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

时间:2022-10-07 10:19:31

试析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

【摘要】目前,中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国内经济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同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考验。本文针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制度变革展开研究,对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初步探寻,进而对国内近期经济相关的制度变革展开分析,并进一步探索了经济产业的结构变动与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基于此,挖掘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潜在动力,使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步进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

【关键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制度变革

前言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迅猛发展,长期保持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态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GDP全年总值为3650亿元,而2014年全年GDP总值达到了635910亿元,与1978年相比较,增长了约8.14%。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发展同样遭遇一系列问题,面对着愈发严峻的挑战,在国际化形势下,如何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研究价值,而在经济发展的的过程中,国内制度的变革同样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可规避的影响。

一、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

(一)储蓄率及投资率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份额不断加大,资本的累积与形成愈发迅速,国内物质资本的增强对经济发展的刺激愈发强烈,对国内经济增长作出显著贡献。资本快速累积与我国银行储蓄比例长期呈现出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同时受到就业、养老、购房、医疗保险等复杂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据2013年数据显示,中国储蓄率位于世界第三位,由此可见,传统消费观念仍在社会中占据主要位置,国内资本市场相对欠发达。此外,在国际化形势下,国内吸收外部投资比例不断增加,使国内经济得到较为持久的发展。

(二)劳动力变动趋势

目前,国内劳动力趋势整体仍呈现出供给过量的趋势,受生产力水平提升、城乡经济差异等因素影响,我国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且农村剩余劳动力正朝向城市进行转移,而劳动力的变动同样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刺激。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整体较低,国内人均受教育年限较短,进入1990年后,这一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具备高中及以上教育学历的劳动力人数仍占据较低比例。而随着物质经济水平的长久发展,国内教育事业日益成熟,大专、本科院校扩招,人均受教育时间提升。从整体而言,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可获取的回报率应大于物力资本的投入,人才的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

(三)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在工业革命后,国际经济发展迈入全新局面中,机械化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但在同时,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资源浪费严重,而这也是中国过去一段时间内,为追求经济发展,而付出的代价。在上个世纪末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已经证实,一年内对环境损失价值最高可占据GDP水平的10%,2012年,中国仅环境污染造成的仅仅损失达到国内GDP的6%,经济损失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尽管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严重危害性,但就现阶段而言,仍旧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和策略,长期以往,人类生存环境受损,同样无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度的变革

(一)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势相对而言,面对更为严峻的压力和挑战,且与非国有企业比较,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态势不容乐观。上个世纪末期至本世纪初,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有所好转,但这主要与国家利率调整等外部因素相关,整体上来看,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经济所占据的份额持下滑趋势。尽管如此,在国内经济结构中,对于国有企业的投资依旧保持较高水平,而恰恰是对国企的高投入、低产出体现出国内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对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为改善这一局面,国家近年来相继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防止国企拖经济发展的后腿。积极对国企进行改革,引入员工激励机制以及奖惩体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使员工具有风险意识,能够对个人及岗位负责。同时加大对国企管理层的监督,以减少。在对国企进行制度改革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需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

(二)非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非国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对国内经济发展做出十分瞩目的贡献,其中乡镇企业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在非国有部门中,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私企均在国内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内GDP的快速增长中占据较大份额。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制度发生变化,而这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政府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当进行调控。

(三)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困境与金融改革

长期以来,市场经济对国内经济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效果,但与此同时,国内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旧面对着制度上的障碍,尤其是我国的金融制度对国内中小企业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和局限。在本世纪初,工商银行的短期贷款中,主要面向国有企业,仅有约20%左右为非国有企业所占据的份额,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据的比例不足1%,而这与中小企业所创造的GDP严重不符。面对这一形势,国家持续进行金融改革,扩大中小企业生存空间,2016年,我国全面推行营改增税务改革,对中小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应当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的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制度保障。

(四)政府、市场与企业三者间的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国内GDP总值中国家财政收入所占据的比例发生显著变化,据国家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内,中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了8.6%,与2013年相比,回落1.6个百分点。但是地方基层政府中仍存有一定的不合理税收现象,而这与国家机关的机构臃肿有紧密关系,政府机关人数比例增加,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部分政府机构对市场和企业的干扰程度过大,阻碍市场自身的调节,未能及时认识自身不足并进行整改。在市场化经济形势下,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自身调节作用,既不过分干预其发展,又适时进行宏观调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稳定的保证。

上一篇: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我国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