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絮语 21期

时间:2022-10-07 07:25:43

戴一黎

先后毕业于怀化师专美术系、湘潭师范学院美术系,进修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中国画(工笔)艺委会委员、湖南省女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工笔画学会理事、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作品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大展,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第全国版画展,迎香港回归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二等奖,第十届、十一届全国美展――湖南展区铜奖,《经典水墨》中国画邀请展。湖南卫视、湘潭电视台均专题报道,部分作品被香港、台湾、泰国、新加坡等专业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收藏。出版有《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丛书――戴一黎作品集》《戴一黎中国画作品集》。

从来不愿放弃每一个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悄悄去聆听树木、花草的呼吸,每每让人怦然心动……女人的善感、悲悯、柔弱,让我在不经意间将植物与女人纠缠在一起,我在植物与女人之间找到了通感,像画女人般的去画花草,像画花朵般的去画女人,她们之间的对话总是可以让我感动不已……我将一次次的感动揉进每一根线,每一块色,用心灵之泉去晕染我的理想世界。不在乎情节的合理性,跨时空、非常理的经营画面,游离于现实与梦幻之间。 时而低聆、时而妩媚。时而严谨、时而散淡虚无。将吸纳的树木花草的灵气与内心情感交织揉合为一腔热情,沉淀于心,如涓涓清泉流淌在宣纸上……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满足于按传统工笔画的程式作画,起稿、拷贝、三矾九染,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注重遵循内心最真实的愿望,没有草图,直接在皮宣上用铅笔率性地勾出画面的主体,随后用毛笔勾线,随性添加,笔笔相生,任凭感觉牵引着我的神经,再由一丝理性为我导航。就这样在感性与理性的反复撞击下一幅幅画面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期间我尝试了用不同材质作为媒介作画,都会收获一份不一样的心情。但是用的最多的还是皮纸,喜欢它温绵的质地和毫无章法的弥漫,墨与色的交融与渗化常常给我带来无限的惊喜,当然也会有些许的无奈,但我仍钟情与它,正是它的难于驾驭,让我有了一份期待,多了一份好奇,使整个作画过程变得有趣而神奇。

画面图式用的最多的是长条屏,或许是这种构图形式冥冥中正好与我内心深处某种情愫相契合。这么些年始终对它热情不减,即使在毫无感觉的状态下,只要把裁好的皮宣往墙上一挂,顿时会有万千思绪涌上心头,以往储存在心底的形象逐渐在眼前清晰起来……习惯于用形象记录情绪的我,闲来无事喜欢在速写本上用小构图的形式收纳起过往的心情。或许在某一日的午后,随意地在皮宣上勾画出心仪的人物,再依据画中人物的情态和自己的心境添加景物,按照传统中国画的构图理念,整合疏密、藏露、粗细、虚实、浓淡、长短等诸关系,使其和谐统一,适时地融入当代构成元素……在造境上我始终以墨为主、色为辅,逐渐地淡化人物,将其融入墨色氤氲之中,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纠缠不清,似真似幻?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作画方式,更不愿重复自我。在画画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意把关系协调的画面用墨破坏得“面目全非”,然后重新审视画面,再度梳理、收拾,有时一整天坐在画前“发呆”,不曾动一笔。但我却很享受这个过程。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在墨与色的交融之中,渐渐地离我想象的世界又近了一些……

或许女人看女人,女人画女人,以女性特有的视角细腻而感性的审视自我,感同身受其生存状态、情感需求,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从而更能有感而发地表达其真性情……遗憾的是我的画永远也没有想象中的完美,这可能就是激励我继续走下去的原由吧。

上一篇:群峰机械:精细化管理筑行业“摩天大楼” 下一篇:主持人语 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