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改增对咨询服务企业影响的思考

时间:2022-10-07 07:58:00

关于营改增对咨询服务企业影响的思考

【摘 要】从2012年开始,国家开始试点推进“营改增”的税制改革,改革所涉及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到2013年8月,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营改增”的改革,咨询服务行业就包含在这其中,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于咨询服务企业,深入分析这次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并指出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字】营改增;影响;应对措施

一、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一直保持着营业税和增值税并行的二元税制,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和税率存在差异,对于企业的影响自然不同。但是,营业税本身存在重复征税的弊端,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国家从战略高度做出了税制调整,目的是降低企业的税负,增进企业的活力。这次改革从试点开始,逐步推向全国,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等行业,咨询服务企业位列其中,国家的改革意图是降低企业的负担,从实际的效果来看,整体上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对于其带来的具体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章将深入剖析“营改增”对咨询服务企业的具体影响。

二、“营改增”对咨询服务企业的影响

1.“营改增”对咨询服务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分析

在国家对部分行业进行“营改增”之前,咨询服务类企业按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并不对企业的规模大小进行区分。因此,不同规模大小的咨询服务类企业的税负大同小异。而在国家对部分行业进行“营改增”之后,对于咨询服务类企业来说,应当按照应税服务年销售额的大小,将其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即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纳税人,应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年销售额小于或等于500万元的纳税人,应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

对于“营改增”后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咨询服务类企业来说,原来征收5%的营业税,不再征收,并按照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我们举例来看“营改增”后对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造成的影响。例如,某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为200万元,在新的税收政策下,该企业应缴增值税为5.83万元(200/1.03*3%)。而在原税收制度下,该企业应缴营业税为10万元(200*5%)。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不存在增值税进项税款抵扣,可以看出其税负的下降幅度超过了40%,因此“营改增”为认定为小规模的纳税人带来了福音。

对于“营改增”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咨询类企业来说,其税负的增加或是减少,要取决于其可以扣进项税额的多少。在不考虑可抵扣进项税的情况下,“营改增”后其税率由原来的5%上升到6%,税负呈现上升的走势。在考虑了可抵扣进项税的情况下,纳税人应缴的增值税公式为:应交增值税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虽然税率有所上升,但是进项税的抵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税负水平,而究竟降低多少由纳税人自身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多少来决定。但是,我们会发现现实中咨询类服务企业的成本大多为人工成本,其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极其有限,会出现实际税负不降反升的情况,与税收整改的预期目标相左。

2.“营改增”对咨询服务企业收入和利润产生的影响分析

“营改增”之前,对咨询服务类企业征收营业税,营业税属于价内税,因此咨询服务企业日常活动取得的营业收入是在不扣除营业税的情况下,并将营业税作为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列支。“营改增”之后,该类企业按要求征收增值税,而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纳税人在核算其营业收入时应扣除向接受服务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即咨询企业应将收取的含增值税的收入,按照应税服务适用的税率6%或者征收率3%将增值税从中扣除。并且,增值税税款并不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行列支,而是在企业利润表之外。我们举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假如一家咨询服务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一家接受服务的公司签订合同收入为200万元。在“营改增”之前按照200万元的5%征收营业税为10万元(200*5%),其实际税负为5%,由于营业税为价内税,则企业的营业收入为200万元,其利润为190万元(200―10)。在“营改增”之后,将按照6%的税率征收增值税为11.32万元(200/1.06*6%),其实际税负为5.66%,由于增值税为价外税,则其营业收入为188.68万元(200―11.32),其利润为188.68万元。由此可以看出,“营改增”之后,对于咨询服务类企业的收入和利润造成的影响。

3.“营改增”对咨询服务企业现金流产生的影响分析

我国对税收政策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税负的压力,激发企业的活力,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营改增”后,对于在实际上减低了税负的咨询服务类的企业来讲,减少了其应纳的税额,使得企业的资金释放出来。企业可以利用闲置的资金,对企业的规模进行扩张,比如说,利用其去更新企业原有的设备、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等,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能力。

三、如何应对“营改增”

1.合理确定认定身份

根据税法的规定,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分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一般纳税人拥有抵扣进项增值税的权力,而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并且税率也存在差异,一般纳税人执行17%或13%以及6%的税率,小规模纳税人执行3%的征收率。根据政策的规定,实施前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试点纳税人,应向国税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手续;实施前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500 万元的试点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不同,所以从承担的税负存在差异,这主要与企业的业务有关。企业的选择应该基于税负的考虑,选择合适的身份。究竟选择何种身份,主要取决于企业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多少。例如,有家咨询公司的年销售额未超过500万,那么这家公司有两种选择,假如可抵扣金额为10万,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4.56万,选择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为18.30万,自然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认定,如果可抵扣金额为20万,则选择一般纳税人。咨询服务企业可以先推算一下总体税负,再来选择哪种认定。

2.做好会计应对工作

(1)提高财税人员的业务素质。财务人员习惯了以往的政策法规,对于新的规定并不熟悉,例如,如何做好税收筹划,如何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需要深入理解。企业应积极组织单位会计人员学习有关增值税的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使会计人员尽快掌握相关的账务处理和缴税流程,并且要多鼓励员工私下补习相关的财务知识,增强业务熟练程度。如果企业的规模小,或培养成本较高,企业可以考虑诸如记账这种中介机构的服务。

(2)加强票据管理。增值税的征收依据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日常应做好发票的管理工作。进项税额能够抵扣,所以,在采购生产物资或办公物品的时候,要主动索要专用发票,同时也要注意增值税发票的真伪问题,避免无法抵扣的问题。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税务机关的认证,期限通常是180天,很多企业出现过未及时认证发票的情况,以至于无法抵扣。日常经营中,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增值税专用发票,避免发票遗失。

3.改变税收筹划策略

税收筹划是企业降低税负的重要手段,不同的税种,税收筹划的方式是不同的。营业税以营业收入为课税对象,为了合理避税,在会计处理方面,应根据具体情况从营业收入的数额方面合理筹划。但是,增值税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并且增值税征收实行抵扣纳税的方法,所以,要从进项税和销项税两端双重下手。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手段有很多,常用的有实现销售收入时,采用特殊的结算方式,延缓收入确认以及税款申报缴纳时间;随同货物销售的包装物,单独处理,不要汇入销售收入;采用用于本企业继续生产加工的方式,避免作为对外销售处理;在采购生产用固定资产时,尽量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获得进项税额抵扣;总之,面对税制的变化,企业应积极应对,主动学习税收筹划的知识。

四、结论

“营改增”对咨询服务企业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的结果符合了税收政策整改的目的,即降低企业税负,激发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营改增”在过渡期整改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去完善去改进。在政策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咨询服务企业应该加强对自己员工的培训,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导向,制定出合理的经营方案,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政府的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贾丽智,薛东璞.“营改增”对咨询服务企业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4(08)

[2]何宏.“营改增”对会计咨询服务企业的影响[J]. 会计之友,2014,(17)

上一篇:企业会计舞弊与防范研究 下一篇:供电企业管理中构建员工激励机制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