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对策

时间:2022-10-07 06:14:47

关于强化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对策

[摘要]强化制度执行力是当前我国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文章从提高制度质量是增强执行力的基础、改善执行环境是增强执行力的保证、落实保障措施是增强执行力的关键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当前我国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而以武汉大学基建工程腐败案、中国人民大学招生腐败案为典型的一批高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更是暴露了高校制度建设,尤其是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法不严则不力,治不严则无获”。在高校制度建设工作中,制定是基础,落实是关键,监督是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一、提高制度质量是增强执行力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确保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指导制度的制定,提高制度的有效性,既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前提。

1、注重健全制度体系,体现科学性。强化制度执行力,必须完善制度体系,着力提高制度制定的科学化水平,确保制度用得上,行得通,管得住。在内容上要突出全面性和针对性,着眼于构筑全方位、全覆盖的制度防线,适应反腐倡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顺应广大教职工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要加快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尤其是着重抓好教育、监督、预防和惩治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阻碍和制度漏洞。在设计上要突出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只有严密才能让人们服从公共利益,所以必须符合“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要求,既要注重制度的系统配套,又要注重细节设计;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激励措施,又要明确具体的处罚办法,切实增强制度的刚性,推进制度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在总体要求上要突出系统性和协调性,做到宏观与微观统筹协调,使各项制度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配套,形成有机整体,发挥制度体系的综合效应和整体功能。

2、注重遵循制度出台程序,体现民主性。制度制定过程中要严把“三关”,即立项关、调研关、法制关;要抓住“三个维度”,一是理性维度,包括制度出台有没有现实性、科学依据,是否符合相关法规等;二是标准维度,标准要符合实际,能够量化的尽可能量化;三是时空维度,对规定的时间、地点、背景和环境等进行明确。因此在出台制度前,应广泛吸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经过充分研究论证、集体审议通过后,再以正式文件。

3、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体现公正性。提高制度执行力,要注重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科技手段融入到制度设计中,运用到制度执行上。借助“无情”的电脑代替“有情”的人脑,确保执行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防止制度在执行中变形。应积极推进电子校务建设,通过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同步监察、实时监控、全程留痕,促进权力始终沿着制度的轨道运行。

二、改善执行环境是增强执行力的保证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人是执行制度的主体,再好的制度也要通过人来执行。如果执行环境较差,即使有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制度仍然难以得到贯彻执行。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善制度执行的校内环境。

1、坚持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力。领导干部是权力的执掌人,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关键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要以“先于”、“高于”、“严于”一般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在制度执行上既要率先垂范,又要敢抓敢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以自身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和执行制度,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抓出执行力,抓出凝聚力。

2、坚持发挥运行机制的协调力。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教职工的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范围,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每项制度都要明确监督执行的责任部门和个人,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问责机制,彻底清除老老实实执行制度吃亏,违反制度者得利的不良现象。同时要把问责的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发挥干部考核的“镜子、尺子、鞭子”作用,加大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的成本,营造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制度执行氛围。

3、坚持发挥宣传教育的推动力。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营造起“学习制度,崇尚制度,敬畏制度,维护制度”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拓宽制度公开的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网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使规章制度的核心内容“入耳、入眼、入心”。把规章制度交给师生群众,成为群众监督干部的武器,从而形成一种压力环境,促使各级干部遵守制度。

三、落实保障措施是增强执行力的关键

提高制度执行力必须出实招、下硬功,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的工作力度,以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反腐倡廉制度的贯彻执行。

1、强化监督检查,保证有规必依。一是要强化各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能,切实加强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日常监督、阶段检查和定期考核等工作,增强制度执行的外在约束力。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各项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容易发生问题、滋生腐败的关键部位和环节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不定期组织全面检查或重点抽查,对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扫清死角,力堵漏洞,根除隐患。二是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应通过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扩大教职工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深化重要决策听证、公示和咨询、论证工作,为群众及时知情、充分参与、方便监督创造条件。

2、强化责任追究,保证违规必究。坚持以责任追究为抓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推动部门各负其责,抓好落实。同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严格执纪、严肃惩处的职能。对在制度执行上放弃原则、不抓不管、严重失职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甚至顶风违纪的,要坚决查处。通过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不断强化高校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上一篇:浅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平等 下一篇:公共文化服务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