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具体教学实践杂谈

时间:2022-10-07 07:59:00

宋明理学具体教学实践杂谈

【摘要】宋明理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最难的部分,本文从导入,对理学产生因的分析两个方面对理学教学实践作了具体分析。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就教材讲教学的窠臼,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尝试。

【关键词】理学 导入性因 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55-01

宋明理学是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中,最难的部分。我曾听过许多理学部分的展示课,但大都令我失望。有的是不讲还好,讲了反而更加糊涂;有的甚至讲错了,依然不知自省;有的仅仅是对教材的搬砖,只可惜搬起来,砖头却碎了一地,毫无用处……下面我对这部分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谈导入。很多老师,对教学的导入很是关心,关心到嗦的程度。其实我对这个问题不大重视,因为,导入具有极其丰富的选择性,其关键是对知识的拥有程度、对见识的阐发程度。一定要我说一个导入,我要先说下导入的原则:结构性(必须提纲挈领)、灵魂性(必须是本课程的灵魂所在,是思想的浓缩,闪烁着再生性的价值光辉)、再生性(具有朝下面发展的再生思维空间)、解释性(必须具有许多种的开放性的解释方案,具有思维的开放性和广阔性)……

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导入的方案,也是我曾用的一个方案,就是一个字:“性”。让学生去思考这个性。学生立马兴奋起来,因为青春期的他们对性的敏感。这就是激情激趣,营造课程的主体心理平台。然后击碎学生的认知体系,对其人生的整个结构进行冲击,达到极端“性”的张力。再后面让学生组合性的词汇:乱性、性情、人性、心性、本性等等,都可以建立起来。这节课就可以围绕着这几个学生一起构建的词汇进行教学流程的解决。

儒学发展到理学的阶段,其背景就是乱性,这里就过渡到理学背景的处理环节。

《论语》中有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解释,我认为语文老师教错了。语文课本注释错了。更具有学习论的解释应该是:探究缘故,推理知新,可以为教师。这里就很体现出学习的内在规律,体现出为师者的真正标准。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探究因果的能力,学生具有了探究因果的能力后便可以自为教师自我学习发展了。

因此,对因的探究,是理学一课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理学的产生,是一个内在原因系统的共同结果,符合历史形成学规律。它有儒学的内部与外部两个系统作用。

第一个是儒学的内在系统:

1.它与所有的中国哲学思想一样,都源自于天人合一这一个母体,但可惜的是,儒家又源自周公,它反对商朝的过分重天的失败之行为,反思出重人事重德政的思想体系,这就导致它弱化了本体论的关怀,更多关注现世的主体论,于是哲学的逻辑被,主体论失去了合法性逻辑依托。

2.它与汉儒对儒学的改造有很大关系。儒学因董仲舒而复兴而成为官家正统,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导致谶纬学的泛滥,这一方面是对儒学自孔子以来不重天的弥补,另一方面又是过分注重现世而庸俗嫁接天道的败笔,使儒学的合法性更加流失。

3.魏晋玄学对儒学的冲击也很大。汉儒的失败,导致儒学的自救,那就是魏晋玄学。但玄学又是对儒学的一次伤害,使儒学的教义的神圣性进一步流失,儒学对社会的价值更加弱化。这里可以举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孔融从让梨到不孝母丧,竟然认为他不过是父母身体那么一哆嗦的产物。

总之,儒学本身的体系缺陷,和儒学本身的发展问题,导致儒学的自身危机,是必然的逻辑。

第二个是儒学之外的系统因:

1.自然是社会的变动。东汉末年开始的中国又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使儒学这一个现世理论体系不堪一击,让“士”产生了避世观,让“士”产生了儒学无用的思想。人们必定思考朝不保夕下的来世往生问题,而这一问题,正是人这种主体性来源的本体性思考,本体论必须给一个安魂的解释。

另外,商品经济的发展,平民社会的转型,世俗化的潮流,冲击了传统的四民秩序。前者是思想的混乱,而这个又是社会秩序的混乱。这都为儒家的理想实践提供了挑战。可以说,儒学的理学阶段,是必须解决这两大混乱的。

2.其他宗教学说的冲击与借鉴。佛学提供了具有思辨化的本体论哲学和方法论体系,道教也是如此,伊斯兰教也对世界本初的真这一本体进行关切。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欧亚大陆打通,隋唐的欧亚大陆的中心地位,都为儒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问题解决的借鉴。

3.儒生的努力。儒是一个极其具有个性化的群体。他们具有极其令人敬佩的经世致用的节操。他们的理想,表明他们是一群极具力量的理想主义者。但现实的残酷性,使他们自觉承担起儒学的复兴使命。他们必须解决儒学的哲学残缺问题,又必须秉承儒学的自家传统教义。所以,宋明理学,自然构成一群大儒的群体像,理学的流派如繁星,但共构为理学的体系。

把握这个基本的能力要求,则本课所有的教学内容便可迎刃而解了。

上一篇:浅议“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 下一篇:分析中职教学现状,提高会计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