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古道”真面目

时间:2022-10-08 02:12:51

[摘 要]“两京古道”真面目,从实际调查和史料结合的方式,真正反映了历史古道的路径现实,其规模宏大,寓意无穷。不仅表露了古代先民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的坚韧不拔精神,而且为中原丝绸之路申遗提供了更加详实的信息和开辟了更加绿色的通道。

[关键词]两京;古道;路径;文化

所谓“两京古道”,就是豫陕地带洛阳至长安的古代道路。它的考查和证实,已是当前考古界和社科部门研究的热门话题,因丝绸之路已获申遗成功,它毋庸置疑和丝绸之路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当前,经各方调查和史料结合可知,从洛阳直达长安的古道为四条,分别为:崤函古道的“南北二崤道”、“秦汉驰道”、“秦楚孔道”和“黄河走廊”。

崤函古道。崤,即崤山,自古以险峻闻名,是陕西关中至河南中原的天然屏障,在地理位置上属小秦岭余脉的东延部分,也是黄河与其支流河的分水岭。曾有登崤山北眺,黄河谷深急流,蔚为壮观之说。函,即函谷,是指河南灵宝函谷关向西至潼关古道皆出于峡谷之中,深险如函,得名函谷。《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二》有:“自崤山以西,潼津以东,统称函谷”之说。崤函古道,是古代对洛阳至潼关这段道路的统称,该道亦是从崤山峡谷中辟出的一条险道,是襟带两京西安、洛阳的锁钥,也是自古以来中原通向关中西域的咽喉要道。它南依巍巍崤山,北邻九曲黄河,像盘亘在黄河和崤山之间的一条逶迤巨龙,彰显着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并默默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崤与函皆为古地名。崤函,是古人将崤山与函谷并称为“崤函”之塞,是山峰陡险,深谷如函的形象表达。

石壕古道,位置居于河南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南的山北麓,是崤函古道上的一个特殊路段。由于该段古道沿山北山坡修筑,故石灰岩路基较多,又经车轮长期碾轧,路面露出两条较深的车辙而得名,它是崤函古道上保存最好、最真实、最完整、最具原始性、最具特点的一段古道遗迹。为此,历史文献对古道上发生的事情多有记述。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崤有二陵焉,其南陵为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避风雨也”;《史记.项羽本纪第七》有:“楚军夜击抗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以及“秦晋崤函之战”,“秦赵渑池会盟”、“冯异赤眉崤底之战”。除此之外对古道险要,也多有记载《战国策.卷三》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西有黔中之险,东有崤函之固”。这些记载,尽管不能证实“石壕古道”始通年代。但是,足以说明在历史上老陕州的东崤山地区仍然是岗峦起伏、峭壁悬崖、壕深谷窄、地势险要、穿越艰难的地带,被历代称之危途和兵家必争之地。因古代缺少开山工具,面对艰险而无耐,为通行和欲达目的,忍受折磨绕过此地,并且讲明古道在此段又分南北二崤道。

北崤道,在历史上曹魏时又叫“北山高道”。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至二十三年,曹操西伐张鲁、马超、刘备时,为避开南道的水网,便于轻重行动,又恢复了春秋时所走的古道,这就是“北崤道”。这条古道从新安至硖石都走在浅山梁上和缓山坡上,底层都是岩石,不避风雨,是理想的运输通道,曹操为向关中输送粮食、布帛,以供军需,自然从之。“北崤道”,也是周文王朝商时的古道。所谓“文王避风雨处”,就是中途的“逆旅”,实际也是旅途歇息的居点,也等于后来的“驿站”。武王伐商也走此路,沿途遗迹多多。但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在这条古道梁坡的岩石上留下大量的行车轨迹,在辞主坡、大蛇湾、仰韶坡、车家湾等地最多,轨迹深约40厘米左右(轮距1米多)。经史料记载:“北崤道”的具体路径为洛阳谷水、新安县、铁门、辞主坡、渑池、仰韶坡、大蛇湾、车家湾、硖石、张茅、磁钟、陕州城。但在此条古道经曹操修复之后,又延用一段时间后,到西晋以后就向南迁移了。正如《水经注》说:“(曹公)更开北山高道,自后商旅率多以之”。而这时的“北崤道”自西向东为:由陕州城向东过磁钟、张茅,至硖石,以东与周秦古道相接。

南崤道,也是陕州东崤山地区一个较难逾越的地方。史料记载: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派孟明袭郑,走此道至偃师为郑国商人骗阻,结果灭滑而还,走到崤山地区时,为晋国伏兵所袭,秦全军覆没。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冯异与赤眉也大战于崤,赤眉走南崤道“溃奔宜阳三乡”。据有关资料可知,南崤道的具体路径为,由洛阳沿洛河北岸西去,入宜阳、经韩城(春秋时韩国)、三乡拐向西北,再沿连昌河经宫前(唐行宫遗址)过雁翎关达陕州去西安[3]。

然而,历史上洛阳到长安的两京古道,不光是陆路的南北二崤道,而且还有水陆并进的其它多道。胡德经老师为了调查摸排两京古道的真实情况,在1984年至1985年两年间,徒步行程数千华里,沿途召开数不清的座谈会,访问耄耄老者700余人,获得了大量的两京古道遗迹信息,最终查明了上至商周,下至明清八条古道的走向和位置,其中“黄河走廊”、“秦汉驰道”、“秦楚孔道”也和南北二崤道一样,也是两京重要的古代通道。

