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包头博物馆新馆的陈列与服务

时间:2022-10-07 02:58:48

探析包头博物馆新馆的陈列与服务

摘 要: 包头博物馆新馆的开馆,既给包头博物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带来了新的更大挑战。所谓机遇,即新馆建设完全按照博物馆的功能而设计;所谓挑战,就是面对博物馆过去取得的骄人业绩,将给博物馆的重建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就包头博物馆新馆陈列设计谈几点看法,以此抛砖引玉。

关键词: 包头博物馆新馆; 陈列内容; 陈列形式

中图分类号: G2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71-01

一、新馆陈列内容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陈列内容,是博物馆重建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博物馆今后陈列内容的发展方向和运作模式。笔者认为,根据包头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在新馆的陈列内容选择上,应遵循三条原则,即可行性、可观性和独特性。可行性是指可操作性,即选择陈列内容根据包头的实际情况而定,新馆所展示的内容必须以本馆的藏品为基础,或是立足于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并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采取征集或有偿调拨等手段能够使文物到位的;可观性是指陈列内容应具有观赏价值,能够满足广大观众学习、研究和欣赏的需求,让观众在观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并在参观后感到“物有所值”;独特性是指陈列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化风格,博物馆只有创立自己的陈列品牌,观众才会感到有新意,才会喜欢,这更符合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根据上述三原则,新馆在陈列内容上应继续贯彻“突出特色、突出精品”的指导思想,努力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具体建议如下:

1. 新馆对原有的特色陈列应继续保留,并不断充实、丰富更多的内容。如《石破天惊――内蒙古古代岩画陈列》、《藏传佛教唐卡艺术陈列》等,只是对部分画面不清的或内容重复的作品进行调整,进而突出精品,突显整体陈列的观赏性。

2. 对《包头历史文物陈列》内容作重大补充,增加包头历史文物近现代部分(或另设展厅展示)。近代文物陈列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包头的历史不仅要反映古代的文明史,而且也应该向人们展示包头的近现展史,特别是突出包头是怎样由一个水陆码头性的皮毛集散地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城市这一主题。展品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多方面与包头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是包头城市由小到大的真实写照。这类内容别说外地人不了解,就是众多的本地人也知之甚少。广大观众特别希望能够通过展览,了解包头的过去和现在,并通过展览展望未来。因此,该项展览必能与观众产生共鸣,成为陈列中的一大亮点。让观众在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中了解和赞赏包头的发展成就,从而达到“知我包头、爱我包头、建我包头”之目的。

3. 增设“蒙古民族文物陈列”。该陈列极富民族特色。据了解,截止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家博物馆全面系统地开展该项专题陈列。该陈列的展品涉及到蒙古民族的生产工具、生活有具、服饰、文化艺术品、民俗文物、宗教用具等内容。通过参观,人们可以系统地了解蒙古民族的源远历史和多姿多彩的生活,具有相当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4. 增加《内蒙古中西部汉代艺术陈列》,理由有三:其一,包头及周边地区出土的汉代文物非常多,藏品非常丰富,并有一定数量的艺术精品,为该陈列奠定了展品基础。其二,该陈列容易争取到上级部门及周边地区的政策支持,必要时可采取与周边博物馆进行文物交换、有偿调拨或借调等方式筹措文物,以满足陈列需要。其三,该陈列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观赏价值。从文物角度讲,汉代文物体现了民族融合之特征,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其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都相当高。因此,该陈列定能受到观众的欢迎。

二、新馆陈列形式的改进

博物馆要想吸引观众,并得到观众的认同,不仅要靠丰富而精致的陈列内容,而更应该有与之相协调的完善的陈列形式,同时还应兼顾观众的参观效果,让观众能在有效的参观时间内看懂展览内容。以往的经验很值得我们思考,有许多我们认为是很好的陈列却引不起观众的参观兴趣。这其中除了我们对外宣传不够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我们的陈列形式简单陈旧,陈列中只强调了学术性和专业性,而忽略了观赏性和趣味性,陈列缺少活力与感染力。很多观众参观后不明白展品的真正内涵,甚至读不懂说明牌上生僻的文字。因此,上述不足需要我们在陈列设计及布展中加以改进,并尽可能地运用多种陈列手段帮助观众理解展品内涵,以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快节奏要求。具体措施包括:

1. 改进展品说明词,增大说明词的容量。在说明词的编写上尽量避免简单笼统,应根据展品特征,从不同角度诠释展品的文化内涵和文物价值。多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性语言,少用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以举一反三和深入浅出的形式,帮助观众理解展品内容,从而提高观众的参观兴趣。

2. 在陈列展示中注重运用“造景”手段,适当制作生动形象的图解、图标或历史场景复原,增加陈列的生动性和可观性。如上海博物馆在近代史陈列中就复原了一大批上海滩的原貌旧观,包括上海老市区狭窄的街道,毗连的店铺、工商局、洋行、戏院、诊所等旧时建筑,这些都成为21世纪的现代人透视老上海的最好场景。包头博物馆新馆在陈列中也应借鉴“上海”模式,适当复原部分场景,如《包头历史文物陈列》制作大青山南麓新石器时期遗址景观模型。汉代麻池古城局部历史场景复原,古代岩画生成环境再现等。让观众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古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场景。

3. 在陈列中注重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开阔观众的眼界,启迪观众的想象。把诸多抽象、深奥和枯燥的理论转化成生动形象的描绘,使生冷静态的展品变成有声有色的“活物”。如陕西秦兵马俑博物馆制作了一部有关兵马俑的电影,片中讲述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陵墓,其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制作、发现及发掘过程。经过影片绘声绘色的描述,让观众立刻明白了制作兵马俑的真正内涵,如果看完电影再去参观展览,让人顿感兴致勃勃,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新馆的对外服务意识

博物馆是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精神,对人民大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场所。具有收藏、研究和展示三大功能。其中,让观众在参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博物馆展示功能的具体体现。评价现代博物馆的标准,不仅要看它的陈列水平和研究水平,而且还应该重视它的对外服务水平和观众效应,就这一问题笔者谈两点看法:

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众至上”的服务理念。博物馆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应以全力满足广大观众求知、观赏、休闲、娱乐为最终目标。在对外服务方面,应该主动热情,全心全意的为观众着想,改变过去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模式单一、以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路,变被动的“等”观众参观为主动的“请”观众参观。不断派人深入机关、院校、部队、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进行讲座,宣传博物馆知识、介绍展览内容,以提高人们参观博物馆的兴趣,为博物馆培养潜在的观众,扎扎实实的做好服务观众的基础工作。

2. 成立专门的对外宣传教育机构,专门负责对外宣传工作。该部门担负着建立和沟通对外的公共关系,宣传博物馆形象、普及博物馆知识、培育博物馆观众的职责。是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红娘”。因此,该部门的组成人员必须是即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又有一定公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博物馆是反映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为观众设置的学习与欣赏历史文化的服务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做到一切为观众着想,一切让观众满意,才能迎得观众的丰厚回报,才能取得博物馆与观众的双赢。

上一篇:对开发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人才素质测评的价值与意义探究