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建设中送电线路的施工管理分析

时间:2022-10-08 05:29:43

关于电力建设中送电线路的施工管理分析

摘要:送电线路施工能够满足新增负荷的用电需求,优化地区电网结构,提升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效果。本文以330kV皋兰变的建设以及皋兰送出工程的实施为例分析了电力建设中送电线路的施工管理。

关键词:电力建设;送电线路;施工管理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目前皋兰地区的徐家川、西岔以及皋兰铁合金变通过东台~徐家川双回线供电,该线路输送能力有限,随着黑石川几家碳化硅企业的逐步投产,东徐双回线已经满载,在“N-1”的情况下,需要限制大量的负荷。皋兰送出工程实施后,将徐家川~龙川变双回线、徐家川~西岔双回线路改接入330kV皋兰变,并新建皋兰至徐家川变的大截面线路,形成330kV皋兰~龙川双回线以及皋兰~徐家川双回线和皋兰~西岔双回线,提升了地区电网的供电能力,330kV皋兰变与东台变、龙川变分别通过东徐双回和皋龙双回线互为备用,提高了电源点之间的转供互供能力,增强了供电可靠性,为新增负荷提供电源以及合理的接入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实施330kV皋兰变110kV送出工程,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一、送电线路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由于架空送电线路的施工现场在野外,线路长达数十千米到数百千米,施工战线长面分散,所经线路径也比较复杂,因而具有战线长、布点多、施工面广、施工人员分散和野外作业、施工环境经常变化等特点,从而造成施工管理难道大,不但涉及企业的内部,而且还涉及到企业外部广泛的社会关系。

(一)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

(1)人力、物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人员和培训工作,材料、设备的采购和供应。

(2)技术管理。包括施工图会审、设计交底、设计变更、施工现场调查、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流程、新技术推广应用、企业内部技术标准的制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制开发、技术信息收集和技术资料归档等。

(3)安全管理。建设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到不安全因素会对工程本身带来难以估计的影响和危害。在施工管理中重视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除施工作业必须遵照一定的规程之外,还有环境、交通、防火、防盗、材料堆放、电气设施和使用的防护。

(二)企业对外关系方面的管理

企业对外关系方面的管理包括同设计、业主或建设单位(实行工程监理的还有监理单位)、市政、环保、交通、邮电、电力、土地、林业、银行、公安、地方政府等单位和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线路沿线土地所有者的树木、青苗赔偿等。

二、多维度跨区域施工组织管理

本工程的重点就是围绕着建立“区域化管理、规模化施工、标准化作业”的施工管理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提高施工承载能力,核心资源统一管理、工程管理整体协同”一体化的工程管理体系。以往电力施工企业多采用直线式组织结构或职能式组织结构,存在权力过于集中,对变化反应慢,缺乏横向联系等弊端。本文提出的“一体化”多维度跨区域项目组织架构,就是在直线式组织结构上,新增一种以“工程工序为重点”的跨部门、跨区域的沟通流程,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横向贯穿了工程施工工序,纵向设置了区域链,机关部室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介入检查、指导,通过这样区域—职能的组织形式,能解决不同区域质量工艺、管理手段不均衡的矛盾,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公司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其中,区域化管理就是对工程采用同一标准,将这两个工程打捆管理。同一拨人员解决青赔问题,上道工序兼顾考虑下道工序施工难点。规模化施工就是测算进场性价比,合理安排施工,减少进退场次数,降低费用;标准化作业就是尽可能对两个工程采用同一模具,同一设计施工跨越方案等等,统一对施工难点进行攻关,减少重复技术攻关。

三、送电线路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路径选择的管理

本工程线路路径方案,根据电力系统总体规划设计的要求,结合地方城市规划及建设情况,自然保护及文物保护情况,军事设施及通信设施的布置情况、林业情况、矿产情况、水文及地质情况、交通及沿线污秽情况,统筹兼顾,相互协调,按下述原则进行选择:1)尽可能利用现有公路及乡村道路,方便施工运行。2)调查沿线矿产资源分布,尽量避免线路路径压矿。3)结合远期线路统一规划线路走廊。4)避开对线路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的不良地质地段。5)在路径选择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的意识,尽量避免大面积拆迁民房。6)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三新”输电线路建设的要求,结合出线规划、矿藏分布,尽可能采用双回路走线,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节约走廊,减少占地。本工程具体应用如下:

