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管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10-08 04:54:55

资金管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院校对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大,基建项目迅速增加,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各高校为完成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及专升本的验收,一些指标成为评价一所大学的硬指标,特别是扩大校园规模增加建筑面积是学校达标的一项重要指标,从2000年起各高校纷纷新建及扩建校区,解决了近几年扩招后教学及校舍紧张的情况,改善了教学环境。通过对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审计调查情况看,各高校通过扩建和新建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招生规模,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坚实基础。但在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筹集使用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

一、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没有认真履行基本建设程序。高校扩建和新校区建设项目立项后,绝大部分高校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没有经过审批,有的高校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对一些单项工程报主管部门进行了审批。由于整体建设,特别是新校区建设的可研和初步设计未经审批,各高校自行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带来了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难以控制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部分高校在建工程已超立项时批准面积。二是边设计、边施工,过度缩短工期。过度追求工程进度,不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将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有的已经出现质量问题,造成损失浪费。三是未认真执行招投标制度。未经招标或未经批准采用邀请招标和议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和材料供应单位。四是内部控制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部分高校存在未认真执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制度,无合同支付费用、工程价款结算管理缺乏控制,结算资料相互矛盾,造成多计工程造价、虚增建设成本、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工程未办理竣工验收以及竣工资料不完整等问题。

二、债务负担沉重,偿还贷款存在风险。从各学校建设资金来源构成看,负债性资金已成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截至2005年底,所调查的高校实际到位的建设资金中贷款平均占到58.4%,最高达到76.9%,且大部分贷款须在建设期内偿还,使得各高校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各高校在财政投入有限且以前年度结余资金已基本用于建设投资的情况下,还贷只能采取展期或借新还旧,进一步增加了融资费用,加大建设成本,也加大了偿债风险,影响投资效益。有的高校甚至发生了违规筹措建设资金的问题,审计调查发现,存在采用收取建校费、超标准收取学费等方式违规收费、未经批准搞校内职工有偿集资和挪用科研经费等专项资金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年度里,学校负债运行的问题将会格外突出,给学校带来沉重压力的同时,也将增加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

三、土地征用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所调查的高校共新征土地8513亩,截止审计调查时尚有3705亩未办理土地审批手续,属无证使用土地。在土地审批过程中,还存在拆分批地和划拨土地收取土地出让金的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高校对新校区建设是政府投资项目的认识模糊。高校建设项目虽有大量贷款,但是归还贷款主要靠事业资金结余,收取的学费等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也属财政性资金。二是各高校考虑生源和办学条件多,考虑还贷责任少,有相互攀比的思想。三是建设项目管理人员难以适应较大规模建设任务的要求。

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严格履行审批制度。对新开始建设高校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要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依照规定权限进行审批,科学合理的确定建设规模、标准和总投资。对处于在建期的高校,结合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实际,适当压缩建设规模,严格控制建设标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好的经济效益。计划管理和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进行清查,对拟建工程的规模、标准进行审查核定,防止过度超前建设,避免损失浪费。

二、积极推行代建制度。针对目前高校建设管理人员还难以适应较大规模建设要求的实际,对新校区建设项目,可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组织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达到加强管理、节约投资,提高效益的目的。

三、切实保障投资环境和加强投资管理。高校所在地政府要加强对高校建设环境的保障工作,既要保护好农民利益,也要防止影响高校建设事件的发生。在土地等审批中,严格按国家规定办事,严禁乱收取费用。鉴于投资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应引起政府和高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应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严密的投资管理制度,用制度引导和约束高校建设的健康发展,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出高效地投资经济效益。

四、统筹考虑,盘活资产。移址新建的高校最少有2处校区,有的多达3处,教职工交通靠学校发班车解决,有的高校新老校区在异地,既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和日常支出,也给职工上下班带来不便。同时,针对高校建设资金筹集困难和债务负担沉重的实际,对高校现有资产要统筹考虑,加强调研,采取置换等方式盘活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五、加强管理,依法办事。凡有建设任务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落实建设责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过错追究制度,严格按照建筑法、招标法和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的规定办事。凡依法应进行公开招投标的项目,必须公开招投标,进入有形市场交易。严肃工程价款结算和财经纪律,防止多计多支工程款,违规收费和挤占挪用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上一篇: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创新思路探讨 下一篇:谈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