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创造梦想奇迹的舞台

时间:2022-10-07 11:14:06

奥斯卡:创造梦想奇迹的舞台

北京时间2月25日,一年一度的美国电影“春晚”――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在好莱坞如约揭晓。有人说,本届奥斯卡的关键词是“破纪录”。也难怪,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爆冷门,《逃离德黑兰》战胜被广泛看好的《林肯》,李安则打败了斯皮尔伯格,再次荣获最佳导演,并包揽最佳配乐、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摄影共四项大奖。破纪录的还不止这些,丹尼尔・戴・刘易斯改写了奥斯卡历史,成为第一位三冠王,而珍妮佛・劳伦斯则是历史上第一位“90后”影后。

掠去浮华,还原真实,所有成就的背后都写满了成功者心血的付出与梦想的坚持。

李安独自打拼二十余年,最终两度站上奥斯卡最佳导演的领奖台;本・阿弗莱克怀揣着电影的梦想,经历了由性感偶像到票房毒药的衰退,经历了优秀编剧到三流演员的嘲笑,终究在一片骂声中坚持下来,一举拿下奥斯卡的最高奖项;14岁就坚定了电影梦的龙套少女劳伦斯,在22岁如此青涩的年龄横空出世,一鸣惊人;而影帝刘易斯13岁就开始在影坛摸滚爬打,他尝过万人瞩目,也尝过唾弃咒骂,他曾两次失意离开,最终出于对表演的热爱,回归影坛,改写了奥斯卡的历史……

梦想是人生的渴望、动力的源泉,从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梦想的飞翔。本届奥斯卡用它沉甸甸的奖杯再一次告诉我们――梦想可以创造奇迹!

李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

关键词:梦想;执著

李安成功的因素很多,或许有隐忍的等待,有命运的垂青,但更多的是他对梦想的执著。

1984年获得电影硕士学位后,李安留在美国开拓电影事业,从此度过了人生中最灰暗的几年。他在家写剧本,生活的来源则依靠妻子微薄的工资。李安曾在自传中写到过这段生活:

“这样的生活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很伤自尊心的。……后来,我去了小区大学,最后心酸地报了一门计算机课。那几天我一直萎靡不振,妻子很快就发现了我的反常……第二天,去上班之前,她快上车了,突然,她站在台阶下转过身来,一字一句地告诉我:“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

那一刻,那些快要淹没在庸碌生活里的梦想,像那个早上的阳光,一直射进心底。”

1990年,在家蛰伏六年的李安开始执导第一部电影《推手》,一举获得台湾金马奖八个奖项的提名。随后推出的《喜宴》不仅获得金马奖多个奖项,还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李安也一跃成为世界知名导演。随后,从《卧虎藏龙》到《断背山》再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到两度摘取最佳导演奖,李安在电影的路上一直探寻着,他说:“我一定要在电影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因为,我心里永远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

素材点拨:梦想的影响究竟有多远,执著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李安给出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或许在追寻梦想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太多的难题,但无论怎样,都请你紧紧地记住心里的梦,即便我们当时没有能力去实现它,但只要你还记着它,小心地呵护它,并愿意努力一步步走近它,那么,岁月终不会辜负任何一个为梦执著的人。

话题拓展:梦想其实并不远;有梦的人生才精彩;执著的力量……

关键词:沉静;坚持

就像李安第二次捧起最佳导演奖的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样,他征服世界的历程也堪称“奇幻”。为了将一本内涵复杂的小说创作为成本昂贵的3D电影,已经跻身世界一线导演的李安,不惜放弃公众曝光率,静心打磨剧本整整4年时间。而如果回溯李安22年的导演之路,我们会发现从《推手》开始,这种沉静便一直伴随他左右。在喧嚣浮躁的影坛,当别的导演将时间与精力用在华丽的场景与失真的宣传上时,唯有李安像个安静的孩子,一头扎进自己心爱的玩具中,不理世事。

为了拍少年派,50多岁的李安硬是考下了潜水证,他在废弃机场里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全自动波浪装置水槽,以模拟各种海上环境,为的是让影片中的海水更真实;他找了四只老虎来配合拍摄,为的是能拍出更具真实性的老虎……他所有的这些努力都不过为了对得起自己――“我坚持必须拍有内涵的电影”,这一理念,也使得众多华人导演无论是高调赴好莱坞闯荡,还是不惜用高成本大制作“冲奥”,最终都敌不过他的沉静与坚持。

素材点拨:龙应台说,李安的眼睛像一只小鹿,纯真、温柔而聪明。陈文茜说,李安把自己放得很低,低到能看见每一个人的灵魂。这种安静与低调,在当下的文化圈是少见的。

有哪个导演甘于忍耐6年“家庭主男”的沉寂和坚持学习,又有哪个导演能既深切了解本民族个性,又能走出国门对不同种族间为共生而必须经历的文化融合有自己的思索和体会?深藏在李安心中的深沉情感与体悟,正是很多中国导演心里最欠缺的。因此,当公众像欢呼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为李安身上的中国意象激动时,内地电影界最好先感受一下李安的沉静与坚持。

话题拓展:沉静;思想与信仰;困境中的前进;坚持做自己……

丹尼尔・戴・刘易斯:

实力造就荣誉

刘易斯被人们称为“最会演戏的演员”,他常常在影片没开拍前就已经沉浸在角色中了。就像在那部为他摘得第一座小金人的电影《我的左脚》中,刘易斯饰演罹患先天性大脑麻痹、只有左脚能灵活自如的天才作家。在剧本朗读会上,当导演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刘易斯出现在剧组面前,其他演员都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他以百分百成形的角色形象出现,而我们还坐在这儿穿着日常的衣服?”

