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的原因及策略分析

时间:2022-10-07 08:20:06

学生厌学的原因及策略分析

摘要:本文对学生厌学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出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师造成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社会影响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厌学 原因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每所学校都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因为一些自身的或者外界的因素,觉得读书没意思,不喜欢学习,甚至讨厌学习。他们言行随意,容易冲动,语言粗俗,不守纪律,在班级或学校内外滋事,学习不求上进,讨厌学习……那么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根源何在?如何解决?

二、调查方法

本文中我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

我在对我校318名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归纳出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烈,往往出现随波逐流的情况,久而久之就觉得学习没意思了。

2.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学生因为自身、家庭或者周围环境的影响,没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往往是被动学习,一旦遇有挫折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3.学习方法不当。因为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是低效的,无法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这些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即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造成的厌学主要是指:因为一些事和学生之间产生了误会,造成对学生感情的伤害,学生因为记恨(或不喜欢)教师,从而讨厌教师所教学科,这种情况在中小学是比较普遍的。由于教师原因导致学生厌学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教师个人的能力有限,自身学术水平低,不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中缺乏威信和影响力。

2.教师个人素质低,与学生交往、接触表里不一,不讲信誉,不守原则,个人私心太重。

3.教师个人的个性影响。例如教师个性过于软弱或过于强硬,对事对人要么冷漠无情,不关心学生的疾苦;要么缺乏主见,遇事待人没有方寸;要么吹毛求疵,不放过学生的点滴过失。

4.教师个人的工作方法不当。教师在工作中,因为不恰当地公开学生隐私,在不适宜的环境下批评学生,或者处理学生中的矛盾、纠纷和问题不当,偏爱优秀学生,有失公允,使学生不满,对教师本人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不喜欢该教师所授学科,甚至讨厌学习。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不合、家长没有过多关怀、家庭破裂和单亲家庭、组合家庭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内心的痛苦、无奈或恐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四)社会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完善,城镇和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城乡广大人民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造成了一部分人“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观,这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对学校的中小学生也产生了许多影响,使中小学生厌学,早早就想辍学外出打工。

四、解决办法

针对学生厌学的不同原因,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采取灵活的策略,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从理解的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劝学”方式,消除矛盾,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励志褒扬”策略

对于学习兴趣不佳,方法不良,成绩不好者,宜采用“励志褒扬”的策略。这类学生多是习惯养成较差,缺乏学习毅力,意志薄弱,方法不当造成成绩较差。这些学生大多并非不喜欢学习或讨厌学习,他们在主观上还有学习的愿望,只是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导致成绩低而暂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宜帮助其坚定学习信念、培养学习毅力,及时发现他们学习中的进步,予以鼓励,勉励其积极向上。

(二)“动情沟通”策略

对于因为教师原因造成的厌学者,宜采用“动情沟通”的策略。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以真挚的情感走进学生中去,与之接触,增强彼此的理解与沟通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消除误会和隔阂,再加上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日渐精湛的授课技艺,学生在学习上必然有“信其道”的感悟了。

(三)“排忧解困”策略

对于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厌学者,宜采用“排忧解困”的策略。一方面,教师要及时与家庭联系,尽力给他们排忧解难。另一方面要积极帮助他们走出家庭困境的阴影,在精神上获取安宁的学习环境,多方面促其转化。

(四)“多头并举”策略

对于由于社会影响造成的厌学者,宜采用“多头并举”的策略。一方面,对于一些社会现象我们要给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社会现象的实质,明白这是社会转型期的正常现象。另一方面,我们要争取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中去,较全面地了解社会,让他们明确“今天的知识就是明天的经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没有知识,就是没有出路。通过多方面的教育,使这些学生懂得,只有今天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为明天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奠定基础。

面对新的形势,中小学生厌学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对于以上的策略,有时候单纯供用可能不会有效,只有多管齐下,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 下一篇:对症下药,提升高中美术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