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中学语文激趣法”

时间:2022-10-07 09:16:42

管窥“中学语文激趣法”

摘要: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同样的,中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语文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关键词:兴趣语文说演争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课后很少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语文,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悲哀。究其原因,是学生觉得上不上语文课都差不多,考试照考不误。事实上也是如此。这就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尽可能地利用课堂这块阵地,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诱导他们在课后也自觉地去学习语文呢?我在教学中积极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中学生喜欢说,就让他们去“说”

任何形式的文章内容均来源于生活。说什么呢,当然不是漫漫而谈,不着边际,游离于课本之外和远离于他们的实际生活去谈。而是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切入点。有人说,语文和生活的内涵和外延相等。现在的语文教材选用大都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的。这样一来,如果找准了课文的切入点,学生就不会没话可说了。如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我在童年喜爱春天,把心中的乐园说出来,喜欢的原因和大家分享一下。”顿时,课堂上像炸开的油锅,沸腾了。通过这一问,同学们既道出了自己的经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

以前要老师不断重复解释同学们才懂的问题,现在通过同学们的设身处置去感悟就可以体会到。经过“课文――学生――课文”的循环,加深了同学们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且让同学们体会到语文并非远离我们,也并不是那么难学。在自信、尽情的表达中,同学们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亲近感,兴趣也就会随之而来。

二、中学生喜欢玩,就让他们去“演”

教材上有很多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段落句子。以前上课对于这些段落句子总是一读了事,然后再引导同学们运用“想象”去体会一下课文语言的精彩。美其名曰“想象”,其实,仅想象是难于体会其妙处的,充其量只能算是隔靴抓痒,并且这样也给一些思想懒汉以可乘之机,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消失殆尽。现在对于这些段落、句子的处理方式是采用“演”的方式,让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情节扮演其中的角色,再现课文的情境。例如我在上《皇帝的新装》的时候,对于文中故事情节我叫同学们去表演一下。大部分同学能够很好地再现画面的内容,并且有些同学还有一定的创造性,不时地引发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同学们的表演非常幽默,不用教师多讲,同学们表演过程中就充分体会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本节课后练习题三,以前我的讲解方式可能是叫同学们去思考、讨论,然后叫一、两个同学来回答就了事了。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能够认真去完成的只有极个别“听话”的同学,大部分同学只能是做局外人。如今我则叫全部同学动起来,试演一下这种表情和这几个动作。一声令下,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有的同学在认真表演,有的同学则在一旁予以指正:“眼睛不能动,才是呆看”,“嘴巴没有张开”,“你不是惊呼,而是在欢呼”,“你是在跳跃,但不是高兴的跳跃”……这样的声音在教室里此起彼伏。

不用老师分析与讲解,同学们在表演中就体会到了这些用词之妙,体味文章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同学们再现了课文的情境,成为文中的角色,实现了人本对话,大大增强了语感能力。同时通过表演,满足了同学们的成就动机,使他们觉得语文知识可以在表演中去体会,去感悟。

三、中学生喜欢争,就让他们去“争”

这里的“争”是争论的意思。过去的语文教学,往往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这其实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一切语文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主要看是什么问题,比如记叙文中的六要素、等都有相对固定的所谓的标准答案,但是,像文章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在特定场合的心理状态、联系读者的实际谈体会等等这些问题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非得学生要怎样回答,那只能是使我们的学生思维变得僵化、不懂变通。正是各人的生活阅历、人生体悟、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并且鼓励他们尽量表达出来。在上《古诗三首》这一课的时候,我先叫同学们针对课文的这一题目想象一下,假如是你来写,你们会写些什么内容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内容各异,就是没有一种和作者想的是一样的。然后,开始学习课文。学完课文后,我再问学生:“课前你们所说的内容和课文内容完全不一样,是不是作者跑题了?你有没有更好的题目?”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有的同学说作者并没有跑题,题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起因。有的同学说作者跑题了,因为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乐以教和”,跟中心没有多大关系,干脆就用“乐以教和”为题更为恰当。我没有支持他们的任何一方,继续让他们讨论,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争论声中结束了本课的学习。再比如我看了一个小学老师在上完《风筝》一文的时候,问同学们是否还有问题,有一个同学问到:“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儿童玩的游戏,教师举例说出什么行为才是有出息的行为呢?”既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叫其他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同学们很快地得出这个结论:只有认真读书才是有出息的行为。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既然认真读书才是有出息的行为,那么不给小兄弟放风筝,应该是为小兄弟好呀,为什么又说这是对小兄弟的一种精神虐杀呢?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叫其他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同学们很快地得出这个结论:只有认真读书才是有出息的行为。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认真读书才是有出息的行为,很快引起同学们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结果依然是见仁见智。

课堂上的争论,有利于同学们理清各自的思维过程,培养各自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争论,同学们间的思想得到碰撞,生发许多连老师也想不到的火花。这些都是同学们积极思考的思想结晶,对于他们的这种创造,如果又能得到老师的及时肯定,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生长出来。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下一篇:改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促进诵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