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反导作战体系探析

时间:2022-10-07 08:47:39

美军反导作战体系探析

【摘 要】当前,美军建设的覆盖全球、全弹道的反导作战体系渐趋成熟。美军反导作战体系涵盖反导雷达、反导拦截器、指挥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美军通过这一作战体系,利用陆基、海基、空基反导拦截系统可对敌方导弹实施初始段拦截、中段拦截和末端拦截。

【关键词】反导作战;反导雷达;反导拦截器;指挥控制系统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反导防御系统,先后研制了“奈基―宙斯”和“民兵”拦截导弹,80年代,将研制的注意力转向新型反导武器的技术论证与研制,但一直未进行实战部署。2001年之后美军防空反导系统研制与部署提速,着力打造“战区导弹防御”(TMD)系统与“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最终建立起全球性反导系统。美军反导作战体系主要包含三大部分:反导雷达、反导拦截器、指挥控制系统。主要作战流程是,反导雷达探测敌方导弹的发射情况,并确定其打击目标;反导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根据初始预警,制定拦截方案;主要雷达负责跟踪目标,为拦截器发射提供高精度的跟踪数据;发射拦截器;雷达适时为反导拦截器提供更新信息;反导拦截器捕获、跟踪、识别目标,利用碰撞技术摧毁弹头。

1 反导雷达

反导雷达为反导作战体系提供目标及发射拦截器的全过程信息支撑,主要测算来袭导弹的方位和速度信息,通过指挥控制系统引导拦截导弹实施反导,并进行杀伤评估。目前,美军反导作战体系中的雷达主要包括天基雷达、陆基雷达、海基雷达等。天基雷达系统主要由国防支援计划(DSP)、天基红外系统(SBIRS)和天基跟踪监视系统(STSS)等组成,为反导作战提供来袭导弹初始段预警信息和中段飞行轨迹;陆基雷达系统主要由“丹麦眼镜蛇”、“铺路爪”系列、TPY-2等组成,海基雷达系统主要由SBX、SPY-1等组成,为陆基/海基反导提供来袭导弹中段和再入段的目标轨迹、引导拦截器实施反导和效果评估。

导弹预警卫星DSP又称国防支援计划卫星,1972年投入使用,为美军全球反导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但随着反导技术对信息时效性与准确性的要求不断提高,DSP卫星预警时间短,误报率和漏报率偏高的问题,使得反导系统对跟踪飞行中段的导弹、监控中近程弹道导弹的探测能力有限,因此美军进一步提出了天基红外系统(SBIRS)计划。2001年,五角大楼对SBIRS进行了重新调整,SBIRS-LOW从美国空军移交给了国家弹道导弹防御局,改名为太空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天基红外系统SBIRS主要担负红外监视与跟踪导弹发射全过程的任务,同时探测来袭的战略和战术导弹,提供导弹预警、导弹防御、技术情报侦察、作战空间特征等信息支撑。STSS主要用于捕获、跟踪飞行中段的弹道导弹,分辨诱饵和真弹头。SBIRS和STSS将会成为是美国新一代天基预警系统的基石。

“铺路爪”系列P波段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1975年投入使用,2013 年2月,位于美国加州、英国和格陵兰的三部雷达进行升级,被称为“改进型早期预警雷达”,其探测距离、灵敏度、分辨率和跟踪能力有了较大的改善。该雷达系统目前是美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的骨干预警装备。TPY-2和海基X波段雷达(SBX)均为来自雷声公司的大型X波段多功能雷达,主要用于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隐形飞机等空中目标的探测。工作于S波段的SPY-1雷达采用无源相控阵体制,可以探测和跟踪海上250公里之外以及低地球轨道的目标,它是宙斯盾系统的核心,为了满足海上反导需求,SPY-1雷达不断升级,已经衍生出SPY-1D、SPY-6等型号,有力地完善美军反导雷达系统。

