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于无声教育显魅力

时间:2022-10-07 10:21:47

润物于无声教育显魅力

陶行之先生说:“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此话告诫我们:所谓的“问题学生”也有闪光点或超出常人的智慧,一定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更要积极引导,用心培养,否则,哪怕他们身上真的有爱迪生、爱因斯坦一样的潜质,也不可能发挥出来。因此,“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也就成了教育工作者应该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

问题学生激励尊重沟通只要是有学生的地方,总会有一些成绩差,对学习没有兴趣,无心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或思想后进,行为习惯较差;或自由散漫,纪律观念淡薄;或懒惰贪玩,自控能力偏差;或惹是生非,打架斗殴;或无所事事,喜欢出没于网吧的学生,这就是我们教师挂在嘴边的“问题学生”。他们的这些不良习惯或行为,既影响了自己的进步,还损害了班级的荣誉,甚至影响整个学校的声誉。因而,在不同程度上他们会受到同学的冷落或歧视,甚至会受到一些老师的“特别”对待。陶行之先生说:“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此话告诫我们:所谓的“问题学生”也有闪光点或超出常人的智慧,一定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更要积极引导,用心培养,否则,哪怕他们身上真的有爱迪生、爱因斯坦一样的潜质,也不可能发挥出来。因此,“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也就成了教育工作者应该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

一、善于激励,给“问题”学生一点阳光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获得成功是人们普遍的心里愿望,对待“问题”学生,关键是从激励入手,用激励措施来转化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树立信心,抬头走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一面,只要留心观察,仔细了解,就不难发现他们的特长,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成绩及时鼓励赞扬,比如作业本上一句简短的评语,看到他的进步给予一个和善的微笑,同学面前一次小小的表扬,对于他们来说也许都是进步的动力。还要为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爱好,因人而异,扬长避短,不能因为教师过高期望学生没有达到而训斥、否定他们。为他们不断创造成功的机遇,让他们在掌声和赞扬声中带来快乐,鼓励他们把优点发扬光大,使他们产生向上的动力。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并非在一朝一夕,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更是个持之以恒的工作,对他们的转化要有时间上的宽容。教师要细心,更要有耐心,要做有心人,必须发现不良行为及时纠正,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并逐步把兴趣迁移到学习中去。

二、尊重他们,用“爱”让他们树立自信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是自我实现这一最高层次需要的前提,每一个人都渴望能够被信任与尊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能放下师道尊严,对待“问题”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尊重,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开拓视野。创建一个师生平等相处的平台,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会提高。只有懂得尊重学生的尊严和独立性格,才会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一片苦心。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问题”学生自卑心理较重,总觉得自己各个方面不如人,引不起别人的注目,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生活在他人的阴影下,心里不平衡,从而自暴自弃,所以,对待他们我们更要多几分尊重,多几分理解,经常观察学生们的一举一动,注意观察学生的微妙变化,哪怕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状况,还应重视成长的过程和变化。用真心、诚信、善心去打动他,爱心浇灌,诚信待人,促其主动进步。

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

一个人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使他感到自信,体验自我价值,获得满足和幸福感,从而也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三、善于沟通,架起相互理解的桥梁

沟通的目的说是为了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他的认识水平,作为教师,要善于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用道理去分析、启迪学生的心灵,经常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让爱和关怀如春雨般滋润他们渴望成长的心田。

在与“问题”学生的沟通中,我们更要学会专心倾听。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来向我们倾诉时,不管多么忙碌,我们都应该放下手中的工作专心倾听,针对他们的心里症结,用关怀体贴的语言打动、说服、化解他们。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只要能够静下心来积极地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由地表达了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而且通过老师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问题已经被引起老师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了良好的开端。

心理学告诉我们:师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要以教师对学生所表示的积极情感为前提。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一旦教师与“问题”学生之间有情感的沟通,教师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就会愉快地接受教育。而老师的宽容和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

四、改变批评方式,实施“绿色”批评

批评比表扬复杂,对孩子心理影响更大,要特别慎重,尤其是行为不良的学生对此会更敏感,我们必须做到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要善于“疏”,切记简单粗暴,要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严爱结合,平等交流,以诚相待,让学生自己认识错误,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批评是善意的,就会乐于接受。

“绿色”批评应该注意语言“美”,就是把批评的话语转化为委婉的、学生易于接受,易于消化的良言,通过语言转化,让学生听来能感觉到老师是为自己好,感觉到老师的批评是善意的,在学生的错误面前化“暴风骤雨”为“和风细雨”,并适当地给一些有原则的宽容,在充分尊重人格的同时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批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要倡导每个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求同步提高,每个学生都要合格,但不求相同的规格。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我觉得它应成为我们教育“问题”学生的“座右铭”。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问题”学生的转变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也是社会问题,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地对那些性格有缺陷的学生,用博大的爱心关注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看到希望,树立信心,抬头走路,彰显教育的魅力,从而达到和谐教育的目的。

上一篇:重点高中新生焦虑心理的分析 下一篇:搞好班级文化创建文明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