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岁近视儿童散瞳前后散光的变化

时间:2022-10-07 09:56:18

8~15岁近视儿童散瞳前后散光的变化

【摘要】[目的]对8~15岁近视儿童的散光度及轴向进行分析,并研究睫状肌麻痹对散光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通过随机从2014年5月~12月来烟台海港医院眼科中心验光配镜的近视儿童中选取近视患者108例(216眼),年龄8~15岁,平均年龄(10.62±2.04)岁,其中男40例,女37例,平均年龄10.68岁。所有近视儿童均排除眼部疾患,符合散瞳要求,无明显斜视、弱视,矫正视力均达到1.0,球镜度数≥-1.00D,散光度数≥-0.75D。在自然光线小瞳孔状态下,采用电脑验光仪进行睫状肌麻痹前的电脑验光,记录球镜度、散光度及轴向。而后应用美多丽散瞳,散瞳后进行二次屈光检查,记录数据。[结果]睫状肌麻痹前后,球镜度数有所下降,散光类型主要表现为顺规性散光,散瞳后散光度数方面,顺规性散光度数有所下降,下降比例占29.17%,其他散光类型无明显改变;散瞳后散光轴向方面,斜轴性散光散光轴向变化比较明显,占56.52%,其他散光类型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睫状肌麻痹对散光有一定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4年5月~12月来烟台海港医院眼科中心验光配镜的近视儿童108例(216眼),其中男40例,女37例,年龄8~15岁。所有近视儿童均排除眼部疾患,符合散瞳要求,无明显斜视、弱视,矫正视力均达到1.0,散瞳后球镜度数≥-1.00D,散光度数≥-0.75D。

1.2 检查所用设备

Topcon SL-1E裂隙灯,CanonTX-F全自动非接触式眼压计,电脑验光仪。

1.3 检查方法

小瞳孔状态,利用电脑验光仪进行散瞳前近视度数、散光度及轴向的测量,并用检影镜进行二次测量,核对电脑验光仪的测量结果并记录检查结果。

裂隙灯检查眼部健康,前房深度,无眼部器质性疾病,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符合正常散瞳标准,确认可以进行散瞳。

应用美多丽散瞳剂,双眼同时给药,每10min一次,连续点药四次,点药结束后继续等待20min,该过程持续1小时,期间闭眼,以免影响散瞳效果,导致误差加大。

散瞳过程结束后使用电脑验光仪进行散瞳后近视度数、散光度及轴向的测量,并利用检影镜进行核对,确认基本无误后记录散瞳后的测量结果,最后比较散瞳前后两次的屈光结果,整理数据进行结果分析讨论。

根据散光轴向的分布,顺规性散光定义为散光轴位从1°~15°或者165°~180°,逆规性散光轴位从75°~105°,斜轴性散光定义为散光轴位从16°~74°或者106°~164°。

1.4 统计学方法

横断面研究。数据录入,对数据录入和数据逻辑对比分析中发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全部统计工作均由SPSS17.0软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睫状肌麻痹对近视儿童等效球镜的影响

在完成所有检查的108(216眼)例有效样本中,平均年龄(10.62±2.04)岁。216眼散瞳前后等效球镜变化可见表1和表2。散瞳前后等效球镜变化的平均差值为(0.4954±0.32436)D。

2.2 睫状肌麻痹对近视儿童散光度数的影响

在非睫状肌麻痹情况下,216例有效样本中,顺规性散光155例,占71.76%,逆规性散光13例,占6.02%,斜轴性散光48例,占22.22%。

在睫状肌麻痹情况下,216例有效样本中,顺规性散光161例,占74.54%,逆规性散光9例,占4.17%,斜轴性散光46例,占21.23%。见图1。

在216例有效样本中,顺规性散光散光度数发生变化的63例,占顺规性散光总量的29.17%,斜轴性散光散光度数发生变化的4例,占斜轴性散光总量的8.69%,由于逆规性散光数据不足,这里不作统计。

2.3 睫状肌麻痹对近视儿童散光轴向的影响

在216例有效样本中,散瞳前后轴向发生变化的有34例,其中顺规性散光轴向变化12例,占顺规性散光总量的7.45%,设为A组;斜轴性散光轴向变化26例,占斜轴性散光总量的56.52%,设为B组;逆规性散光轴向变化2例,由于数据过少,这里不作统计。

讨论

由图1我们可以看到在8~1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近视儿童,散光主要表现为顺规性的散光,占各类散光总量的75.54%,其次为斜轴性散光,占21.23%,最后为逆规性散光,仅占4.17%。

在本次研究当中,睫状肌麻痹对顺规性散光的散光度有一定降低的改变,占29.17%,而其他类型散光则没有明显影响,在散光轴向方面,斜轴性散光的散光轴向影响较大,占斜轴性散光总量的56.52%,而其他类型散光则无明显影响。其实在散瞳前后,变化就在与睫状肌麻痹,晶状体处于放松状态,瞳孔散大,屈光度的变化主要出现在晶状体的变化上。在散瞳前,主要为角膜散光,晶状体所产生的散光表现的不够完全,在散瞳后,晶状体基本完全放松,这与晶状体紧张状态下的散光表现是不一致的,而这散光状态的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和具体是如何变化的,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研究和探讨的内容,由于目前技术力量有限,我们无法对晶状体的屈光状态进行直接测量,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公式进行简单估计。在如今的中国国情下,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已然步入顶峰,近视的发生发展难以控制,而我国绝大部分人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大批的眼镜店和配镜中心泛滥,规范化程度过低,主要以营利为目的,但他们却在这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极有可能在整体上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状态产生了不小的推动作用。据研究表明,散光是推动近视发展的因素之一,对散光我们大部分人缺乏正确的认识,本文就是对散光在散瞳前后的一个变化进行了简单分析,通过对近视儿童散光的正确矫正可以延缓近视发展和缓解视疲劳现象。

【参考文献】

[1]胡诞宁,楮仁远.吕帆,等.近视眼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

[2]陈翔,林智,赖欣婕,等.托品酰胺滴眼液对眼睫状肌麻痹效果的客观观察.眼视光学杂志 2008,10(2):135-138.

[3]任志凤,马蕾.青少年阿托品和复方托品酰胺散瞳验光效果临床观察.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38(3):258-259.

上一篇:论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无痛护理技术手术室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