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跟习惯过过招!

时间:2022-10-08 03:01:30

有想过引领你波澜壮阔的一生的到底是什么吗?觉得是野心、情趣还是精准的判断力?嗯,现在告诉你,其实……是习惯。

想想看,一天有24个小时,1440分钟,8.64万秒。就算不是多动症患者,要做的事情也太多:选择穿啥,吃啥,听什么歌,在上班时间点开哪些同事、朋友的对话窗口然后聊点啥……这些事哪儿能一一认真思考啊。也许你会说,就这样我还有选择恐惧症呢!但仔细想想那也是在我们所知的有限的范围内纠结一下罢了。所以与其说You are what you wear,不如说你就是你的习惯。

记者查尔斯·都希格有本书,就叫《习惯的力量》, 副标题是“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生活,那样工作?”虽然这本读物的名字有点儿机场文学,这可能让你在地铁上阅读的时候会显得像个励志狂人,但是它会讲给你听,为什么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而不是自己主动做的决定,而我们的一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一般来说,每个习惯有三个组成部分:一个是暗示,让你的行动开展;一个跟这个暗示直接相关联的“奖赏”;一个惯常行为,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习惯—在暗示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很自然地想起了某个诱惑,于是习惯性的行为就出现了。

而且习惯还是自动展开的。你以为你是在为自己做决定,比如说总觉得下午3点该去淘淘宝,其实只是你的习惯在某个契机下自动展开了:这时你刚干完了点活,处在了满足感和无聊感的缝隙之中,这一切触发了你每天下午淘宝获取满足感的习惯。

如果想改变这个习惯,那该做点儿什么呢?你得问问自己,在每天下午3点定时打开淘宝这件事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是压力太大想喘口气,还是爱上了快递小哥?找到原因之后,你才能用“喝杯咖啡”或者“向快递小哥告白”之类的方法来改变习惯。

我们可以养成新的习惯,也可以试图用新的习惯“覆盖”那些你不想要的坏习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做实验,分析一下自己的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然后就像当年在实验室里一样(不是学理工科的也没关系,可以回忆一下高中的化学课!),通过改变变量,不断调试,总有一天,你就能有一身金光闪闪的习惯啦。

习惯这件事,对你个人来说就是一只藏在身体的大怪兽,而对于公司或者更大的组织来说也同样重要。你可能听说过那个可以对销售、市场、咨询、产品经理等一系列需要具有忽悠能力的职位发问的问题:怎么把鞋卖给从来不穿鞋的人?是的,我们拥有的好多文明人的习惯,也都是被“培养”出来的,比如刷牙。

牙膏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营销大师们在广告里说,使用牙膏可以祛除牙菌斑哦,让你变成闪亮亮的美人哦,漂亮人儿都用牙膏!可是销量并不是很好,因为“牙菌斑的消失”和“变漂亮”这件事儿隔得太远啦,而唯一成功的团队是在牙膏里添加了泡沫和香料—刷牙的时候可以刷出很多泡沫,刷完还有一种清凉的感觉,确实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观“奖赏”,“刷牙”这件事才慢慢成为了文明社会的习惯。

不过,总的来说,习惯不是“砰”地一下就能改变的,好的“奖赏”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是如此不同,对于什么是“好的奖赏”也有千百种考量。我们试着列出了一些我们想象中的习惯养成方法,当然并不一定广泛地适用,你还是在回家的地铁上或者等泡面泡开的间隙,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吧!

