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略读课文的教学原则

时间:2022-10-07 11:51:50

探讨略读课文的教学原则

最近,在听课调研中,我发现有一部分教师对如何教小学略读课文有不少的困惑。比如:有的教师忽视略读课文在单元整体中的地位和与其他课文的联系;有的教师只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粗浅理解照本宣科,在中年级和高年级采用的教学模式一样;有的教师变略读为泛读,放任学生自读,不加引导;有的教师“精”“略”不分,对略读课文指导过细,以教师的强势分析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细碎而频繁的问答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略读课文究竟该如何进行教学?我谈一下自己的想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避免过细指导

略读课文在编排上,一般处于精读课文和读写例话(或积累运用)之间,全册课文中的略读课文占到1/3,所以对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可掉以轻心。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易懂,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从原则上讲,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必刻意追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宜进行过细的指导,应该让学生多运用精读课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和自己积累的阅读经验,围绕本组课文设置的专题和教师提示的阅读重点去独立阅读和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由此可见,无论是精读课还是略读课,学生所运用的阅读方法可以相同,不同的是师生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精读课是教师细致地指导学生读,教师教得多;略读课主要是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读,学生学得多。因此我认为,略读课的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习得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运用于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并最终实现学生自主读书。

二、有效引领,提升能力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更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课堂中放手与辅导的关系,该辅导时就要把学生扶上马送一程,去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教师的辅导要有的放矢,点到为止。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其次,引导学生找准课文重难点,分清轻重,感悟要有一定的深度。再次,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活思维,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最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个性感受。教师要力求扶放并举,既不要放任自流,也不要严肃过度。

其实,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是无原则地放任自流,在略读课文中教师能否有效地引领学生自学,这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的引领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或许会受到个人阅历、时空差距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这时教师就应该适时做好点拨、引领、总结,帮助学生在自主理解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在略读课的教学当中,当学生有知识困惑时,教师可以作指导性引领;当学生思维不能深入时,教师可以作提升性引领;当学生情感不能升华时,教师还可以作拓展性引领。教学目标要步步递进:三年级教师可设计安排课内预习,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顺课文,然后参照“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初步领会文章思想。四年级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质疑问难,学习文章中运用的表达方法。五、六年级可让学生课外自主预习,用“审题、读文、画生词(关键句)、提出问题、查阅相关知识、摘抄”的方法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适度拓展,向课外延伸

略读课文的教学正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并适度向课外拓展、延伸,最终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过渡的过程。在略读课文教学结束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成败得失,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前课后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就课文的某些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某些问题的兴趣;对那些写作方法独具特色的课文,也可以设置读写迁移点等。这样拓展课堂内容,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 编 晓 月)

上一篇: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下一篇:变校园为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