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上”坠落“人间”京城“第一夜总会”传奇

时间:2022-10-07 06:54:22

6个月,这是北京警方勒令“天上人间”夜总会停业整顿的时间,也是对有偿陪侍处罚的最高限。尽管“天上人间”目前已不能算北京最顶级的夜总会,但在北京乃至全国,其背景、老板、员工、服务、顾客、消费宛若传奇,延续几十年,甚至被称为“京城第一夜总会”。

对于大多数平民百姓来说,位于北京市东三环长城饭店西大厅的“天上人间”是一个神秘的所在。在公众眼中,它意味着美女、财富、权势、后台,以及其他灰色的隐喻。其声名不仅早就远播全国,甚至在上世纪末即已声震港澳台。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这个娱乐场所几乎成为一个神话。如今,这个神话似乎被撕开了面具,跌落尘埃。

一开始“天上人间”姓张不姓覃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大批外资企业和港资企业在北京落脚,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中高层管理者。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港澳台,没有结婚,或者妻子不在身边,总之,是单身汉的状态,同时,又有当时看来天价般的收入。作为一家公司的老板,并在“天上人间”泡了15年的梁志回忆说,那时候,他一个月的薪水是5万港币,而在当时的黑市上,100元港币甚至能兑换到140元人民币。

那会儿的北京,娱乐业刚刚起步。据梁志称,当时能去的娱乐场所“屈指可数”。香港向华强、向华胜兄弟在北京开了一家夜总会叫“蝴蝶演歌台”,标志是一只霓虹闪烁的大蝴蝶。另一个是“丽都假日饭店”。最有名的叫“和平HOUSE”,除大厅外只有两个包房,门票80元一张,居然天天爆满。

当时所谓的KTV还相当简陋,需要在一个本子上翻目录,然后找控制台播放选定的歌曲。人们更热衷于去迪厅喝酒、跳舞,宣泄压力。当然,灰色交易也会随之而生。“在‘和平HOUSE’的大厅里,很多女孩儿穿梭其中,希望客人们能帮忙买杯饮料喝。”梁志说。

而开业于1993年的“天上人间”,当时还远远不是后来的那个传说,它属于一家叫做“长泰歌舞厅”的公司。据一位曾经在“天上人间”工作过的知情者说,那家公司的老板被称为“张老头”,是个台湾人。

神话开始,去“天上人间”是身份的象征

1995年,覃辉的出现开启了“天上人间”的神话。这个出生于四川达县一个普通家庭的男人当时27岁,离开职场投身商海已经4年了。他成立了一家名为“卓京商贸”的公司,在铁矿石进出口生意中赚了一些钱。有媒体报道说,1995年,覃辉看中了生意已经不错的“天上人间”,向当时首都机场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借款180万美元,并由一家贸易公司担保,买下了“天上人间”。

刘晓在1995年初应聘进入“天上人间”工作,因为“那儿的工资更高”。“赶巧了,我跟覃辉是同一天进的‘天上人间’。”刘晓说。

据刘晓回忆,覃辉正式接手“天上人间”的前一天,就有一帮人闯进来砸了场子。然而覃辉不动声色,第二天照常开业。

据说那帮人是原来帮“张老头”“看场子”的,覃辉让他们失去了饭碗,他们自然要滋事泄愤。当然,这些人在覃辉眼中只是些“没见过世面的混混”。

“当时江湖传言,台湾‘张老头’原来根本不想卖‘天上人间’,是有台湾黑帮相威胁才被迫转手,否则才开业一年多,怎么就能以区区180万美金转手了?”刘晓说。

关于覃辉入主“天上人间”后的生意状况,因为事隔多年,身为内部员工的刘晓和身为资深玩家的梁志说法有些不一。在刘晓的记忆中,“生意一直很好,不然覃辉买它干吗”;而在梁志印象里,覃辉入主后的“天上人间”,最开始半年的生意其实并不算好,甚至有些冷清。

真正成就“天上人间”的,是“和平HOUSE”据说出于内部原因的突然歇业,习惯了夜生活的客人和“小姐”只得纷纷转场。硬件在当时相当好的“天上人间”,瞬时成为京城娱乐场所的最高标准:上下两层,2000多平方米,进门左手边是KTV,右手边是迪厅,包厢有26间。进场门票120元,一瓶啤酒60元,一听可乐50元。

跟大多数人印象不同的是,在当时的“天上人间”,真正漂亮的并不是“小姐”,而是服务员。“至少1.7米以上,每人穿一袭黑色长裙。”刘晓说。

去“天上人间”很快便成为权贵阶层身份的象征,名气不久即远播到港澳台。“一开始基本上都是港澳台来的人,内地的富豪还没有那么多。”梁志说。

传说中“天上人间”的神秘色彩

在“天上人间”火爆的头几年,老板覃辉还不是一个特别出名的人物。刘晓曾多次见到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老板”,待下属温和,有时候会跟人打闹追逐,像个小孩子。

一个在坊间众所周知的故事显示出了覃晖的“能量”: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曾有一位北京市高级警宫到“天上人间”喝酒,认为喝到的洋酒是假的,表示不满,竟被这家夜总会的保安捆起来打了一顿。此事几乎酿成警方与“天上人间”的冲突。“当时的阵势把大家都吓坏了。就连在‘天上人间’门口排队等候的出租车司机都被防暴警察揪出来勒令抱头蹲下。”事隔十多年,刘晓对那晚发生的事依然记忆犹新。