通过习惯戒掉一些毛病

1/星期一综合症

暗示:周一,你睁开眼

惯常行为:很烦,想和家里的猫互换身体

奖赏(改变!):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还有女生在等着我……

也许你可以把自己钟爱的东西从家里带走放在办公桌上,比如一株多肉植物或者一个二次元女神的手办什么的,这样就可以把每个痛苦的周一变成“白色的明天还有光明在等待!”,想要见到它们的心情会让你期待上班的。

2/经期综合症

暗示:例假将至

惯常行为:发飙

奖赏(改变!):敞开吃!(未得到科学认证)

姑娘们一到经期就习惯性发飙,仿佛普天之下皆贵妈,逮住就能把娇撒。但有个未经果壳网证实的说法是例假期间吃多少都不会胖!这个论断要是真的该多好啊,那么每月一度的“发飙时刻”就可以变成“大吃时刻”,估计就没那么多脾气可发了吧?

3/选择障碍症

暗示:当很多商品出现在眼前

惯常行为:选不出

奖赏(改变!):都买下来的愉悦,前提是赚钱,或者Inner Peace。

由于有越来越多非常懒惰地摆出一排同款但是不同色系商品的商家,从中选择的困难使无数英雄尽折腰。不过有句话说,选择障碍症说到底都是穷!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多赚钱,然后每个色号都拿一件回家就行啦……或者你可以研究一下后希腊时代的哲学: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东西吗?

4/拖延症

暗示:有工作要做

惯常行为:拖

奖赏(改变!):把每分钟的工作换算成钱!

拖延症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动力不足!知名励志教材《和时间做朋友》里有个例子,一个背单词的哥们儿计算出,原来自己背一个单词值20元钱!一天背20个单词就是400元钱!那我们也可以按照工资倒推回去算算自己做一张PPT多少钱,如果每做一张都能知道自己又赚了多少钱还挺可喜的,你不会不同意吧?!

5/戒烟

暗示(改变!):烟瘾来了或者看到了一根烟

惯常行为:抽

奖赏(也可以改变!):其他刺激,比如一起戒烟的朋友或者其他开心的事儿。

《习惯的力量》里对戒烟给出的答案是,一要改变“奖赏”,比如在你想摄入尼古丁的时候给你根电子烟或者口香糖什么的;二就是要形成一个戒烟的团队,Fight as a team!介于面子、荣誉感或者各种原因,吸烟的奖赏就没有那么大了—这对健身、戒游戏、戒酒同样适用。

6/网络依赖症

暗示(改变!):刻意地把电子产品扔一边

惯常行为:头可断血可流,网必须有!

奖赏(也可以改变!):在网上到底想要点儿啥?去现实里找找替代品吧。

到底是网络,还是寂寞?我们从永不停歇的互联网中到底想要点儿什么啊?如果想要乐趣,那可以去看看书;如果想买东西,可以关上电脑出去溜达溜达。或许没事儿可以看看古人的传记,他们没事儿都在干点啥?也许我们还可以不仅改变“奖赏”,也能顺便把“暗示”给消除了。要实现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拔其网线,断其WiFi、收其iPad……

7/晚睡强迫症

暗示(改变!):深夜了

惯常行为:熬

奖赏(也可以改变!):弄清楚到底是为啥熬夜啊?然后替换掉它!

你需要对自己进行一个深刻的自我分析,到底为什么我这么晚了还不睡,是讨厌面对白天又要去工作的事实,还是狐朋狗友都在熬,抑或是团购网站都半夜更新,太可恶了!然后即可选择是换工作、换朋友还是摆脱“熬夜皮肤差,皮肤差就要熬夜买护肤品”的恶循环。

也可以养成一些新习惯

8/少睡15分钟吃个早饭

暗示:早晨

惯常行为:不吃早饭

奖赏(改变!):选最喜欢的吃呗!在早上吃你最喜欢的食物吧!想象一下,能唤醒你味蕾的最诱人的食物是什么?是酸酸的橙汁,还是烤得热烘烘有点焦的面包?Go for it!如果实在喜欢卤煮或者韭菜包子什么的,那吃完别忘了口腔喷雾或者口香糖……

9/成为长期运动者

暗示:犹豫去不去健身房的时刻

惯常行为:不去!