2 反导拦截器

反导拦截器,除机载激光武器外主要由原来的防空导弹发展而来。按拦截阶段分为初始段、中段、末端拦截器;按部署方式,分为陆基、海基和空基拦截器。目前,美军已经建成初始段激光器拦截、中段陆基导弹与海基“标准-3”导弹拦截、末端“萨德”系统与“爱国者-3”导弹拦截等全过程拦截体系。

机载激光武器是美军初始段反导的主要拦截器,平台为波音747飞机,采用氧碘化学激光器。2010年2月11日,机载激光器(ABL)系统成功击落一枚弹道导弹,这次试验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ABL系统的作战能力。2011年12月,在取得数次弹道导弹拦截试验后,由于技术复杂、成本过高、实际可用性低等诸多原因,美国国防部决定终止已花费16年时间、总耗资超过50亿美元的ABL机载激光器研发项目。然而,时隔两年多,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又重启机载激光武器项目,特别是加大投入开展“持久”专项研制,其主要内容是研制可由飞机配装的吊舱式激光武器,可击落来袭导弹。通过实验,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认为,这种武器已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威力”。

陆基中段反导能力建设是20世纪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一部分,直到1999年10月2日,美国才完成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即首次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飞行拦截试验。目前,美军已在本土7个发射阵地(阿拉斯加2个,夏威夷、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北达科他和马萨诸塞各1个)部署中段反导拦截导弹。美国海基中段反导能力建设以海军原有的“宙斯盾”舰载防空作战系统为基础,“标准-3”导弹是美国海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标准-3”拦截弹最大拦截距离可达1200公里,最大拦截高度可达500公里。目前已经发展到“标准-3”IB、IIA、IIB型拦截弹。

美军(中)末端反导体系主要依赖“萨德”和“爱国者-3”。“萨德”全名为“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是陆基末端高空远程反导系统,“萨德”的拦截高度达到40~150千米,即大气层的高层和外大气层的低层。这一高度范围实际上是5000公里以上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末段,也是中近程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因此,它与陆/海基中段拦截系统配合可以对截洲际弹道导弹进行末段反导,形成双层拦截;也可以与“爱国者-3”等末段拦截系统配合对中近程导弹进行中段反导,形成双层拦截,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萨德”采用的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KKV的动能杀伤技术,破坏威力大。“爱国者-3”导弹,是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低层点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高度在40公里以下的弹道导弹在飞行末端进行拦截。拦截方式以“直接碰撞”取代PAC-2的“破片杀伤”,大大提高了毁伤效果。

3 指挥控制系统

美军反导体系从指挥层次上共包括四层:国家指挥当局(总统、国防部长等)、战略司令部、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本土防空反导作战指挥中心(阿拉斯加区域指挥中心、美国大陆区域指挥中心、加拿大区域指挥中心)与海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中心(战区司令部、联合部队司令部)。美军当前仍在积极建设“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C2BMC)反导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它是全球规划最完整、功能最丰富的反导指控系统。C2BMC是美军反导作战体系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具有强大的作战管理、信息共享、通信导航等功能,已形成了基于网络的态势感知、目标跟踪、协调弹道导弹防御、支持导弹(激光武器)防御系统运行、杀伤评估等多环节支撑能力。利用网络中心战的原理,美军已通过C2BMC系统将国家指挥中心、战略司令部、海外作战司令部、国内部分军事基地、海外部分军事基础与陆基中段反导指挥控制系统、海基中段反导指挥控制系统、“萨德”系统、“爱国者”反导系统等进行联通,初步实现了“互联、互通、互操作”,具备了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波.美军反导作战指挥控制系统[J].外军电子信息系统,2013(11):1-7.

[2]彭为.美国反导雷达装备发展综述[J].现代雷达,2013(11):22-25.

[3]姜志鹏.美国反导指挥体制问题研究[J].飞航导弹,2014(1):60-63.

[4]张雪松.美国反导体系中的战略预警系统[J].舰船知识,2013(4):80-83.

上一篇: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 下一篇:基层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