,学会了体谅和尊重父母。因此,让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全面适应社会的人。

其五,与社区、社团联合,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在参与社会中锻炼良好品质。在日复一日地被当作孩子、学生之外,学生需要承担“重要角色”,如志愿者、导游、形象大使等。这些角色能满足学生表现自我、获得尊重的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会很自然地把自己看作是班级形象、学校形象的代表,给自己的一言一行提出比日常更好一些的要求。而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也才真正得以发展。

上一篇:“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凸显时代特征 下一篇: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