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力线路线损与节能降损措施分析

时间:2022-10-07 07:19:29

试论电力线路线损与节能降损措施分析

[摘 要]作为当今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中必不可缺的能源基础,电能在传输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损耗,即电力系路线损。线损率已经成为我国电网公司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综合反映了电网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重点就影响电力系统线损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地节能降损措施,以提高线损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电力线路;线损;节能降损

中图分陈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245-01

线损率已经成为衡量电力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经济指标与依据。电能生产是发电厂提供的,所生产的电能需要通过传输与科学分配,方可为广大用户使用,在此过程中,电能经历了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也涉及到了一系列电网元件,诸如变压器、传输线路等装置设备,所有这些都会耗费一定电能,继而引发线损。

1 影响电力线路线损的主要因素分析

通常而言,电力线路损耗可以通过总供电量-总售电量而得出,线损率即线损电量与总供电量的比,线损率=(总供电量-总售电量)/总供电量×100%。具体而言,影像电力线路线损的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技术因素所引发的线损,二是管理因素所引发的线损。

1.1 技术线损

在电力线路线损中,有部分线损是难以避免的,此部分即技术线损,也被称为理论线损。技术线损指的是电力线路输电、配电中,由电网负荷及设备参数所引发的线路损耗。技术线损可计算得出。随着电力系统改造与技术的逐步升级,技术线损也随之逐步降低。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大幅降低,仍需进一步开展技术革新,加快研发更节能降耗的设备,但当前而言仍有一定的困难。对于电力企业具体能力而言,为了降低技术线损,还需制定中长期目标和方案。

1.2 管理线损

在电力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为准确了解用户所需电量,电力系统传输网络中总需进行互感器、电表等计量设备的安设,但是,此类设备多存在程度不一的误差,因而导致计量过程存在误差。加之抄收员专业素质不一,在计量过程中也会产生部分人为误差,即漏抄、估抄等。这些因电力企业管理体制及措施不当所引发的电力线路线损,即所谓的管理线损。在管理线损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关键,因而较技术线损而言,管理线损更易得到有效控制,因而也是电力线路线损控制中更多考虑的内容,由此可见,只要加强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此部分线损将会大幅降低。

2 电力线路节能降损措施分析

2.1 技术线损节能降损措施

为了进一步降低技术降损,除了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以外,还必须制定有利的技术措施,以进一步降低线损值。具体而言,要求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全面掌握地区电网资源,做好未来电网的规划工作,对各级电网布局加以调整,尤其注重对各级别电网供电半径加以确定,对于线路、变压器改造而言,应尽量更换为高损线径,对落后的高损变压器加以更换改造,并对无功补偿容量加以适当调节。

一方面,加快对现行电网进行升压改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电网电压等级加以简化,进一步改善负荷不均衡等问题,以减少线路损耗。可以将电压等级简化为五大等级,分别如下:220/380V、l0kV、66kV、220kV、500kV,其他等级则统一由变压器进行转变再加以输送;另一方面,应对运行电压加以科学调整。在确保电压质量的条件下,合理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容器端电压加以调节;此外,还应将导线截面加以替换,进一步更换线径可以科学配置线路负荷,减少电阻,降低线损。就负荷较大的线路而言,应尽量选用粗线径导线,以提高经济效益。

2.2 管理线损节能降损措施

为加强管理线路节能降损工作,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1)完善线损管理制。电力企业应在内部构建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管理线路线损及节能减损工作,并由分管副总直接领导。同时,应构建线损管理制,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可行的管理制与奖惩措施,实现责任到人、奖惩分明;

2)切实加强理论计算,做好线损统计。具体工作过程中,应定期对电力线路线损展开理论计算,线损计算尽量选在年底,以便对年度线损加以总结。依据计算结果,为未来年度电力线路节能降损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此外,还应结合企业运营中电力负荷变化状况,对计算结果及时进行分析,以明确线损变化趋势,对薄弱环节加以整改,每月和季度应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议,对线损进行统计和分析;

3)切实加强线损指标管理。制定完善的线损考核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节能线损管理。电力企业及下属部门应坚持召开线损分析会议,对线损工作加以统计,并上报到线损客服中心,以便及时对高损线路、高波线路加以分析和处理,达到降损节能的目的;

4)加强抄核收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抄表制,对抄收员应加强管理与考核,要求在规定抄表日内完成。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杜绝漏抄、估抄、不抄、不同步抄表等现象发生,加快推动智能电表及自动化抄表方式的普及,以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此外,定期对抄表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责任意识、应变水平及职业能力;

5)加强营业普查。为减少漏费等问题的发生,应加强营业普查管理,以及时发现由于管理不当、业务不熟、抄表工作不到位所引发的偷、漏、错抄情况,并及时加以补救,减少由于计量装置故障及人为因素所引发的错误,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6)做好装置管理工作。对于所用计量装置而言,应委派专人定期巡检,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加以处理,安装计量装置过程中,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与安装的正确性;

7)采用防窃计量装置。应加快普及反窃电能表,将其集中设置于表箱中,并加装相应的锁具,进行铅封,采用有力的保护措施。

3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线路线损与节能降损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电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重大举措之一,应注意的是,这项工作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加强节能降损,必须分别从技术、管理两个层面出发,切实落实各项降损措施,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薄弱环节展开积极整改,逐步提升企业经营与管理水平,及时洞察电力线路线损状况,以确保节能降损工作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 浙江大学发电教研组. 线损的理论计算和降损的技术措施[M]. 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4.

[2] 张伏生, 李燕雷, 汪鸿.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2,11(04): 18-23.

[3] 王立军.浅析电力线路线损原因及降损节能的应对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6):98-99.

[4] 付荣.浅谈10KV线路降损方法及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0):296.

[5] 万鹏.电力线路降低线损的作用及技术措施[J].大科技,2014,(15):56-56,57.

上一篇:关于线通类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 下一篇: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问题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