然而,谁又知道为了舞台上成熟的演技,刘易斯在台下默默地付出了多少?出生文艺家庭的他一直熟稔的是莎士比亚舞台剧的表演风格,13岁时,因为一部《出租车司机》的电影,他随即想成为一名电影演员。他在一周之内将这部影片反反复复看了6遍。“我常常整夜整夜地看电影,凌晨5点蹒跚出门,试图体验那种落魄而寡言的情绪。”

他曾经在出演《纽约黑帮》前,花费了大量时间悉心研究纽约十九世纪的历史,为了拒绝一件不符合当时纺织技术的保暖外套,他宁愿穿着褴褛衣衫,最终因此受寒病倒……他在影坛50余载的滚打付出,他将三座小金人收入囊中,如今,终于可以向他年少时的梦想告慰。

素材点拨:我们往往只羡慕成功之花的娇艳,却忘却了它曾经付出的泪水与汗水。刘易斯为了少年时的梦想,不惜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也要坚持把属于自己的每个角色都演绎得更棒更好。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演戏,刘易斯少年电影梦的实现唯一依靠的就是50多年的坚持与付出,十二分的敬业与学习。荣获奥斯卡三冠王,他实至名归!

话题拓展: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不忘初心;付出才有收获……

詹妮弗・劳伦斯:

“90后”横空出世

22岁,第二次提名,第一个奥斯卡影后。在一般人大学刚刚毕业的年龄,詹妮弗・劳伦斯已经凭借自己的天才和勤奋踏上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加冕奥斯卡影后,拥有自己的第一座小金人。多年后,当人们回忆起第85届奥斯卡盛会时,一定会记得新科影后詹妮弗・劳伦斯摔倒在台阶上的那一跤,更会记得她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的狂躁、张力和释放。

继玛莉・玛特琳之后,詹妮弗・劳伦斯成为奥斯卡85年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影后。她怀揣着电影的梦想14岁就开始跑龙套,她的外表也许不算美艳绝俗,然而才情纵横,20岁便凭借《冬天的骨头》得到奥斯卡影后提名;她的个性也许不够张扬桀骜,然而保持自我,拒绝在好莱坞的审美要求下瘦成一支竹竿;她的姿态也许不够高调到吸引来狗仔的注意,然而她依然是绝对的票房保证。

查理兹・塞隆在第一次看她演戏时就断言“她将掌管这个世界”,这个预言会否成真?至少在这届奥斯卡之后,詹妮弗・劳伦斯已经迈开了掌管世界的第一步。

素材点拨:本届奥斯卡最抢眼的加冕莫过于“90后”影后詹妮弗・劳伦斯,她的封后之旅顺利得令很多好莱坞大牌影星眼红。但这又怎样呢?这位年仅二十出头的姑娘,你似乎不能以“个性”这么简单的词来形容她,她人前低调,戏中桀骜,她无论面对怎样的外界压力,都能从容地保持自我,拒绝被塑造,或许除了勤奋,这些也正是她年轻有为的秘诀。

话题拓展:我的青春我做主;“90后”的精彩;成长……

范冰冰走秀值得我们骄傲吗

每年的奥斯卡,都聚焦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牌明星、美女帅哥。以前的奥斯卡,我们期待中国的电影能获奖,但当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像中国足球一样一次次令我们失望时,我们的焦点似乎只能八卦地放在明星的穿着打扮上。自从范冰冰以一身龙袍装惊艳戛纳后,此后的电影节,似乎冰冰穿了什么成为了我们关注的最大焦点。今年的奥斯卡也不例外,一身玫红裙装的冰冰再次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但平心而论,范冰冰值得我们骄傲吗?就算再出位、再性感,值得我们欢呼吗?奥斯卡毕竟不是针对明星选美,而是针对影片本身,与其冰冰们、观众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把心思放在穿什么的问题上,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怎样把中国的电影做得更好!

中国电影要以怎样的

姿态走向世界

就像诺贝尔奖一样,奥斯卡也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难解的结。莫言的获奖圆了几代人的夙愿,而李安虽多次问鼎奥斯卡,但对于中国很多导演特别是内地导演,心绪依然很复杂。

为了获奖,多数的华人往往消费中国话题、东方元素,在影片题材方面,认为古装、宫廷、武侠肯定会成为吸引欧美评奖人注意力的不二选择。为了实现商业价值,很多人不把重心放在对真实人生的体悟上,以及电影本身的精打细磨上,而是放在宏大的叙事、豪华的制作上。诸如当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张艺谋导演曾叫嚣“一切是冲着奥斯卡而去的”,但这种黄金堆砌、华而不实的电影国人都接受不了,又怎能让世界接受?

获得国际大奖的认可,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市场的有力渠道,但是中国电影以怎样的姿态走向世界值得思考。在商业指标、大片潮流的市场生态中,唯有对艺术价值的坚守、对基于现实主义的民族性的坚持,才是电影人、电影作品长久的生命力。

上一篇:自主,合作,探究,达标,总结 下一篇: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对高职院校构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