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新13号马铃薯80cm大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8 05:50:44

克新13号马铃薯80cm大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是黑龙江省五大粮食作物之一,在粮豆薯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近年来,我县积极推广马铃薯80㎝大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采用机械作业,合理施肥、分层培土、预防病虫害等措施,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产品畅销省内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现将克新13号马铃薯80㎝大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种薯选择

选用脱毒种薯,质量达到一级良种以上标准。

2选地选茬

2.1选地

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旱能灌溉、涝能排水的平岗地块。不选低洼地、脊薄地和盐硷地。

2.2选茬

宜选用玉米、大豆、谷子、小麦、高粱茬。不选重茬和迎茬地块;不选施用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的地块,后茬3年内不能种植马铃薯;施用莠去津、西玛津、二氯喹啉酸的地块,后茬2年内不能种植马铃薯;施用氟磺胺草醚、唑嘧磺草胺、绿磺隆的地块,后茬1年内不能种植马铃薯,以防发生病害和药害。

3整地施基肥

3.1整地

在上1年秋季进行深翻整地,采用翻、耙、起、压连续作业的方式,深翻35cm,起宽80cm、高15cm的大垄。达到垄平、土细、上实下暄的标准。

3.2施基肥

结合秋整地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t /hm2,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播前种薯处理

4.1种薯用量

按2300kg/ hm2计算用种量,并按播种面积准备种薯。

4.2种薯挑选

选择薯形规整、薯皮细致光滑、薯个整齐一致的做种薯。挑除病薯、烂薯、裂痕薯、表皮粗糙和畸形薯。

4.3种薯催芽

在播种前30d,将种薯放到15~18℃的室内或棚内散射光照下催芽,平铺3层,每隔3~4d翻动1次,使光温均匀一致,当芽长0.5~1cm呈紫绿色时即可切块。

4.4种薯切块

在切块前将木柄切刀放到0.5%高锰酸钾或75%酒精溶液器皿中消毒。切块时从种薯脐部向顶部斜切,最后将顶部竖切。切块呈三角形,块重30g左右,带有1~2个芽眼。切块不能切成小块或薄片,大小应均匀一致,便于机械播种。切块切到病薯时,应立即更换消过毒的切刀,避免切刀将病菌、病毒传染给健康薯块,并将原切刀放到消毒溶液器皿中消毒。病薯统一放置,集中处理。

4.5药剂拌种

将切好的种块每t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g加化石粉18kg均匀拌种,预防病害。拌种时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带口罩和手套,以防中毒。

4.6切面愈合

拌种后把种块堆放在温度14~16℃、湿度80%的条件下和通风良好的地方,堆高为1m,经过3d堆放种块切面愈合即可播种。

5适时播种

5.1播种期

当土壤10cm深处的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25日~5月5日为最佳播种期。

5.2行株距

行距80cm,株距16cm,保苗株数77800株/ hm2。

5.3种肥施用量

46%尿素75kg/ hm2,64%磷酸二铵225 kg/ hm2,50%硫酸钾300 kg/ hm2。将种肥施在种块下6cm处,防止烧种烧苗。

5.4播种

采用马铃薯播种机播种,施肥、播种、合垄、镇压一次完成作业。覆土深度10cm,深浅一致,确保出苗整齐。

6田间管理

6.1化学除草

苗前化学封闭除草用72%异丙草胺1500~2250ml/ hm2加70%嗪草酮600~750g/ hm2,兑水喷洒。苗后化学除草用12.5%烯禾啶1200~1500ml/ hm2,防除阔叶杂草加70%嗪草酮450~600g/ hm2,在马铃薯拱土期到苗高10cm前施药。

6.2中耕培土

出苗前用深松犁深松垄沟,放寒增温,疏松土壤,接纳雨水。在马铃薯株高10cm时进行第1次中耕培土,浅趟少上土;株高25cm时进行第2次中耕培土,深趟多上土;现蕾期进行第3次中耕培土,深趟高培土。通过中耕分层培土,把大垄培成半圆形高垄,变单层结薯为多层结薯,增加结薯数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6.3灌水追肥

在出苗前、现蕾期、开花期、结薯期、薯块膨大期,根据土壤持水量情况适时进行喷灌或沟灌,保证植株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结薯后期和收获前要控制水分,防止发生病害和烂薯。在现蕾开花期结合中耕进行追肥,以钾肥为主配施氮肥,追施50%硫酸钾150kg/hm2、46%尿素75 kg/hm2。植株高40cm时,每隔10d叶面喷施0.1%硫酸镁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续喷施3~4次。

7病虫害防治

7.1病害

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达克宁可溶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早疫病。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防治晚疫病。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d喷1次,连续喷2~3次。

7.2虫害

7月中下旬发现蚜虫危害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蚜虫。

8收获

马铃薯植株大部分茎叶枯黄,匍匐茎干缩易与块茎脱离,块茎表皮形成较厚的木栓层,块茎停止增重,达到上述标准即可收获。收获前用打秧机打秧。晒地2~3d后,当田间持水量降到30%时,用马铃薯收获机收获,要掌握好机械入土深度,防止损伤薯块,收获后清除泥土和杂质。

上一篇:浅谈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下一篇:豆角各种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