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时间:2022-10-07 04:11:21

试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信息服务的文献情报中心,其知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已不再满足于简单地获取文献信息,而是在浩瀚的资料中快速捕获有用信息,迅速解决自身教学、科研或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应当从用户个性化需求出发,从学校学科特色出发,建立知识筛选、重组、整合、再生产等知识服务新模式,建设知识服务共享新平台,打造特色数据库和学科导航系统,不断挖掘和提升知识服务能力,更快捷、更系统、更全面地满足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该文从知识服务的内涵出发,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方向和构建策略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知识服务 服务模式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200-01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信息服务的文献情报中心,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已不再满足于简单地获取文献信息,而是在浩瀚的资料中快速捕获有用信息。如何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层次,进行知识的重组和再生产,更好更快的为“用户”筛选、集成有效信息,是高校图书馆在想更在做的事情。因此,如何结合“用户”的个性化的需要,构建知识服务新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系统、智能的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首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知识服务的内涵

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存在着千差万别,但评价服务效果的核心都是是否解决被服务对象的问题,让服务对象感到满意或满足感。知识服务同样如此,不仅要关注是否给用户提供了文献知识情报,更要关注的是“我”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是否解决了用户在知识方面的问题。因此,就高校图书馆而言,知识服务应当是基于所拥有的文献知识资源,以用户的目标为方向,对文献知识进行选取、组织、配置、传递,为用户解决问题所进行的知识支持、知识创新和全程服务。

2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方向

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的用户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也更加多元化,他们所需要的是如何更加准确、及时、全面地获取他们所学要的文献信息,这对高校图书馆而言既是巨大挑战也是重大机遇,只有依托丰富资源,面向用户需求,以个性化、整合化、多元化的方式构建知识服务模式,才能形成自身独特优势。

2.1 个性化

高校的学科驳杂,涉及诸多领域,高校图书馆用户的总体需求是多元化,单个用户需求是个性化的,既有教学的需要,也存在科学研究或学习的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需深入研究分析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持续地进行知识服务。

2.2 整合化

对于用户而言,从高校图书馆获取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是目的,而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否方便、快捷和有效同样重要。因此,知识服务所提供的产品,应当是在现有文献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加工之后的完整方案,知识服务的过程,也应当是集成的和“一站式”的。

2.3 多元化

高校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的途径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应当不断进行创新,通过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式为用户提炼出更多相关联、相印证的数据资料,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

2.4 深层次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自身的庞大资源,还可以通过深化合作交流共享其他图书馆的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这个优势,为用户筛选更加丰富的信息的资源,并通过分析和处理,形成深层次、系统化、专业化、高质量的知识。

3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

3.1 始终以用户为导向

以用户为导向是服务的根本特征,高校图书馆要打破传统的文献信息提供者的角色,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从简单地提供文献知识专项进行信息的重组和提炼,深化、创新文献知识服务。一是要对用户的知识行为特征和需求特征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调研和归类,掌握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方向和方式。二是要根据调研的结果,对知识服务的理念、方式、内容进行创新,通过馆员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以更好地贴合用户需求。

3.2 建设知识服务共享平台

丰富的知识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的基础,图书馆不仅要注重实体资源的充实完善,更要重视实体资源的数字化、电子化,以及与其他图书馆的共享资源建设。还必须针对高校自身的学科、专业需求,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通过专业搜索引擎、集成技术,打造特色数据库和学科导航系统,建设统一的知识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服务,以方便用户更加高效地检索、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同时,还要求用户对知识服务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快速检索信息,获取有用资讯,要也要求图书馆既要造就一批知识性的馆员队伍,要加强对用户的培训,让两者在知识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将精力集中在知识的再生产上。

3.3 创新知识服务评价体系

服务的评价标准是是否为用户解决了实际问题,达到了用户的要求,因此要建立一套面向用户的知识服务评价体系,合理设置服务项目、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与服务方式等评价指标,考察知识服务目标的实现程度,揭示现时服务水平的同时反映出用户的需求导向,并根据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标准、规范和奖励机制,提高图书馆员提供知识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语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工作,应当着眼和着力于知识的创新和再生产,瞄准知识服务的个性化、整合化、多元化的方向,以用户为中心建设知识服务共享平台和服务评价体系,不断挖掘和提升知识服务能力,更快捷、更系统、更全面地满足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保障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海涛,宋拓,刘健.高校图书馆一站式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4,2(6):124-126.

[2] 赵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7):359-360.

[3] 于卫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几个关键问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9(1):411-413.

上一篇:浅谈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步法训练 下一篇:就我校中职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策略研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