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校年年分班的原因及其利弊

时间:2022-10-07 10:56:48

透视学校年年分班的原因及其利弊

【摘 要】每学年一些学校总是习惯于把原有班级的学生打乱,然后按照上学期的期末成绩重新编排学生、重新调配任课教师,本意是便于安排教学任务,激励教师的进取之心。殊不知,不仅调动不了教师的积极性,还加大了班级和学校的管理力度,给教育教学与管理带来许多的弊害。

【关键词】年年分班 行为动机 差异比较 利弊

一、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年年分班现象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一定的年龄和认知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都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其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合理地安排各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大规模地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有序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可是,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一些学校总是习惯于把原有班级的学生打乱,然后按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重新编排学生,组建成一个新的班级;而教师也是重新组合,由学校或者年级组调配任课教师,这样一个新的班集体才算真正地产生。这些学校,分班一般都是从初始年级开始,到终止年级结束,全部重新打乱,于是形成了年年分班现象。

二、年年分班现象背后的行为动机

那么学校为什么要年年分班?其年年分班的行为动机是什么?探究其原因,原来这里面既有学校的教学策略,也有教师个人因素,更有社会因素的制约。

首先,让我们看看学校的教学策略。学校的总体目标就是抓教育教学质量。虽然素质教育年年提,不给学生、教师排名声声叫得响,但是学期结束的时候,各地教育局还是以成绩论英雄。学校为了保住教学这条生命线,为了更有说服力地评估教师的业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排名总会出现先后的前提下,采取所谓“均衡制原则”,重新打乱班级的学生,重新安排教师,尽可能的缩小班级之间的差距,组建成一个新的班级。

其次,就是教师的因素。由于现在的部分教师文化素养较低,授课内容陈词滥调,吸引不了学生,学生一到上课期间就恹恹欲睡;或者教师的责任心不强,不愿意管教学生,更有甚者根本管不住学生,学生一到上课就是“大闹天空”,导致全班同学学习成绩大幅度地滑波。这样的班级,学生不满,教师怨言,家长责难,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按照“木桶理论”的原则,必须把它换掉。但是换给哪个教师,哪个教师都不想接手。为了便于分配任务、安排工作,于是乎重新打乱班级,重新分配教师。

第三,社会因素的制约。现在不少家长头尖着四处打听:哪儿学校好,就想法设法把子女转到那个学校去;哪儿有强化班,就不惜代价让子女进强化班。可是教师水平有高下,加之部分把关教师一直“居高不下”,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的生源,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为了重新“均衡实力”,每学年隐性地将班级分成三六九等。

三、年年分班现象的利弊思考

(一)利

1.有利于安排教学任务,量化评估教师的业绩。成绩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命线。无论教育部门再怎么提倡学生的素质教育、综合发展,都不能脱离教育教学质量而坐谈其道。因此,无论教育政策如何变化,各个学校都要或多或少地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为了让每一位教师信服,给广大教师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于是学校每至学年初都将班级打乱,重新编排。这样不但省却了因分班不公带来的诸多烦恼与麻烦,而且易于教师们接受。

2.有利于部分学生调整心态,平息家长的怨气。有些班级纪律差,学风差,这些班级中不少想学习的学生都将希望寄托在重新分班上,希望能分到一个纪律、学风、教师配备相对好的班级,来改变目前学不进去的现状,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同时,有些家长将学生成绩的下滑一谓地怪咎于班级管理不到位,怪咎于教师的能力水平不够,对现任教师不满,提出调班或者转校等不合理要求,而年年分班则正好化解了这一矛盾。即使有些家长虽心存不满,但一想到下学年就有可能更换教师和班主任,有点怨气也就隐忍不发了。

3.挽留住一部分优秀生源,保住学校的声誉。年年分班,尤其是办重点班或者强化班,包括隐性的好差班(看似公平,实际上教师配备、学生生源及学生家庭背景均好),迎合了家长的心理,为不少关心学生成绩的家长打开了方便之门,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这样的班级。而这些班级一般都是由学校重点培养,强化训练,成绩与能力相对于其他班级较好,学校也需要他们来支撑门面。这样不仅能挽留住一部分优秀的学生生源,而且有利于保住学校的声誉。

(二)弊

1.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年年重新分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因为他们知道,今年所教的学生,明年就不一定是自己班级的学生了。教的再好,下一年还是等于替别的老师教。因此任课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要能说得过去就可以了,不必潜心地钻研教材,不必在学生身上倾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的心态如此,学校总体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学生需要不断的适应过程。由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教学方法有别,教学水平有高下,重新分班以后,学生就要不断地接受现任教师的教学风格,适应现任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不自觉就将这些教师放在一起对照比较,导致这部分学生在不同的教师手下,思想波动很大,学习成绩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或者差异。

3.加大了班级和学校的管理力度。每年学校重新分班以后,班主任都得重立规矩,重新整顿班级纪律,费时费力,效果不佳。由于先前的同学分散在不同的班级之中,造成了学生之间的走动串连;由于先前的矛盾积怨没有解决,正好利用新交朋友之机加以解决,出现挑衅群殴现象。如此种种现象,都给班主任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处,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利。

四、对年年分班现象的思考

从多年来的教学结果和利弊分析来看,学校年年分班,总体上弊大于利。利只是从社会影响和学校声誉上考虑较多,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虽然能使部门学生调整心态,但毕竟为数不多;而弊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对施教者和被施教者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割裂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增强了学校管理的难度。所以,我们非常理解学校以平衡促管理的苦衷,但是学校千万不能把它当做家常便饭,频繁使用,那样只能给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学校管理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希谨思慎用。

上一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 下一篇:《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