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的悲剧性分析

时间:2022-10-07 08:53:13

《呼啸山庄》的悲剧性分析

【摘 要】《呼啸山庄》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其中的爱情悲剧历来为人所称道。《呼啸山庄》爱情悲剧其实从深层上看也是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个人悲剧,笔者通过精神分析的方式来进行解读。

【关键词】《呼啸山庄》;爱情;悲剧;精神分析

《呼啸山庄》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小说在问世后不久并没有多少人问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说中那种超时代性与恐怖元素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然而我们知道优秀的小说总是能够穿越时空的。正如加缪说的那样:“伟大的情感携带着各种不同的天地——光明灿烂的或贫困痛苦的天地——与自己一起遨游。这些伟大的情感用自己的激情照亮一个独特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又遇到了适合于它们的气氛。有嫉妒、利欲与利己的世界,还有慷慨大度的世界。一个世界,就意味着一种形而上学或一种思想立场。” [1]

小说中男主人公是希斯克利夫,这里暗含着一个隐喻,英文的本意是“长满蔷草的荒原”和“陡崖”组成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希斯克利夫的卑贱的命运,他本来是利物浦街头的一个被人遗弃的孩子,只是呼啸山庄善良的老主人公肖恩看到他可怜才收养了他。当这个弃儿进入到呼啸山庄之后,也就意味着一起爱恨情仇的开始,这个山庄再也不平静了。在这个山庄里也是有着森严的等级,小希斯克利夫并没有获得主人的权力,尽管作为老肖恩的养子,但是他并没有获得姓氏,因而受到恩肖家几乎所有成员的拒绝。家庭成员特别是大儿子亨得利越是排挤他,就越激起了老主人的同情,而老主人莫名其妙的关照并不是真心的,只是源自于希斯克利夫身上散发着的夭折儿子的幻影。一旦老主人公去世,亨得利作为山庄的唯一继承者就成为了新一代的主人,他开始将希斯克利夫当做一个奴仆来对待,对他百般折磨。希斯克利夫并不是个逆来顺受的角色,冷静的外表之下,有着烈火一样的激情与冰峰一样的意志。在这种非人的折磨中他遇到了一生的挚爱——女主人公凯瑟琳。她就像一个天使一样升起在他的世界生命里,给他遮风挡雨,筑起生命的篱笆。

希斯克利夫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完全可以用精神分析学说来加以理解,他的身上充分的体现着本我和超我的对峙。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自我,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内化道德规范而形成,主要在监督、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学会服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对于希斯克利夫而言,他的本我和超我是相互的冲突矛盾的,而且是处在不断地不均衡发展之中,而且比任何人都要强烈。希斯克利夫的早年是痛苦的,作为呼啸山庄的边缘者,他经受了各种各种非人的待遇,他不断地压抑自己,他作为仆人被家庭所压制,做什么都没有自由。他每天都是在进行着单调的劳作,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不得而知。希斯克利夫的本我还受到一个因素的压制,那就是无形的社会伦理,在那个社会里,什么都是讲究等级的,一个穷弃儿是没有任何的资格和身份的,他想融入到社会里,遭遇到各种的冷遇和嘲笑,他肯定也想过要娶凯瑟琳,但是两人身份的差距决定这只是一个千方夜谭。他被这两重紧箍咒死死地困住,自己的本我——各种对于欲望和名利、尊严的追逐被无情的打入到意识的底层。忍受了长久本我压抑自我的希斯克利夫之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没有爆发只是一个人——先是老肖恩,后是凯瑟琳帮他消耗了很多的本我能量。他的一生仅在老肖恩在人世时有过短暂的欢乐与甜蜜,而凯瑟琳善良、正直、有同情心,从少年时代开始她就一直照料着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是暗恋着凯瑟琳的,生命的激情惟有凯瑟琳一个通道可以宣泄,这也是他在呼啸山庄里继续潜藏的主要理由,希斯克利夫被边缘的半生始终与他对凯瑟琳的爱情相伴随。但是一个这个能量“变压器”取消了,导致的是希斯克利夫的彻底的崩溃。当希斯克利夫听到她订婚的消息之后,他彻底的跌落到了深渊,他的本我的能力再也没有发泄的可能了,这直接导致了他最后的行为——逃离。逃离是一个人本我能量无处发泄的最好的证明,这个世界里已经无法给他任何的欢乐了。

三年以后的他成为了一个愁眉不展、满腹狐疑、面目狰狞的人物形象,他的本我能量开始冲决了超我堤坝,回来之后的他开始疯狂的报复,复仇成了他生活的唯一理由,借此来补偿他曾受过的折磨与痛苦,很多人不认为这是一种爱,其实从深层看只是因为无处宣泄的生命能量的积压导致的一种异化了的爱。

即使凯瑟琳和林顿死了,还没有让他发泄完自己的情绪,他继续寻找第二代进行报复。直到晚年的希斯克利夫实现了自己的报复心,其实他的本我能量已经耗尽了,才算结束。他对于生活已经找不到任何的可以寄托的东西了,一个人一旦失去了本我中的欲望和追逐力,对于生活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指望。

从这个意义上《呼啸山庄》中的爱情悲剧就是一个性格悲剧,就是一个个人的意识悲剧,其出现也是必然的。希斯克利夫就像是荆棘鸟一样胸前带着棘刺,这些人物都是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迎接着各种生命当中的痛苦。在与命运抗争的极度痛苦中,他的生命也获得了不朽,人性就格外焕发出无比耀眼的光辉,爱情悲剧变成了无上幸福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89.

上一篇:浅论《论语·学而》之“学” 下一篇:新课改视域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