目前330kV皋兰变向西北方向已经规划的线路有330kV皋兰送出线路(π接至330kV台西线)、预留一回至永登方向的330kV线路、110kV徐家川至西岔一二回线改接线路、110kV徐家川至龙川一二回线改接线路、新建110kV皋兰330kV变至徐家川110kV变一二回线路、预留三回至黑石川工业园区的110kV线路、预留四回向西方向的110kV线路,因此线路走廊比较紧张。经过现场踏勘及图上比较,为减少钻越330kV线路,决定110kV徐家川至西岔一二回线改接段以及110kV徐家川至龙川一二回线改接段与待建的330kV皋兰送出线路(π接至330kV台西线的兰西侧)平行走线,新建110kV皋兰330kV变至徐家川110kV变一二回线路与待建的330kV皋兰送出线路(π接至330kV台西线的东台侧)平行走线,新建的皋兰至西岔一二回和皋兰至徐家川一二回线路中间为预留的向西方向四回110kV线路留出足够线路走廊。

(二)基础施工

本线路工程沿线地貌单元主要为低中山,局部地段为高阶地,地形起伏,相对高差较小。基础选型应结合本线路地形、地质、水文特点及运输条件,综合分析比较,选择适宜的基础型式;并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经济、环保,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且应对不良地基提出合理的基础型式和地基处理措施。

1、开挖位于耕田的基坑:开挖时要做好生、熟土分别堆放,熟土要堆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以备项目部留取影像资料(位于耕田的基础,在基础验坑时,要有体现生熟土堆放明显的图片),基础回填时,熟土尽可能利用用人工进行回填;在公路上堆放泥土时,要做好防止泥土被雨水冲走的措施,防止污染路面。

2、基础验模: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及项目部人员进行验模,验模合格后,由专人立即把螺栓用物品包裹好(基础浇筑相片中体现),全体列队由项目部工作负责人宣读基础浇筑施工作业票,交代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人员签字确认后进行基础浇筑工作。

3、基础浇筑:基础浇筑时(立柱除外)严禁商砼车直接把混凝土放入基坑内,必须利用串筒或者溜槽进行下料(基础浇筑相片中体现),浇灌的混凝土应分层捣固,每层厚度不能超过30公分;基础浇筑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根开、对角线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及时进行调整;基础试块要在监理、施工人员在场的情况下,现场进行制作,转角、耐张、终端、悬垂转角塔以及单基砼方量超过100m3的基础的基础必须进行试压。

4、接地体敷设:接地体敷设必须在杆塔组立前完成。在耕田的接地体沟深不得小于1米,其余深度不得小于0.8米;每基塔接地体的射线长度不得小于60米,且水平敷设射线的间距不得小于5米;接地体连接、与接地模块连接要双面施焊,焊接长度不得小于8公分,焊点涂刷防锈漆。

5、保护帽及接地引下线制作:保护帽砼等级采用C15,直线塔保护帽规格要统一,耐张塔视螺栓高度及塔腿宽度灵活掌握,保护帽上沿要设有防水坡;接地引下线要紧贴塔腿顺保护帽边沿在地下不小于0.8米处于接地体相连(接地引下线要紧贴塔腿顺保护帽上沿与立柱垂直,接地引下线与保护帽之间有一定空隙,在地下不小于0.8米处于接地体相连)。

6、防腐处理:依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及水文勘测报告》中对沿线地下水及地基土对基础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沿线地基土对基础钢筋有中等腐蚀性。基础混凝土必须全部采用中等抗腐蚀水泥。

(三)架线施工

架线工程共分导地线放线、导地线连接、驰度观察、紧线、附件安装五个分享工程。各项分项工程的重点分别是:导地线放线:导线采用“一牵二”张力放线。地线采用小型牵张设备进行“一牵一”张力放线。导地线直线接续管,过放线滑车应采用钢铠甲护套保护。滑车总数(含转向滑车)不宜超过20个。导地线连接:导地线的直线接续管和耐张连接管的连接均采用集中液压连接方式。驰度观测:采用观测仪以平行四边形观测法在塔上进行观测或者采用经纬仪以角度法观测。紧线:直线塔紧线,耐张塔平衡挂线。附件安装:以空中组

装法为主,直线塔采用挂在横担悬挂点附近施工孔上的两套各由手链葫芦和特制提线器组成的提线设备各提吊两根子导线进行安装。耐张塔采用空中对接法平衡挂线,并在空中进行耐张线夹压接。

全线均采用双地线架设,采用以下防雷措施:在外过电压工况条件下,档距中央导地线间距应满足:S ≥ 0.012×L+1(S-档距中央导地线间距,米;L-档距,米)当档距较大时,最大要求S值为7.5米。要求全线逐基做良好接地。

接地装置型式及材料:沿线所经大部分地段为黄土,土壤电阻率较低,接地装置主要采用Φ12圆钢方框加射线方式。

结束语

电力建设中加强电线路的施工管理,能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实现队伍、机具等资源的统筹调配,实现工序流程的合理安排,从而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

上一篇:浅析CNG常规加气站的重要组成及其几点设计建议 下一篇:闽台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