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差异 培养责任实践“全人教育”

时间:2022-10-07 07:32:37

尊重差异 培养责任实践“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人,包括尊重人、尊重人的差异,以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创建富有吸引力的、富有人文关怀和个性的学校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健康发展。学校的各项工作以促进教师、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发扬传统中铸造新的辉煌。

尊重教师,构建和谐的九中文化

“全人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与个性差异,尊重教师的个性和劳动成果,为学生和教师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以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优化学校人力资源无疑是学校的工作重心所在。学校管理者要用“识才的智慧,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选择、使用、培养干部和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让每个人在最适合的位置发挥才干,使学校干部精干,名师辈出。

1.教师积极参与,形成学校民主管理氛围

我们淡化管理者的角色和地位,强调建立平等民主的对话模式,鼓励教师与管理者大胆互动、平等交流,在各个方面强调教师的参与;凸显教师的话语权,实现教师与校长间的及时沟通;鼓励教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自觉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之中。在这种参与中,教师不断体验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被重视的喜悦,体会到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喜悦,从而激发教师主动要求进步。

2.扬长避短,形成人才建设的良性循环

每个人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学校管理者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把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其才能的、适合的工作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专长和优势,做到人尽其才,实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

学校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人才建设的良性循环。事业是实干出来的,才能是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的,潜能也是在实践中不断被挖掘出来的。只有通过提供一定的平台,让干部教师在实践中施展才华,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学校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和教师,促使一大批年轻教师和干部迅速成长起来,现在九中35名区以上骨干教师平均年龄40岁,年轻优秀教师团队的形成,成为九中进一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教师自定发展目标,有机融合学校愿景和个人愿景

我校依据“任务驱动”理论,制定了“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学校和个人双方规划的融合,充分挖掘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使教师更加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实行发展性的培训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自我超越,达到教师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目的。在教师自定目标、自我发展的前提下,学校从实际出发,搞好测评,完善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4.强调团队合作,倡导教师自主发展

九中重视团队建设,建立同事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分享的机制,鼓励教师之间互助、合作和共享。在年级中形成以年级主任为中心的合作共同体;在班级中形成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合作共同体,协调好班级中各学科任课教师,保证对班级学生的整体管理,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从制度上鼓励教师之间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的积极依赖型团队关系,引导教师认识到合作需要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和接纳。

包容并蓄,开发校本课程,实践“全人教育”

北京九中的课程建设,着眼于校园文化课程、游历访学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着力于学生的文化品位、视野开拓、社会责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

1.包容并蓄的校园文化课程

学校以“关注健康,尊重个性,培养勇于负责、善于学习的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在日常行为规范中要求学生做文明的九中人。利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系列教育,并开展“砺身砺志九中人”等主题班校会活动,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尊重”为主题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开发“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宣传系列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以文化传承为核心,开发节日文化与地域文化校本课程。传统节日进校园(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系列校本课程,首先把课程内容与节日文化相结合,让节日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品味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次,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节日,如中秋节自己学做月饼、重阳节开展“登高明志、敬老孝亲”专题活动等,充分挖掘节日的文化熏陶与文化体验功能,充分拓展节日的文化价值。

北京九中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从学生和社区的实情出发,紧紧围绕着石景山和九中周边的社区资源,开发以模式口文化为中心的京西古道文化校本课程,如地理课《文化景观与环境》《模式口的那些事儿》,语文课《胡同文化》《故都的秋》,英语课《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保护》,美术课《法海寺壁画欣赏》等。这些课程的可发与实施,帮助学生进一步走进周边的资源,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

2.以人为本的游历访学课程

“全人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全”,这不仅仅意味着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更蕴涵着一种广阔而博大的世界观。九中设计了游学课程,组织学生亲临现场,投身重大事件,参加国际互访等活动,体验多元文化,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教育。

3.基于实践的全人塑造课程

“全人教育”强调学科间的整合学习,认为没有任何一种科目、议题或因素可单独解决当今世界发展的相关课题,只有通过学科间的互动、影响和渗透,超越学科间的各种限制,才能开拓新知识学习的领域,拓宽研究问题的视野,真正将世界还原为一个整体。在奥运会、建国60年、建党90周年等大型活动中,我们以重大事件为主线,开展社会大课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利用社会大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怀,激发他们为家乡发展、为祖国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壮志豪情。

着眼未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全人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本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是健康人格的核心,是高素质人格的保证与动力,是一个人日后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九中在实践中,按照层次将社会责任感分为自身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与民族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六个层面。在每个层面的责任教育中,通过“明确责任—强化责任—践行责任”的系列教育,让学生在正确认识“我与他人”“我与环境”“我与自然”的关系中,最终完成自我认识,并在自我约束的矫正过程中,将外在的责任要求内化为责任情感,落实于责任行动,从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1.以对自己、对家庭负责为起点,学会自立自强

九中一直将养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工作的重点。面对来自不同区县、不同初中学校的新学生,每年从入学开始“一日行为常规”教育;每个年级针对学生心理、生理的不同特征,梳理出不同阶段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点,开展形式各样的教育活动,建立自评、互评体系。我们希望九中培养的学生,走出九中校门,步入社会,身上有“九中人”的印记。

2.以对他人、对集体负责为基础,学会做人做事

九中为学生搭建了各种展示特长的平台。其中,在学生会自主管理下的学生社团,以其非功利性、主体性、选择性的特点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德育平台。各类型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长了社会知识、锻炼了社会才干,学生不仅个性得到展示、才能得以发挥,还激发了灵感、提升了创新能力。

3.以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负责为追求,学会奉献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教育也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正是高中教育的追求。九中依托“社会大课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为契机,将民族团结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使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开发“模拟联合国”校本课程,从“国际关系理论在模拟联合国中的运用、模联会议流程、文件的写作、模联中的技巧运用”等角度开发课程,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以世界人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弘扬大国风范,培育大国荣誉感与使命感。■

上一篇:家庭农场:美丽的中国梦 下一篇:皇家园林里的小导游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