秦汉驰道,是秦汉时期两京之间的主要古道,是以咸阳为中心至洛阳开辟的高标准通道,大约在西周早期就已形成路基邹形,据驰道遗迹残宽数据可获达45米以上,秦汉驰道在秦末战乱中被毁坏,汉初又进行了修复。秦汉驰道的走向是西出洛阳沿谷水北岸,经汉函谷关(在新安县)、铁门、石河(项羽坑秦卒处)、塔泥(汉新安城)、俱利城(战国时秦赵会盟处,今渑池县城西)、观音堂、甘壕(唐石,壕,杜甫投宿处)、硖石(唐在此设硖石县,后废为驿)、抵陕州,与“南北二崤道”合轨。再西经桥头沟(汉献帝东迁次于此)、原店、五原崤、沙坡头至秦函谷关。此关在桑稠原东侧弘农河西岸,遗址在今灵宝县王垛村。秦汉池道出稠桑,经东西古驿、杨家湾、阌乡、盘豆驿、阌底(隋阌乡县),进入陕西省的沙坡、十里铺、达潼关。全长约484华里,其中有88华里的古道遗迹。据史料记载,隋唐后两京御道基本上是用“秦汉池道”路线,只是唐代到高宗、武后以后,以走南崤道为主线,故南道的行宫、驿馆也显著增多,自洛至陕,中途设行宫十座,驿馆十三所(临都、甘水、秦安、三泉、甘棠、柳泉、韩城、福昌、莎栅、嘉祥、鹿桥、硖石等)。

秦楚孔道,是“崤山南道”的分支和延长。陕州是古今两京通道的水陆枢纽。陕州以西,古道都是沿黄河边迤逦而上,抵于长安,历代入关中的道路都在陕州合轨,走在一条线上,左右摆动不大。陕州以东有崤山分布,地形错杂,故有殊途,始分北崤、南崤、东崤三道。随着时代变移,各称亦异。北崤道为春秋古道,东崤道为秦汉池道,南崤道即秦楚孔道,尤其此道在未达洛阳前即分道东南向梁、楚延伸,故此得名。这条路的走向是在三乡与“南崤道”分轨,横渡洛河,经赵堡、白杨、又在平等街穿越伊河,过白元、内埠、汝州市到达宝丰县,然后分道至宛至淮颍诸地。“秦汉驰道”属官方御道,而“秦楚孔道”为民间商旅之途。据说早在春秋楚平王时(公元前582-510年)伍子胥入秦,及平王为子迎娶秦女均走这条路。东汉皇帝返乡祭祖时也要走这条路。但行人还是以商贾为多,在宜阳县白杨、赵堡、汝州市杨楼一带,群众都称为“骆驼道”,沿途路上有称骆驼岭、骆驼沟、骆驼坡的地名。据说有至清末民初这条道还有骆驼和牲口往返于此。牲口白天走,骆驼晚上行,不绝于途,日以继夜,驼铃响彻通宵。运的货物都是食盐、药材、布匹、丝绸、茶叶、瓷器、鞭炮、香表等物品。据考证,这条秦楚孔道沿路上有不少古建遗址,如石拱桥、甘、陕商贾会馆,还有修路碑记等,这些均为这条古道的久远历史提供了见证。

“黄河走廊”,也是两京古道上最重要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古道。大家均晓知,黄河是一条水陆兼备的大“走廊”,既可水行,又可陆行。故有大禹治水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船”之说。胡德经老师在渑池县西北的白浪渡口和大小扣门走访得知,武王东征与诸侯会师孟津时,也是沿黄河而下,不仅有车马,且有船筏,可谓“水陆并进”。尔后随着凿石开路工具的进步,陆路便逐渐向南移动,而沿谷水和洛水西去,穿越崤坂,走“南北二崤道”了。水上通道一直通行数千年,直至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方止。数千年来,黄河两岸岩壁上留下大量的水运遗迹,从孟津的黄河谷口往西直至三门峡,河边突出的岩壁和水边兀立的巨石上大都留下一条条古代漕运纤索磨勒的沟槽,其次是古代先民为了凿渠通运,利尽中古,均经历了多次的开凿和整修,付出了大量的人力及财力,为促使漕运通畅做出了巨大贡献。

两京之间的古道交通,据史料记载,除上述洛阳至长安直达的交通要道外,以外还有其它路径,只不过是一些短途的绕道或发生的一些微变情况,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因此,两京古道的调研和考查,路径多变是随历史演化和变迁所致,从而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石壕古道是崤函古道北崤道随历史变迁所南移和周秦古道相接的部分路段,地处河南三门峡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南的山北麓。

2、崤函古道分北崤道和南崤道,路径既有分道又有重合,是两京古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两京古道的调查和认同,为拓展丝绸之路的深层研究和申遗提供了有力的见证。

参考文献:

[1]张怀银贺兰君王保林.《三门峡史迹》.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上一篇:我国地下深孔采矿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下一篇:园林绿化种植的施工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