奖赏(改变!):Beautiful Body锁定一下健身房或者你跑步的惯常路线上有没有好看的人儿,让对方优美的曲线成为动力呗!至于那些健身房人士性取向多成谜的传闻,或者帅哥虽好,未必成正果之类的问题,它们都和祛除牙菌斑一样遥远。

10/阅读高雅书籍

暗示:应该读本书

惯常行为:拿起了《故事会》

奖赏(改变!):看点儿短的,还能装X泡妹的书!

此刻你在阅读的这本杂志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我们不知道你这个良好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如果想要读一些高雅的文学作品的话,可以从集高雅与低俗于一身的弗洛伊德开始,同时享受学术和八卦的双重乐趣。正如电影《顽主》所说:“我现在马上去救你,你先把话题往低处引,记住,用弗洛伊德过渡!”

11/吃健康的食物

暗示:吃饭时刻,你该点菜了

惯常行为:吃肉

奖赏(改变!):用视觉刺激替代油和盐的诱惑

健康的食物总是比营养过剩的食物好看的。比如说牛排无论怎么拍,都是一坨褐色的物体;而汉堡这种东西,如果没有大得过分的生菜叶来陪衬,也无非是两片浅褐色的物体夹着一片褐色的物体。而蔬菜水果就不一样啦!鲜嫩欲滴腾挪跳跃要多可爱有多可爱啊!不过此种视觉刺激法可能只适合萌物爱好党和摄影党。

12/欣赏高雅音乐

暗示:是时候听听音乐了

惯常行为:你听了一些被广泛诟病的歌曲

奖赏(改变!):把牛X歌曲放到二X歌曲中间,慢慢让它成为能给你带来同等愉悦的音乐

品位常年被人诟病?其实,所谓的高雅音乐只是和你常听的歌不一样而已,无论是罗西尼还是巴赫,其实习惯习惯就好了!你要做的就是把好歌放在两首凤凰传奇或者Justin Bieber之间,并慢慢拓宽中间这部分歌曲所占的比例,说不定还能形成一种农业放克或者古典电子之类的Mix风哪!

13/参与到真实的社交之中

暗示:一个适合搭讪的环境

惯常行为:不敢搭讪

奖赏(改变!):制作可以拿来换最想要的东西的搭讪积分卡!

不要再妄图测试是否在几杯啤酒下肚之后你才会有勇气去搭讪女孩子了,放心,你每次都会喝睡过去的。如果你实在有点儿Geek、特别爱好数字统计的力量的话,不如给自己弄一个积分卡,盖满10个搭讪戳即可咬咬牙送给自己一个一直想要的LoL英雄一个……

有助于养成习惯的工具

01 豆瓣

在豆瓣出现之后,促使我们看完一本艰涩的书和一部催眠的电影最大的动力就是“看完我就能在豆瓣标记‘已看’了啊!”当然不排除世上有庞大的看了一半就Mark党—骗 子!

02 社交网络

虽然社交网络培养了这么多表演型人格,不过往“腹有诗书气自华”方向表演总还是比往“抠脚大汉”方向发展要划算一些的……爱上自己的感觉其实不错!

03 物理量化器

无论是健身房跑步机上的数据、公里和卡路里,还是Nike+ Running这种跑完几公里之后的一键分享,都实在太正中人心了啊,“看!我跑了这么多!”

04 记账软件

最开始记的时候会很抗拒……记着记着就习惯了,或者就忘了。

05 一本实验报告

彼得·德鲁克老师在他那堪比起点玄幻小说一般的自传《旁观者》里说:“艾尔莎小姐的练习簿胜过一切。”这本练习薄其实就是自我量化、自我规范的方法而已啦,你可以借助任何一摞纸来实现自我的记录和评价。

06 一个To Do List 的App

这种App实在是太多了,选一个顺眼的就行。关键是要用啊!

上一篇:Sophie Zelmani:我不会使尽解数 下一篇:把事情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