而在刘晓的视野中,当时在场的覃辉“异常冷静,没有一丝慌乱,只是在那里不停地打电话”。

“原本里面客人打架是家常便饭,自从那件事儿出了之后,客人们反而不太敢在‘天上人间’惹事了。”刘晓说。

覃辉真正得到公众知名度要算是2003年6月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他买下了唯一一辆宾利加长728,标价888万元人民币。《财经》杂志曾经报道说,覃辉借助“天上人间”这一交际场,结交了大量权势人物、银行行长等社会名流。而集结于此的一批模特美女招之即来,挥之则去,为其日后的“事业”巧妙助力。

这些传闻进一步增加了“天上人间”的神秘色彩。“天上人间”几乎集中了大众对财富、权势与美色的全部想象,带着暧昧的灰色。民间想象中,“天上人间”几乎成了纸醉金迷、浮华世界的标志。各种网络论坛上,时不时就有“探秘北京‘天上人间’”、“‘天上人间’十大头牌美女揭秘”之类的帖子,尽管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甚至是杜撰,人们还是乐于谈论,语言中混合着羡慕、忌妒和憎恶的复杂情绪。

伴随着这一切,到了2005年,“天上人间”的老板覃辉已经有了“民营传媒富豪第一人”的称号。然而在这一年4月11日晚,因涉嫌介入建行原行长贪污一案,覃辉被有关部门从家中带走。这是距因个人原因辞去建行董事长后的第25天。与此同时,北京长城饭店内,“天上人间”停业装修。覃辉的名字,从此便渐渐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中。

直到今年年初,他所执掌的上市公司星美国际复牌,覃辉宣布再次出山。

许多警察事前不知行动计划

在“天上人间”夜总会网站上,除了占据大半电脑屏幕的“天上人间”4个字,以及左侧露脐兼露肩、作婀娜状的女子,“每周一星”、“优秀员工”栏目里原有的美女照已被一系列同样的简陋图片代替:白底红字的“北京‘天上人间’已停业”。

在2010年5月11日夜北京警察突然清查“天上人间”夜总会,随后开出停业罚单,其网站也随即撤下了这些往日最吸引眼球的内容,并于5月14日在“最新活动”栏里贴出了整顿通知――

“为积极响应、支持政府工作,本俱乐部于2010年5月13日起停业整顿6个月。”网站的流量显示,截至5月22日12时,这条整顿通知已被22417人阅读过。

对于晚上路过北京东三环燕莎桥的多数人来说,东侧那个四五米高的“天上人间”霓虹灯,将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不可思议地沉入暗夜――虽然在此之前,它会夜夜长明。

每逢京城扫黄,就会有人不屑:“有本事就去查查‘天上人间’。”尽管“天上人间”在京城事实上已为其他顶级夜总会所超越,但其声名还是传播久远。

这或许能解释5月12日清早,公众在网上论坛、微博、短信、QQ上的奔走相告――“天上人间”和其他3家娱乐场所被勒令停业整顿6个月――“这是有偿陪侍处罚的最高限”的说法,更是吸引眼球。

多年来,北京警方扫黄工作一般由治安部门的警察或派出所民警参与,此次却采用治安、刑侦、巡警、特警等多警种联合行动。

5月1l日晚10时,身着多种警服的数十名警察从朝阳公安分局大院出发,会同工商、文委等部门人员,突然出现在北京东三环外的“天上人间”夜总会。当晚,有偿陪侍小姐即被警方遣散,在此消费的客人也被要求离开。

办案人员事后说,为防走漏风声,当晚参与办案的人员统一关机,事先许多警察并不知行动计划。

两日后,北京市公安局召开通报会宣布:一个月以来,共查处团伙149个,35家存在违法行为的娱乐场所被责令停业,1232名违法人员被做出治安拘留及以上处理。

警方还公布了其中31家涉黄场所的名单。连北京警方内部人士都表示,本次扫黄“力度空前,高调罕见”。

公安系统内部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以“天上人间”为代表的4家夜总会一直逃避警方监控,如今终于被查,令警界欢欣鼓舞,也显示北京警方的坚强决心。京城不少在娱乐场所任职的人士也感叹,“这回警察动真格的了”。

在北京市公安局网站上,5月18日一篇题为“北京警方打击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文章中,“天上人间”并未作为“代表”被点名,不过人们仍因其传奇而聚焦其上。

在一次通报会上,警方表示,将对现象采取“零容忍”态度,对存在此类问题的场所一律并停,没收非法所得,函告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并在媒体予以曝光。对涉嫌组织、介绍、容留的人员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在出租屋内查处的违法活动,坚决追究房主责任。

警方下一个阶段,将重点打击组织、强迫、引诱、收留、介绍犯罪活动的组织者、协助组织者和团伙成员,以及场所的法定代表人等责任人员,打击背后隐藏的有组织犯罪的恶势力。

“天上人间”何去何从,几个月后,即见分晓。

(摘自《看天下》)

上一篇:分手的最后一分钟 下一篇:8大快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